小时候缺爱的人有什么特征?

二古基

“小时候,我们的父母或许忙于生计、打拼事业,忽略了我们。或许为了感情纠纷,财产争夺,冷落了我们。


或许他们无德无能,抛弃我们,离我们而去。我们的成长,他们缺席了。我们如同生活在一片摇曳小舟中,飘忽不定,不知去向。


“慢慢我们长大,我们意识到自己与众不同。


不是因为我们非凡的相貌,也不是因为我们出众的才华。而是我们的成长,缺少爱的浇灌,缺少爱的滋养,我们心中少了阳光,多了阴霾。”


小时候缺爱的人,到底有哪些特征?


一、父母为了事业,为了生计,经常不在家或在家也忽略了孩子。


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有如下特征:



1、孤僻、内向,不爱说话。


这种孩子天生乖巧,但因为孩子在家里得不到父母的关注,没有人和他们沟通交流,孩子只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长期形成孤僻、内向、不爱说话的性格特征。


2、调皮、捣蛋,缺少规矩。


这种孩子天生活泼好动,但在成长的过程中,因为缺少父母的管教与指导,他们做事随心所欲,不顾忌后果,给人的感觉就是不懂规矩,没礼貌,不顾忌别人的感受。


3、独立,自主,很有思想。


这种孩子天生沉稳,好胜心强,看见父母努力打拼,他们也暗下决心,成为父母一样的人。


所以他们有思想,有主见,也闯出了一片天地,但他们因缺少父母的关爱,常会感到孤独,有时还不自信。


二、家人之间因为感情或财产经常吵吵闹闹,冷落了孩子


在这种环镜中长大的孩子有以下特征:


1、 固执、偏颇,缺少爱心。


因为家长们为了各自的利益经常吵闹,各自为战,互不关心。


孩子受他们的不良影响,性格固执,不愿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对人对事漠不关心。


缺乏爱心,并且又得不到家长及时的指正与关爱,所以不会和人交流沟通。


2、脾气暴躁、据理力争


因为家长的吵闹让家庭气氛变得紧张,不和谐。


在这种环境中孩子情绪波动大,性情烦躁,逐渐形成暴躁性格,说话口气生硬,喜欢和人斗个嘴打个架。


别人胆敢惹他,他们不会包容别人,得理不饶人,睚眦必报。


三、父母常年不在家,孩子由老人代管。


这种孩子懂事较早,自己的事通常自己张罗,自立能力强。


他们思念父母,渴望父母的爱,但又不得不压抑自己的情感,如果没有好的价值取向,时间久了,容易走极端。


由于无父母管教,还有可能会沉迷于网络等虚拟世界,不能自拔。


四、夫妻离异,孩子由其中一人扶养。


因为监护人一人承担生活和育孩的双重压力,同时缺爱人的抚慰,他(她)的情绪时好时坏,对孩子也是时而溺爱时而粗暴。


孩子误以为大人的痛苦是由自己造成,孩子敏感、自责,自卑。


这种孩子长大后,叛逆,性格扭曲,没有正确价值观,和父母的关系很僵。


五、父母弃孩子而去,孩子在没有父母的环境长大。


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同龄人的歧视和欺负。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心里问题也较严重。



他们自卑心理很强,不爱和人说话,容易把自己封闭起来,不和外界联系。


但也不排除,有的孩子在没有父母的抚育下,自强自立,但内心始终处于缺爱的状态。


总结着缺爱人身上的特征,有书君痛心疾首。


一个孩子缺少父母的爱,缺少了父母的正确引导,心理肯定会出现问题,只不过问题有大有小。


他们中的很多人没有正确的价值观,性格怪异、孤僻、不合群,犯罪的机率也很大,还有可能是同性恋。


为了每个孩子长达后心里阳光灿烂,有一份积极的心态,也为了我们的社会更和谐,家庭更和睦,请看到此文的人动动手指转发出去,让更多的人看到。


如果看到此文的人正准备为人父母,一定不要忘了陪伴孩子,给孩子应有的关爱。


如果你现在正是一个缺爱的孩子,请一定把此文发给你的父母亲,让他们及时亡羊补牢,关爱你、呵护你。


如果你已是一个在缺爱环境中长大的人,看到此文,一定要慢慢调整自己的心态。


因为终将一天你也会为人父母,你要把美好的自己呈现在孩子面前,让自己的孩子不要重蹈覆辙。




有书知道


首先,让我们来定义一下,如果一个人感觉到小时候“缺爱”,他的童年通常会是什么样的教养环境:

1、缺乏关注。

父母或主要抚养人长期缺位,不在身边。或者在身边也很少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跟孩子缺少互动和反馈。

在孩子的眼里,抚养人像陌生人般疏远、冷漠,有距离感。孩子天生渴望的安全感、亲密感都没有办法稳定地获得。

长大后可能的特征

Ø总喜欢一个人呆着,别人对自己好一点会手足无措。

Ø没办法跟其他人一样自如地建立亲密关系,甚至离群索居。

Ø不习惯求助,有困难的事也通常咬牙忍痛自己挨。

Ø生活与交往中缺乏基础常识,又不敢尝试。

Ø很多人表现为“冷漠”的样子。潜意识认为“求助”是没有用的,这世上自己是孤零零一个人。

2、情感忽视。

父母或主要抚养人陪伴孩子,跟孩子有互动有反馈。但反馈内容更多集中在对孩子行为的评判上,对情感的需求不重视。

在孩子眼里,抚养人是威严有权威的代名词,自己只有“表现好”或者做了他人喜欢的事,才能获得好的评价。

在孩子的眼里,抚养人有如老师或教练般严苛,但是缺乏对亲密情感“无条件的支持”和“信任”。

在他们眼中,只有拼命努力打败别人,才配得到他人的爱与温暖。

他们内心深处对自己价值的评判,来自于打败了多少人,获得了多少别人的赞许与评价。

在“自我意识”形成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他们的“自我概念”都来自于他人评价。

离开他人的评价,他们找不到自身价值,内心深处是非常自卑的。

长大后可能的特征

Ø有相当一部分人反而会取得相当高的社会成就,外界的评价与肯定,是鞭策自己前进的动力。

Ø同时不管取得了多高的成就,内心深处都觉得自己没价值。再优秀都无法掩盖内心深处的“匮乏感”。

Ø对“爱”与“情感”不信任,不相信会有人不含目的的“爱着自己”。认为他人的“情感”通常包含目的,有所图谋。

Ø恋爱等亲密关系建立与维持都会困难,因为从内心深处不相信有人会爱自己的全部,包括缺点。不敢把脆弱等负面情绪暴露于人,认为只有展现出最“好”的自己,才配得到“情感”。

Ø讨好型人格,习惯察言观色判断他人反应。难以说“不”,难以拒绝他人,缺乏清晰界限,做任何事目标都是要获得别人称赞。

Ø左思右想,畏首畏尾,精神紧张。常常在不同人的评价中摇摆不定,不清楚自己的方向,很多精力消耗在质疑自己是否做得对上,内耗严重。

Ø“自我”的概念建立不完整,内在破碎,不稳定,容易起伏失落。

Ø害怕失败,害怕他人眼光,对不熟悉不擅长的领域,通常不敢尝试。

Ø遇到挫折容易怨天尤人,或者沉沦下去,缺乏足够的复原力。

3、父母不会从行为、动作、语言上表达爱。

父母或主要抚养人很少表达爱,即使是一句简单的赞扬、一个温柔支持的眼神、一下无声的拥抱、一次简单有力地拍肩,都很少获得。

这样的孩子,对情感的认识是模糊的。他们很少从身边的人那里体会到爱的具体模样。

长大后可能的特征

Ø情绪很容易失控、容易起伏不定、容易不明原因低落。

Ø不知道真正的爱是什么样子的,不会跟人情感交流。

Ø在恋爱或社会交往中,别人稍微对自己好一点,就认为这是对自己的情感表达。别人的一点关爱,哪怕只是举手之劳,也会感动到哭。

Ø不相信自己值得更好的爱。在亲密关系中往往随意选择,觉得能有人爱自己,已经上天垂怜。

Ø与他人交流只能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明明内心很喜欢,表面上却冷漠或木讷,不会顺畅地表达内心情感。

Ø大部分与父母的关系疏离。

每个人来到世间,都如同一粒种子,生根发芽,枝繁叶茂,都需要阳光雨露的滋润。

无条件的关爱,高质量的陪伴与反馈,积极流畅的情感表达,就如同阳光雨露一样,是生命的营养。

童年、青少年时获得的生命养分,会滋养人一生去获得幸福快乐。缺失的部分,人终其一生,都会不断寻觅。

缺认可的人始终追求认可,

缺陪伴的人特别不能忍受孤独,

缺温暖的人给点温暖就灿烂,

不会表达爱的,一被表白就沦陷。

生命中除了事业、学业、成就、金钱之外,还有很多因素,影响人们获得幸福的人生体验。

唯有“爱”,让人们更踏实、更有温度、更坚信自己有价值、更容易获得幸福体验……让人们更强大与更笃定。


兰海

一个真人案例,和大家分享,小时候缺爱的人是什么样的,以及如何自我疗愈。


霖霖的故事

因为是一直是一个胆小的人,不敢将心事坦露出来,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大大咧咧的,但其实是彻头彻尾的“孤独症患者”!。我小时候爸爸妈妈就长期分居,有时候,我会去我姨妈家里住,有时候去我舅舅家里住,从小就饱受“寄人篱下”之苦。我努力独立自主,想要靠自己的力量在这个世界上立足! 我自己也算争气,考上了一个重点大学的医学专业,成为了一名外科医生。

想对霖霖说的话

一、Hey,忙着自我批评的姑娘,我看到了你的光。

霖霖,你好。谢谢你的信任,虽然你一直在“自我批判”,但我还是看到了你的闪光点。

你有反求诸己的“自我觉察”的力量,当你的感情出现问题的时候,你没有一味地重复原有的模式,而是意识到了这可能是你自己的问题,而且和你的原生家庭有关,进而向我求助。“自我觉察”就是光, 即便是在彻骨阴寒的山洞底下,也能被照见。我看到了你的“光”, 希望你也看到它、欣赏它,增强它。顺着光,就能找到出口。

二、为什么我总感觉缺爱?

我们只有同时得到过“无条件的爱”和“有条件的爱”,才能发展出成熟地自爱与爱人的能力。

“无条件的爱”= 无论你怎样,我都爱你

“有条件的爱”= 如果你...,那么我就会爱你

“无条件的爱” 在说:“我爱你,是因为你是你,如此而已。即使你脆弱地无法独立生存,即使你只懂索取而不会付出,你是我的孩子,我无条件的爱你,无条件的包容、接纳你。”

没有得到过这种“无条件的爱”的孩子,内心会生出一个大窟窿:我天生是不值得爱的,如果我不懂事,不可爱,不优秀,那么就没有人爱我。他们中的一些人会努力地争夺财富、地位、权利和名望,来“赢得”别人的爱。他们获得的越多,越害怕“坠落”,因为他们不相信,卸下精致的妆容,或是帅气的西装,有人爱他们本来的模样。

“有条件的爱”在说:“我爱你,因为你达到了我的标准。如果你发展自己,变得成熟,符合了我的期望,那么,我就会爱你。”

“无条件的爱”不会失去,但它的阴暗面是,它也不能靠争取得到。而“有条件的爱”则不同,它取决于自身的奋斗,它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犯了错,会承担后果;做得好,能赢得认可。没有品尝过“有条件的爱”的人,认为爱只能来自于外界,只能通过别人的给予而得到,他们没有建立起“为爱而战”的气魄。

霖霖,从你的描述中,让我感觉你饱受没有“无条件的爱”的痛苦。虽然你发展出了赢得“有条件的爱”的能力,依靠自己的勤奋考上了重点的医学专业,成为了专业的医生。但你的内心有一个恐惧又渴望的小孩,她在说什么? 她是不是在说,她害怕如果她变得很糟就会被抛弃,她是不是渴望一个可以无限度包容她接纳她的怀抱呢?

同时,你的“自我批判”和“自我怀疑”会加深你内心的纠结。当他语气冷冷的时候,你一方面怀疑他是不是不爱你了,一方面怀疑自己是不是想多了,一方面批判自己为什么在亲密关系里面表现得很糟糕。在这种处境下你的,一定很不容易吧!


三、成长三部曲

那么,如何走出“缺爱”的诅咒呢? 自我成长之路漫漫,还需上下求索。我们往往会经历以下三部曲:

第一步曲:承认——从压抑到表达。

恭喜你,你已经走出了第一步。我们的痛苦,不仅仅源于痛苦本身,还源于痛苦没有人看见、陪伴和支持。 在自我的孤岛里,痛苦变成了剧毒,腐蚀着人心。而表达,就是“被看见”的开篇,一旦痛苦有人分担,它就不在是咆哮的疯狗了。霖霖,你内心的创伤和自我封闭手牵着手,强化了你的痛苦,试着进一步向自己、向可信赖的人表露自己的脆弱,去拥抱内心那个瑟瑟发抖的小孩吧。

第二部曲:理解——从扭曲到接纳

你需要调整自己的思维模式。过去你的认知也许是:缺那儿补那儿。我缺人爱,就要牢牢地抓住一个人来爱我。 而其实,你真正缺的不是爱。而是你在承受“不被爱”的痛苦时,没有一个心灵上的怀抱,容纳那个哭泣的孩子。

因此你需要的,其实是一个“治愈的空间”,那个空间是安全的,你可以重新探索亲密关系中的连接。那些你在父母的身上没有体会和发展出来的,可以在新的亲密关系中探索,对你而已的课程,或许是“感受到自己有无条件的价值”。

第三部曲: 整合——从内化中长出新的自我

当我们借由安全的亲密关系而学会接受、理解和安抚内在的自我时,再回头看看那些曾经“过不去”的坎,也许你会惊讶地发现,那些坎慢慢消融了。而对父母潜在的恨意、内疚也不在横亘在心间了。由此,我们不再重演儿时的剧本,停止了创伤的“轮回”。

四、治愈之路,需要一个暖炉

关于疗伤,我们有两个可行的选择。一个是在爱情中疗伤,一个是在心理咨询中疗伤。

更多人不自觉地选择了前者。两个人在感情中一起“升级打怪”,互相“疗伤”,做彼此的治愈者。在爱里实现整合。但风险是,如果自己或者对方是“猪队友”,但可能会“伤上加伤”。 另一个选择是心理咨询,好处是如果你找到靠谱的心理咨询师,那么你就找到了前进路上靠谱的拐杖。但心理咨询师只存在于那个“疗愈的空间”里,你还需要在诊室外,运用空间里获取的力量发展出新的自我。霖霖,在你的描述中,你的恋人是“温暖而正面的”,可以小心翼翼地试着像他展露你的真我,试着和他建立起一种安全、放松而稳定的关系,这对你的治愈之路是重要的。但如果你发现他无法接纳,你最好求助于专业人士。

内心缺爱的人,即使赢了的全世界的仰慕,他的世界还是如茫茫荒野。而内心有爱的人,即使飘零至孤岛,也可以发出光芒,和天上的星星、海里的游鱼,远方的岛屿交相辉映。祝福你。


卢悦

最想要相爱的怀抱,静静地相拥,哪怕只是听着时钟滴答滴答地走也好,心里踏实。别人对我好就会加倍对他好,直到受伤,泪在眼眶里打转还是不相信是真的。

别人的一句玩笑、一个眼神、一个小动作都能敏感的捕捉到其中的意味——调侃、嘲笑、还是仅仅为了活跃气氛。

和朋友在一起很轻松,有说不完的话题。而人多的地方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尽量让自己做个透明人,实在让不过去也总是三言两语就结束,还脸红心跳就怕说错。

遇到需要争取的东西,哪怕很想要,有人抢就会摆出一付我无所谓,喜欢你就拿去好了,还面带微笑,其实心在滴血。

喜欢听感伤的歌,越听越沉醉其中,似乎走进歌词的意境,觉得就是为我而写,久久不能自拔。


薇笑74654459

生活中如果遇到些奇葩的人,比如一个人边走边大声地自言自语,就会联想到这人是不是受过什么刺激,还是小时候是不是缺少爱?

这不是无端的猜测,很多心理学研究都证明了。

人童年时受到的影响,是一个人的性格印记,刻画在骨子里。

这种影响可以延续人的一生,以后虽然在人生阅历中得到修正,但是很难有大的改变。

一般有三种情况会让人小时候缺少关爱,有的情况可以通过孩子的语言反应出来,有的情况只有通过孩子的行为,进行观察才能发现。

第一种:单亲家庭

孩子从小就缺少父母一方的关爱。

这样的孩子经常模仿监护人的生活习惯和人生态度,或是刻意去讨好监护人。

一般会和监护人的性格类似,却又总在另一面偷偷幻想如果和另一方生活的样子。

这种情况下长大的孩子心理极度缺乏安全感。

有的人表现在遇到事情拿不定主意,总在考虑这样做对不对,可以不可以。做事情的目的主要以取悦自己在意的人为主。

有的人表现在认为自己都是对的,不能坦然接受自己的缺点,即便是接受了也要找出几点来反驳。

第二种:父母疏于照顾

父母工作忙,没有时间照顾孩子。这样的孩子以父母为榜样,通常都很要强,什么事都以父母的样子来要求自己,使自己和父母的行为和观点保持一致。

这种情况下长大的孩子很自立,有主见,有的是学霸,有的是吃得开的交际人。

相同的特点是都有自己一套理轮和做事方法。但是他们的内心很脆弱,需要不断的用事实来证明自己很好。遇到挫折,容易怨天尤人。

第三种:父母溺爱

父母过度关注和干预孩子,而不是按孩子自己的想法来给予爱。

这样的孩子总是轻而易举地得到一些自己不在乎的东西,而对自己喜欢的东西却很难得到。时间一长,心理容易积累不满,如果不及时疏导,会很扭曲。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虽然受到学校和社会的双重教育,但是在为人处事上或是遇到挫折上会表现出与常人的一些不同来。

这种情况下长大的孩子,最自私或是自大。

因为年少时的愿望总难以得到满足,成人后会表现对某个东西特别的偏爱。对周围的人和事也不太在乎,总喜欢自己没有的东西。

不懂得,也没有学会珍惜,总是在自己的认知里走来走去,寻找说服自己的答案。

生活中,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表现出一些缺少爱的特征。

但是,人走过的路和读过的书,会慢慢的纠正这种错误。

通过人自身学习的能力来有意识完善自己,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幸生

笼统地讲,小时候缺爱的人,长大后可能会出现缺乏安全感,难以信任他人,自信心也相对不足,感觉自己不值得被爱,不值得拥有一段美好的感情等。然后你提到尽管小时候父母对自己很好。但是感觉自己符合小时候缺爱的特征。并为此感到困惑。简单来看,小时候父母对你很好,长大后出现缺爱的特征的可能性应该比较小才是。所以,或许爸爸妈妈对你“很好”,究竟是怎样的好,是需要深入分析探讨的。粗略地来分,爸爸妈妈对我们好,可以分为他们按照自己的心意对我们好,他们觉得怎样做是对我们好的,那就那样做。另一种是,他们了解了我们的心意之后再按照我们的心意来对我们好。一个是以父母为中心,一个是以孩子为中心。还有一种粗略地分法是物质与精神,单向地注重物质上的充分给予,还是同时也注重精神上的交流互动。或者说,注意精神给予超过物质给予?通过这两种简单的分法,我们就能看出,不同的“很好”,确实会造就孩子对爱的感受的完全不同。比如,一种是以自己为主导的,我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与需要,另一种是需要顾及给予者的感受,不该表达的不可以表达,只能表达适宜的想法。而如果只是接受了物质的给予,精神上相对匮乏的话,那么对于“爱”这种抽象的东西的体验就会比较薄弱了,那么自然会出现缺爱者的特征了。

答者:暖心理咨询师陈啸


暖心理

我们中的多数人都是在不完满的爱中长大,如果小时候缺爱太多,可能形成以下性格特征:

第一,不安全感。

没有获得足够好的爱,父母给予的爱不够及时、完满,不够充分、富足,生命需求得不到足够好的满足,又不能自立,恐惧、害怕、不安就会在日积月累中生根、发芽,不安全感一旦形成就会一直伴随,在生活学习工作各个方面都会有表现。



第二,自卑敏感。

没有得到足够好的爱的孩子,会本能的把责任归到自己身上,认为自己不够好,父母才会不那么爱自己。长此以往,就会把“我不够好”的标签贴在自己身上,形成自卑、敏感、自责等性格,并且常常愧疚。



第三,爱的匮乏。

缺爱的孩子长大后,进入亲密关系中,要么需要对方给予无条件的爱来疗愈内在爱的匮乏,要么拼命付出,以求得对方的爱。不管哪一种,都不是正常的爱的模式,都会给对方压力。不平衡的爱,很难走向幸福。

缺爱很不幸,但是长大了的我们可以自己把它慢慢补足,自身的爱丰盈之后,更容易获得高质量的关系。

祝福每一个缺爱的孩子都能获得幸福!




小猫喵喵

心理学在对依恋理论 ( Attachment Theory) 的研究中,科研人员发现,小时候缺少爱,温暖的孩子,在成年之后的感情生活中

*更倾向于*形成“不安全型依恋(Insecure Attachment)。


安全依恋人群(占~31%人口)的感情生活满足感、快乐感以及个人遇到情感挫折时的应付手段比较积极。

不安全型依恋包括三种:

  • “焦虑-计较”型 (占~18%人口)

  • “不屑-回避”型 (占~16%人口)

  • “恐惧-回避”型 (占~35%人口)


“焦虑-计较”型

  • 人群主要特征:

追求高度亲密,他人(伴侣)的回应与赞同;容易焦虑和计较;对自我的评价/态度相对消极;感情生活中习惯性的责怪自己;情绪管控障碍;容易做出冲动行为;

  • 可能导致因素:

早期在和父母亲(关爱者)的关系中没有获得持续一致,有满足感的关爱。

  • 一些特征性想法和表现:

“我希望和伴侣的感情更亲近一些,但是我的伴侣不愿意和我太亲近”

“我渴求伴侣对我的认可”

感情上计分;

过度的打电话,讯息联系;

“在一起不开心也比分手强”;

拿分手做要挟;

伴侣会觉得自己太粘人;


“不屑-回避”型

  • 人群主要特征:

情感上自己自足;否认对情感关系的需求;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习惯性压抑或者隐藏自己的感情;情感太亲密回让他们感觉不自在;对感情的警惕感很强;对亲密的需求感很少;自尊心高;不善于信任伴侣;

  • 可能导致因素:

早期在和父母亲(关爱者)的关系中没有获得可依赖的关爱。

早期的爱恋一般是伴侣离开了他/她们,因为形成“警惕感”。

  • 一些特征性想法和表现:

“我不需要别人,我自己就就挺好”;

不愿意为感情关系做承诺和付出,但是有时反而拖延关系长达几年;

关系当中保留自己的秘密,或者表态很模糊;

对伴侣的态度偏冷漠;


“恐惧-回避”型

  • 人群主要特征:

渴望亲密关系,但是关系一旦走进又有不自在感;习惯性压抑或者隐藏自己的感情;不善于信任伴侣;依赖伴侣时感觉非常不自在;自尊心偏低;常常在关系中保持距离;

  • 可能导致因素:

早期在和父母亲(关爱者)的关系中被父母亲忽视,甚至虐待,暴力对待经历。这种虐待可以是行为或者言语上的。

早期时有父母亲(关爱者)离开,死亡等惨痛经历。

  • 一些特征性想法和表现:

纠结要不要和伴侣在一起;

“我到底要不要告诉他/她我很在意/喜欢/爱你”

在关系当中偏被动;

担心 “如果我和他/她分手了,我找不到爱我的人了”;

特意的回避冲突(而不是正面面对);

犹豫纠结应不应该分享私人信息给伴侣;


我是不安全型依恋,怎么办?

首先要清楚的是大约70%的人口都属于不安全型依恋,只有在很严重的不安全型依恋的情况下,患者会有极端的病态心理。

根据世界神经病学期刊(World Psychitry),不安全型依恋可以是成年人心理问题的因素之一,但是后天的社会环境,教育,生活习惯,感情经历和调整是很重要的。

调整依恋型方式

  1. 自主学习与调整


您是那种依恋类型呢?在下面留言分享一下吧 :D


参考内容:

世界神经病学期刊(World Psychiatry)
依恋理论 (Attachement Theory)

健心家园


图:盒子先生

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时期,他的情感需求未能得到满足,简单点来说就是“缺爱”的话,他往后的发展及人格特征都会深受影响;

诚然,每个人的童年经历不尽相同——一个女孩儿可能拥有一位情感冷漠、对她不理不管的母亲,另一个可能有个看似对孩子过度紧张、却也因这样那样的问题忽略了孩子的需求的母亲;还有的可能拥有自恋型人格的母亲,她们视为孩子为自己的附属品,不能允许孩子拥有自己的意愿,一切都要按照她所想所要的发展……

缺失的安全感——不安全依恋

一个充满爱意、对孩子需求敏感的母亲能够让孩子感觉被理解和支持;孩子从母亲身上感受到关系是稳定而充满爱意的。当孩子心中有个安全的港湾,他才有勇气和力量,去探索这个世界等待着他去探索,去寻找自己所爱和爱自己的人。

而如果孩子感受她的母亲有时候在,有时候不在,他会体验到不稳定、不可靠的感觉,并会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脆弱而动荡的;他不相信世界上有能够持续和稳定的关系。大多数有这种母亲的孩子,长大会成为焦虑依恋型,一生都在渴求亲密感和联结,却在拥有时如坐针毡,怀疑自己无法留住和维持美好的感情。

如果孩子拥有一位克制而冷漠的母亲,他们长大会带上厚厚的保护壳,相信做人只能靠自己,尽可能不去依赖别人,这时候我们说,他的依恋类型就是回避型的。安全依恋型的孩子寻求亲密,而亲密感对冷漠型的人则是陌生而遥远的;

孩童时期形成的依恋类型,在长大后不仅影响人际和友谊,甚至是对亲密关系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延伸阅读:

“我没有安全感” ——话说依恋与安全感

未启蒙的情商

孩子通过与母亲的互动学会辨别自己的感觉和情绪;母亲的肢体和口头语言教会婴儿在不舒服或感觉压力时如何自我安慰与排解。随着孩子长大,母亲最关键的功能之一,就是帮助孩子理清自己的感受,为情绪命名、学会管理自己的恐惧和负面情绪等。

如果母亲角色错位、或者没能实现母亲的功能,那么孩子就学不会理清和管理自己的情绪;他或者很容易被情绪吞没,或者过度防御而无法感受情绪。

不管是焦虑型还是回避型依恋的孩子,他们都有个共同点:难以命名情绪和控制情绪——而这正是情商很重要的方面之一。

受损的自我概念

母亲的脸是孩子能“看到”自己的第一面镜子。

自我协调、充满爱意的母亲的面容让孩子看到了接纳,向孩子传达着:“你是你,这样很棒”的信号。而相反,母亲缺乏爱意的面孔则会让孩子以为自己是不够好的、有缺陷的;如果孩子经常被母亲忽视或冷漠以待,或是被批评,那么他就会感觉自己是没有价值的,不值得被爱的,永远都不够好的。

缺爱的孩子很少能客观、清晰地看待自身,尤其是当他们打小就是家里的出气筒,或是没有存在感,那么他们很难拥有健康的自我价值感。

缺乏信任感

一个人要能够信任他人,首先要相信:尽管这个世界不是完美的,但整体来说是安全的,人们是善意的。如果孩子的母亲情绪不稳定、或好斗强势、或吹毛求疵、或东猜西疑,那么孩子学到的是“感情和关系都是不稳定和危险的,信任总是如昙花一现,没人可以信赖。”

人际边界问题

自我协调的母亲让孩子学会健康的边界概念——即使是最亲密的人之间也能拥有健康的个人隐私空间。

她不会随意入侵孩子的空间,强迫孩子在未准备好的时候与自己互动。她的行动传递出她对于人际关系和边界的理解——既有紧密联系的部分,也拥有属于自己的私人空间和距离。

相反,回避型的孩子会视任何情感的交流为过度亲近和入侵;他们与人交往一般都停留在最表层的水平,这样他的“独立”就不会受到他人的威胁。

焦虑型的孩子则会对亲密有着过多的渴望,他们不懂得人际之间的界限,会常常入侵他人的空间,也不能理解伴侣或者好友拒绝的信号。他们会单纯的认为:没有秘密,没有隐私就是爱的表现。

延伸阅读:

“喂,你越界了”(一):为何边界如此重要?

“喂,你越界了”(二):设置和坚守边界的四个步骤

选择“有毒”的伴侣或朋友

通常来说,我们们都会选择让自己感觉“熟悉”的人作为朋友或者恋爱、结婚对象。当你拥有安全协调的母亲的时候,这种熟悉感是很棒的指引。

然而如果你小时候是个缺爱的孩子,那就比较危险了,因为有很大几率你会被那些“像你妈妈一样对待你”的对象所吸引——看似熟悉的模式,却绝不会让你舒心。

输不起的孩子

当然,没人喜欢挫折和失败,但有足够安全感的孩子不太会因为挫折或是失败,就认为自我没有价值,也不会轻易把等同于自己的性格有缺陷。或许他也会摔得鼻青脸肿,但他知道,失败可能是因为自己目标设得太高,自己还有可以努力的地方,所以他不会在第一时间否定自己。

有种说法是,自小缺爱的孩子不能忍受任何的拒绝或失败,以此来对抗童年时母亲对他们的贬低和评判。其实这一说法并不正确。但有一点是常见的:他们保持着高度的警觉,会为了避免失败而付出任何代价,即使是对自己有害的。

极度敏感

童年缺乏母爱的孩子会特别害怕被拒绝,这种恐惧往往主宰和控制着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会把任何拒绝的信息解读为自己是无价值的、不值得被爱的,这种恐惧却往往被母亲和他人误解为敏感。

一生的冲突

我也把这个概念称为“核心冲突”——那些童年缺爱的成年人,他们内心深处一直渴望着母亲的爱和支持,然而日渐积累的却是母亲伤害自己的体验和记忆,这种矛盾与冲突一天比一天激烈,让他们倍感痛苦。


一个产品的一生

缺爱的根源主要来自于父母。那种忽略、冷漠、无视、暴力,以及所导致的后果,可以说是他们一生之中最大的过错。

童年缺爱最明显是以下几点:孤独、自卑、敏感、自我认同度低及容易自我否定、容易急躁、缺乏信念和毅力。

一、孤单。把别人的善待他的地方想成是一种故意的有心机的表现。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帮助,也不帮助别人,为人比较孤僻,喜欢沉在自己的世界里。


二、自卑。认为身边的人遇到麻烦和自己有关,是自己造成的,对自身不能客观的认识,对自己的不自信。

三、敏感。疑心很大,会觉得世界上不会有人真的爱他们甚至是不相信有爱存在。对于身边的人总是小心翼翼,可能朋友不小心的举措就会引起他们的各种猜想。

四、易暴躁。任何一点小事,不经意间的小事就可能引发情绪的变化。

五、承受能力弱。一旦遇到挫折,会发现他们心碎得比别人快得多,也脆得多。尤其是来自父母的责难,真的会有分分钟毫不费力摧毁心理防线的力量。一旦坠入悲伤就会很悲伤,挣扎无力。


童年长期的消极情绪会烙印在人的性格里,从而表现在举手投足,以及思维的每个片段里。不敢相信,不会包容,亦或是不懂得持久而笃定地做一件事。


一旦遇到挫折,会发现自己的心碎得比别人快得多,也脆得多。尤其是来自父母的责难,真的会有分分钟毫不费力摧毁心理防线的力量。一旦坠入悲伤就会很悲伤,挣扎无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