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皇城相府的主人是谁?

唐风宋雨

晋城皇城相府位于山西与河南交界处,是清康熙年间文渊阁大学士陈廷敬的故居。这座城堡式建筑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分内外两城。内外城总长为678米,全城总面积3.6万平方米,内城为陈廷敬伯父陈昌言于明崇祯六年所建,名为“斗筑可居”。 外城为清康熙四十二年陈廷敬所建,名为“中道庄”。

陈廷敬的一生,四平八稳,没有太大的波折,他的仕途可以用顺风顺水来形容:康熙在位61年,陈廷敬从政53年,辅佐康熙长达半个多世纪,历经28次升迁,一直做到文源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

在王跃文的《大清相国》里,陈廷敬则被塑造成为一个犹如包拯、狄仁杰灵魂附体的大清福尔摩斯般的存在。一代名相陈廷敬,一生深受康熙信任和倚重,康熙帝评价他“房姚比雅韵,李杜并诗豪” 。意思说陈老爷子,做官堪比姚崇、房玄龄,写诗堪比李白、杜工部。除了做官,陈廷敬还编书,写诗。他编的书有《康熙字典》《佩文韵府》《明史》《大清一统志》,还出了自己的一本诗集《午亭文编》——在康熙心目中陈廷敬“宽大老成,几近完人”,成功人士的典范莫过于此吧?不仅官做得好,读书人的本行也一点没落下。


太原晚报

 我们驱车出阳城,沿晋阳高速东行一刻钟,便进入皇城相府所在的北留镇。下了高速北折顺樊溪河溯流而上,行不数里,一座神秘的乡间古堡便突兀在人们眼前。这就是近年来声名鹊起的国家AAAAA旅游景区——皇城相府。皇城相府是一座被世人誉为“东方第一双城古堡”的明清官宦巨宅。这里,曾出过九位进士与六位翰林;这里,曾培育出辅佐清康熙皇帝达半个世纪之久的一代名相陈廷敬;这里,是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所。

 皇城相府这座城堡式建筑群,究竟匠心独具于何处,魅力独秀于何方?笔者虽不内行,但着实感到了它的非同一般,而且十分奇特,令人震撼。

皇城相府由内城和外城两部分组成,靠樊山临樊溪而建,依山就势,巍峨壮观。内城为陈廷敬伯父陈昌言在明崇祯六年(1633年)为防御明末农民起义军侵扰所筑,名“斗筑居”,城近长方形,周长415米,墙高10余米,厚2至3米不等,方石筑基,墙体两侧青砖砌筑,墙中夯筑黄土,城墙上砌垛口200余个,堞楼7座。内城看似古朴简洁,内部却结构复杂,颇显神秘:辟五座城门,但只开西、北两门,西门额上嵌一匾额“斗筑可居”。


皇城相府的外城又叫“中道庄”,完工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这一年陈廷敬拜文渊阁大学士。“中道庄”实际是陈廷敬府邸,紧依内城西墙而筑,基本呈正方形,主要建筑为冢宰第、大学士第,配套建筑有书房、花园、小姐院及管家院。相府大门外有一大一小两座功德牌坊,城墙以南有南书院、花园、状元桥、飞鱼阁、八卦亭、祖师庙等。此外还有占地11000平方米的止园书堂,为旧时陈氏家族子弗读书的地方。


正厅往北为内宅,入大门西折往北沿狭长通道可通花园、假山、鱼池等地。花园往北就是专为家族中成年少女居住而建的小姐院。小姐院都是卷棚顶也就是罗锅顶,屋顶上面没有屋脊与脊兽,与周边房屋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一建筑样式的选择,是陈氏家族崇尚男尊女卑、希望女眷顺从封建礼教观念的切实体现。而管家院与主人房舍的差别则体现了“尊卑有分,上下有等,内外有别”的传统礼制观念。还有陈氏宗祠祠堂内的家族世系图谱,准确无误地告诉人们陈氏旺族的不同凡响,更是一处显示“官文化”的特殊陈列。


陈家后人有恬静遗风,自觉地保护了这些古建筑。但居住在这里的陈姓数百人不为时尚所动,静静地守着这宅子。现在这老宅成了全村人的聚宝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