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博弈論

初學博弈論

在上文市場、制度、組織、信息:一個交易成本的視角我提出由於社會的基本矛盾的存在,即資源的有限性和人類慾望的無限性,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行為必然存在趨向於零和博弈的競爭與衝突,或者說個人或者組織之間在交互情境中必然存在一種以競爭和衝突為表現形式的博弈狀態。既然博弈狀態是一種常態,那麼個人或者組織如何在博弈中通過最優策略獲取最大利益呢?這就是博弈論研究的主題。

一、博弈論的思維方式

一個人在博弈狀態中的策略行為必然受到三個因素的影響,一是個人偏好,二是約束條件,三是外界支持。

個人偏好是指不同的人由於文化和價值觀的不同對於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傾向性,或者說不同的事物給不同人帶來的效用不同,由此導致不同的人對於同一組事物具有不同的選擇組合,這種選擇組合展現了個人的偏好。效用是展現個人偏好的量化指標,表示選擇組合與個人效用之間關係的函數稱為效用函數。

約束條件是指個人或者組織在使得個人效用最大化的情況下,受到一定條件和資源的限制。如時間、空間、信息等。

三是外界支持,當一個人清晰認知自己的個人偏好以及約束條件後,當約束條件不能很好地滿足自己的偏好,便要向外尋求支持,獲取相關資源條件。

以上是博弈論的基本思維方式,是一個人或者組織在選擇最佳策略時必然要經歷的思考過程。

二、博弈的基本要素

在本文第一段我指出博弈論是研究在博弈狀態中(以一方的受損為代價獲取利益為目標,以衝突和競爭為表現形式的交互狀態)個人和組織如何通過最優策略獲取最大利益的學問。那麼我們該如何更加清晰地看待博弈狀態呢?一般來說,博弈由以下幾個要素組成:

一是參與者。可以是個人、組織和國家任何具有主體性的主體。參與者由於文化和價值觀的差異具有不同的偏好。需要說明的是我們假設這裡的參與者是具有工具理性的主體,即追求利益、效用最大化的主體。

二是行動或者行動集。這是指參與者在個人偏好和約束條件下具有的各種行動選擇的集合。需要補充的是,既然參與者是工具理性,那麼其行為是追求利益和效用最大化的,其行動除了受個人偏好以及約束條件影響。但是由於在交互的博弈狀態中參與者之間是否收益以及如何受益是受對方行動影響的,所以參與者行動集還受到交互情境中對方行為的影響以及對於對方行為預測的影響。

三是信息。即參與者對於博弈狀態中對方特徵、類型的掌握程度,或者通過考慮對方的文化背景對於對方偏好的把握,對於信息的把握將決定博弈中是否能夠先人一步,做出適當的策略獲、佔據博弈優勢,或者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以上是一般博弈狀態所包含的要素,另外博弈中還包括:

四是戰略(參與者的一個相機行動計劃,這與行動集概念類似)。

五是均衡

(均衡是一種穩定的博弈狀態,即每個參與者都選擇了最優的戰略,每個參與者都不願意做出改變。均衡又分為、佔優戰略均衡以及納什均衡,佔優戰略均衡是指即每個參與者在理性人的假設下獨立於他人的選擇做出的一種在任何情況下都佔據優勢地位的戰略選擇狀態;納什均衡是指不存在佔優戰略的情況下,參與主體的最優戰略隨博弈對象的選擇和行動變化而變化的一種戰略選擇狀態,可以說應用範圍更加廣泛)。

六是支付,即不同的參與主體獲得的不同的收益或者說報酬。

七是博弈結果,表示博弈狀態中參與者做出的行動集合、均衡狀態和支付結果。

三、博弈分析的基本方法

瞭解了博弈論的概念,博弈的思維方式以及博弈的基本要素,如何更好地運用博弈論來進行博弈分析呢?博弈分析由幾個基本步驟組成:

將複雜的博弈現象抽象為基本的博弈要素,將博弈要素轉化為特有的數學模型,再對模型引入對於博弈局勢產生影響的其它要素,綜合分析,確定計算方法,得出計算結果。

四、未完待續

博弈論應用廣泛,尤其適用於研究人、組織之間的互動行為,是研究組織管理的一大理論武器,我想以後必定定會在學術生涯中派上用場。

這次簡單分析了博弈論概念、博弈的思維、博弈的基本要素以及博弈分析方法。

未完待續的是:博弈分析方法需要進一步學習瞭解,這對於經驗、實證研究是關鍵;博弈的分類或者說多種模式、博弈的多種均衡狀態之間的關係等問題需要下次詳細闡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