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博弈论

初学博弈论

在上文市场、制度、组织、信息:一个交易成本的视角我提出由于社会的基本矛盾的存在,即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行为必然存在趋向于零和博弈的竞争与冲突,或者说个人或者组织之间在交互情境中必然存在一种以竞争和冲突为表现形式的博弈状态。既然博弈状态是一种常态,那么个人或者组织如何在博弈中通过最优策略获取最大利益呢?这就是博弈论研究的主题。

一、博弈论的思维方式

一个人在博弈状态中的策略行为必然受到三个因素的影响,一是个人偏好,二是约束条件,三是外界支持。

个人偏好是指不同的人由于文化和价值观的不同对于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倾向性,或者说不同的事物给不同人带来的效用不同,由此导致不同的人对于同一组事物具有不同的选择组合,这种选择组合展现了个人的偏好。效用是展现个人偏好的量化指标,表示选择组合与个人效用之间关系的函数称为效用函数。

约束条件是指个人或者组织在使得个人效用最大化的情况下,受到一定条件和资源的限制。如时间、空间、信息等。

三是外界支持,当一个人清晰认知自己的个人偏好以及约束条件后,当约束条件不能很好地满足自己的偏好,便要向外寻求支持,获取相关资源条件。

以上是博弈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一个人或者组织在选择最佳策略时必然要经历的思考过程。

二、博弈的基本要素

在本文第一段我指出博弈论是研究在博弈状态中(以一方的受损为代价获取利益为目标,以冲突和竞争为表现形式的交互状态)个人和组织如何通过最优策略获取最大利益的学问。那么我们该如何更加清晰地看待博弈状态呢?一般来说,博弈由以下几个要素组成:

一是参与者。可以是个人、组织和国家任何具有主体性的主体。参与者由于文化和价值观的差异具有不同的偏好。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假设这里的参与者是具有工具理性的主体,即追求利益、效用最大化的主体。

二是行动或者行动集。这是指参与者在个人偏好和约束条件下具有的各种行动选择的集合。需要补充的是,既然参与者是工具理性,那么其行为是追求利益和效用最大化的,其行动除了受个人偏好以及约束条件影响。但是由于在交互的博弈状态中参与者之间是否收益以及如何受益是受对方行动影响的,所以参与者行动集还受到交互情境中对方行为的影响以及对于对方行为预测的影响。

三是信息。即参与者对于博弈状态中对方特征、类型的掌握程度,或者通过考虑对方的文化背景对于对方偏好的把握,对于信息的把握将决定博弈中是否能够先人一步,做出适当的策略获、占据博弈优势,或者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以上是一般博弈状态所包含的要素,另外博弈中还包括:

四是战略(参与者的一个相机行动计划,这与行动集概念类似)。

五是均衡

(均衡是一种稳定的博弈状态,即每个参与者都选择了最优的战略,每个参与者都不愿意做出改变。均衡又分为、占优战略均衡以及纳什均衡,占优战略均衡是指即每个参与者在理性人的假设下独立于他人的选择做出的一种在任何情况下都占据优势地位的战略选择状态;纳什均衡是指不存在占优战略的情况下,参与主体的最优战略随博弈对象的选择和行动变化而变化的一种战略选择状态,可以说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六是支付,即不同的参与主体获得的不同的收益或者说报酬。

七是博弈结果,表示博弈状态中参与者做出的行动集合、均衡状态和支付结果。

三、博弈分析的基本方法

了解了博弈论的概念,博弈的思维方式以及博弈的基本要素,如何更好地运用博弈论来进行博弈分析呢?博弈分析由几个基本步骤组成:

将复杂的博弈现象抽象为基本的博弈要素,将博弈要素转化为特有的数学模型,再对模型引入对于博弈局势产生影响的其它要素,综合分析,确定计算方法,得出计算结果。

四、未完待续

博弈论应用广泛,尤其适用于研究人、组织之间的互动行为,是研究组织管理的一大理论武器,我想以后必定定会在学术生涯中派上用场。

这次简单分析了博弈论概念、博弈的思维、博弈的基本要素以及博弈分析方法。

未完待续的是:博弈分析方法需要进一步学习了解,这对于经验、实证研究是关键;博弈的分类或者说多种模式、博弈的多种均衡状态之间的关系等问题需要下次详细阐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