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我这里有一张瑞士银行的本票

嘿,我这里有一张瑞士银行的本票

2017-11-07 研究员 iSee态度

嘿,我这里有一张瑞士银行的本票

本文共计2017字

读完预计占用您4分钟时间

嘿,我这里有一张瑞士银行的本票

近几年,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越来越多的外资金融机构进入国内,其中就包括瑞士银行,要说到瑞士银行,那岂是“高大上”可以概括的。研究员想起了发哥的经典影片《赌神》中的一句话“我这有一张瑞士银行的本票”,可以说是身份的象征了。

嘿,我这里有一张瑞士银行的本票

为啥瑞士银行能拥有如此高的地位呢,今天研究员就给大家深扒一下它的发家史,从中咱们就能窥见一二了。

1

为什么说瑞士银行是世界上最安全的银行,主要是因为在二战中瑞士是极少数未被战火荼毒的国家之一。

作为一个国土面积和人口基数都很小的国家,为啥它就能幸免于难呢?理由就耐人寻味了,我们都知道它是一个因生产昂贵手表而有钱的不要不要的国家,纳粹为什么要放过这块“肥肉”呢,那就要看用它来做什么了。

嘿,我这里有一张瑞士银行的本票

瑞士在战争期间是允许纳粹德国进行黄金交易的,拿黄金换取硬通货瑞士法郎。而这些黄金的来源就是纳粹从被侵略国家的掠夺回来的。

黄金咋来的呢,集中营里犹太人被拔掉的金牙和各种首饰……研究员光想想那一幕,腿都开始打哆嗦了,战争实在太可怕了,我的愿望是世界和平。

回到正题,纳粹之所以拿黄金换法郎,也是为了用来购买急需的军用物资。瑞士银行并不管这些黄金的来源,它的目的很明确,赚巨额差价。

当时纳粹德国的帝国银行起码有90%的黄金都拿出来通过瑞士银行兑换成了法郎。纳粹通过战争掠夺来的巨额财产,也有相当一部分存在瑞士银行。

纳粹德国帝国银行副行长很露骨地说过:“瑞士允许自由的外汇交易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这是我们至今仍让它保持独立的一个基本原则。”

嘿,我这里有一张瑞士银行的本票

这么来看,瑞士银行所谓的“安全”,原来是交过“保护费”的,钱是带着“血”的。

2

接下来再说瑞士银行被称为最安全银行的第二个原因——《银行保密法》。

回到1934年的欧洲,纳粹上台后的德国政府逼迫公民把在瑞士银行的存款几乎全部转入德国国家银行。瑞士银行为了保护这些储户的财产安全,开始对储户信息施行保密制度,这就是《银行保密法》产生的背景。

根据1934年11月8日开始执行的瑞士银行及储蓄银行联邦法律,无论是银行高管,还是员工个人都无权向任何第三方(包括家属)披露任何帐务信息,即使是瑞士联邦政府也不例外,这也就是俗称的瑞士银行业保密法。

嘿,我这里有一张瑞士银行的本票

若是账户涉及到政府犯罪调查或是有严重的金钱犯罪嫌疑,瑞士银行还是要配合调查的。但这一条中的“犯罪”二字就很有玄机了。在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大部分国家法律中,逃税都被视为“犯罪”,但在瑞士法律中,仅将逃税视为“严重违法”,情节略轻。

因此,即便瑞士承诺会遵循“国际犯罪共同协助”法则,但前提是需要瑞士的法律也将此事件定义为“犯罪”才可以。就这意味着他国人眼中的“犯罪”,在瑞士人眼中压根算不上,那就够不上“共同协助”的标准。

瑞士银行为加强保密,普遍采用了密码账户、化名代号等管理方式,即储户只在第一次存款时写真实姓名,之后便把户头编上代码。为了替储户严格保密,在苏黎世和日内瓦有116家专门办理秘密存储业务的银行——这还不算各大银行内设的私人储存窗口。

在这些银行里,不准拍照,不讲姓名,有些甚至不设招牌,只标有经营者的名字。办理个人秘密户头的职员要绝对可靠,大都是子承父业,世代相传,受过学徒制度的职业教育。

瑞士国库的黄金大多存放于地下,其中最神秘的金库之一,位于伯尔尼瑞士联邦政府大楼广场地下深达百米的防核弹掩体内,从未对外开放过。另外,在瑞士苏黎世的腹地,湖平面以下18英尺,还静静地躺着全球顶级富豪的小金库-瑞信私人客户的储藏室。还有更多超级隐秘的地下保险库,隐遁于阿尔卑斯山脉之中。

有匿名金库库管人透露过,金库不仅毗邻私人飞机跑道,而且由全副武装的安保负责安全工作。在通过前两道门之后,还需要面临虹膜扫描和面部识别的考验,随后才能进入到3.5吨金属门的背后。保险箱必须同时插入银行的钥匙和客户的钥匙才能开启。多数情况下都是由储户自己去提保险箱,然后自己开启箱子。整个过程绝不经过其他人手,以防泄密。

嘿,我这里有一张瑞士银行的本票

那如果有银行职员泄密了,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呢?法律规定了,包括引诱银行职员泄露客户和银行信息的第三人,都将面临最低6个月到5年的监禁,以及最高5万法郎的罚款。如是因为疏忽而泄露客户和银行信息,将酌情处罚,罚金不超过3万法郎。保密协议终身有效,不因银行职员离职、退休、解雇而失效。

保密法的实施既让各国富豪纷纷携带巨款到瑞士开设个人账户。尤其是一些国家的独裁者、政客和流亡外逃者,更是将瑞士银行视为万无一失的保险库,将大量的金钱存在瑞士。

但同时也让瑞士银行遭遇信任危机以及巨大政治压力,一方面是因保密法案拒决向二战遇难犹太人遗孀以及后代退还账户遗产,另一方面随着国际各国对贪腐受贿以及偷漏税查处愈发严格,而瑞士银行的保密法案变相成为不法分子的保护伞,所以国际社会不断向瑞士施压,迫使其妥协。

最终,在今年的1月1日,由经合组织成员国以及中国、巴西、新加坡等47个国家共同签署的《银行信息自动交换国际公约》正式生效,而瑞士也位列其中,保密法案名存实亡。

研究员不禁有种“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感觉,你觉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