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身成長的本質是什麼?

Cissy育兒思考

婦專委特邀心理問答專家志願者

宋振輝:


宋振輝,畢業於首都醫科大學醫療系,中共黨員,從事兒科臨床工作40餘年,兒科主任醫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會員,婦專委、懋德服務中心志願者,現返聘於房山區婦幼保健院兒科專家門診,房山區第一院心理諮詢,有豐富的兒內科臨床經驗,從事心理諮詢10年以上,擅長早期教育、青少年心理諮詢、家長課堂、青春期健康教育。

成長是對生命的一種解說,成長就是逐漸成熟。成長就是長大成人。一個人生活在世界上,每天都在成長,不僅小孩子、青年人要成長,老年人也要成長。所謂終身成長的本質是什麼,每個人所處的生活環境不同,思維模式不同,對終身成長的本質理解也不盡相同。

哲學原理講到,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運動的,物質運動是有規律的。人的終身成長也是按照一定規律變化的。只不過因受到思維定勢的侷限,每個人成長變化的軌跡都不一樣。有的人把終生成長看作為終生學習,有的人把終身成長視作為終身奮鬥,有的人把終身成長當作為終身進步,還有的人把終身成長變作了終身積累。

人們在生活實踐中,都會有自己的既定目標,既定目標的確定與人們所處的生活環境及思維模式相聯繫。36歲的女性因為下崗去找老總討說法,而83歲的老奶奶卻拿到聘書去應聘,高高興興去上班。兩個並無本質聯繫的事例,反映出思維模式的不同,做事的最終結果完全不一樣。

事實上,終身成長就是在終身變化,變化的方向又分為積極的和消極的 。一個人整日勞作,勤勤懇懇是變化,一個人昏昏沉沉,燈紅酒綠也是變化。更有甚者,一個人貪慾無度,墮落到郎當入獄也是屢見不鮮的。

奮鬥者的思維定勢與常人往往不一樣,他們會專注在一個事物上持之以恆的追求,他們具有契而不捨的精神,他們能夠堅守自己的志向,他們即便是少數人,在真理面前也不折服。在這方面,我國的兩彈一星專家們都是專注、探索、追求、堅守、永不放棄的強者。在他們的身上,終身成長體現的是他們終身有追求,體現的也是他們終身在積累才智。

由此可見,終身成長並不單純是生理上身體機能的成長,更重要的是一個人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有了這種精神,人們就會永不言敗、永不放棄。成長就不會受到時空和年齡的限制。有了這種積極向上的心態,人們就會永不停頓的奮鬥在成長變化之中。人們的成長就會像松樹那樣用年輪記錄下自己的符號,也會像松樹那樣高聳挺拔屹立在這個世上。

終身成長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終身成長是對有追求者而言的,終身成長的本質是成長,成長的途徑對於追求者來說是多種多樣的。只要人們能夠永不放棄,勇於堅守,終身成長就有可能成為現實。


心理衛生協會婦專委

看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是如何形成的,只要看他們上班外的八個小時就可以知道。這個似乎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本質上還是思維模式不同導致的。

前一陣子,有兩個熱點新聞講的是36歲的收費大姐和83歲的奶奶,前者是下崗,後者是上崗。

大姐聽聞自己即將下崗,決定找領導討說法。她哭訴著說自己已經36了,這些年除了收費啥也不會,關鍵,她覺得自己也學不來什麼東西了,反正自己能力就這個水平,做別的做不了。一副如果要她下崗,那就是把她往絕路上逼的態勢。

另一則新聞講的是阿里巴巴招聘資深產品體驗師,年薪是40萬,要求年紀在60歲以上。 結果一共收到三千多份簡歷,年紀最大的有83歲,其中83歲的奶奶是清華學霸,也是十幾個群的廣場舞KOL(意見領袖),也有62歲大爺更是直接拿出自己做的PPT來應聘,而且photoshop也是他的絕活兒......

對比兩則新聞,一邊是三十幾歲的收費大姐哭訴自己只會收費,也學不來新的東西,一邊是年過花甲古稀的爺爺奶奶們大秀才藝,直接碾壓那些年華正好的小鮮肉們。

這就是人的不同,關鍵在於人的思維模式的不同,在卡羅爾•德韋克博士著的《終身成長》一書中,其實就是固定型思維模式與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不同表現。

卡羅爾•德韋克博士是人格心理學以及社會心理學和發展心理學領域內公認的傑出學者之一。通過幾十年的研究實踐並提出“成長型思維模式”概念,並致力於將此理念應用於教育和商業等各個領域。連比爾•蓋茨等大咖都為她的著作撰文推薦,在2017年的時候,德韋克教授成為“一丹獎”全球最大單項教育獎的首屆獲獎者。

《終身成長》就是通過闡述兩種思維模式以及帶來的不同影響,來讓人們知道自己然後進行選擇。

全書就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思維模式、成長型思維模式是被實踐證明更具發展的,以及如何改變思維模式進行了深刻而詳細的論述。

1.\t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思維模式

在同一件糟糕的事情上,具有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第一反應不是考慮如何解決已經變得糟糕的事情,而是完全沉浸在糟糕的結果上,任由悲觀消極的思緒發揮,很容易將事情放大。往往一件小事就能讓其產生徹底的失敗感和無力感,進而懷疑人生。

而具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在面對困難和不如意的時候,往往是迎難而上找出問題所在,各個擊破解決問題,而不會隨意的給自己貼上“我真笨”“太傻了”“沒有人愛我”之類的標籤。

把人生比作成是一座山,固定型思維模式者的終極目標就是為了到達山頂,在他們看來,目標和能力一樣,都是一個定量。你現在能爬上去說明你就一直擁有這個能力,要是不能爬上去那以後都不可能爬上去,並且會找出各種藉口和理由來掩飾自己能力不足的真相。當然了,登上山頂也是為了向別人證明自己的聰明和天賦。

成長型思維模式者的終極目標可能就是為了挑戰自我,增強體能,提高應對各種突發情況的能力。不斷髮現,不斷學習,不斷提高。把努力看成是一種積極且有建設性的力量,登上山頂那不過是努力後附帶的成就而已。

2.\t實踐證明,成長型思維模式更具發展性

如果說某個人擁有某種天賦,那基本上他的人生是自帶某種光環的。但是對於固定型思維模式者而言,天賦非但能助其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反而會困住他。

在體育界,比利•比恩還在讀高二的時候,在籃球隊就已經是得分最高的球員,同時也是棒球隊最棒的擊球員,在全美難度最高的一次聯盟賽中打擊率達到0.500,是一個天賦極高的運動員。

但是,他不喜歡失敗,而且也不知道如何面對失敗,以至於要是事情進展不順利的時候,他往往不能接受,覺得很丟臉,並且會以破壞身邊的物品來洩憤,卻沒有任何的有建設性的方法來解決問題,以至於在以後的比賽中,他的表現越來越糟糕。

相反的,拳擊運動員阿里,在人們看來他並不是天生的拳擊手,他力量不夠,姿勢也不標準,甚至拳法也不對,總之,他是不被看好能贏得比賽的。

但是他有非常聰明的他頭腦,身體上沒有優勢,他就轉攻對手精神上的要害,在精準瞭解對方的信息之後,配合自身速度快的優勢,最終擊敗了那視為傳奇的利斯頓,創造了拳壇的神話。

在德韋克博士看來,那種積極向上,全力以赴,越挫越勇的秉性是贏得勝利的關鍵,並且能讓人們成功後保持巔峰狀態。而成長型思維模式者就是展現出最多秉性的人。

在商界亦是如此,自負且優越感爆棚的固定型思維模式者艾柯卡,只是不斷證明自己的偉大和與眾不同,而不是想辦法如何讓公司增長業績,以至於導致克萊斯勒幾次陷入困境。

而注重團隊協作的成長型思維模式者韋爾奇就不一樣了,上任後就立即啟動與員工之間的對話,摒棄精英主義,始終懷有仁慈之心,讓自己與員工共同成長,最終,他所接管的通用公司成為了世界上最有價值的公司。

有人說,這世界上唯一能不勞而獲的就是貧窮。這指物質上的也包括精神上的貧窮。

在兩性關係中,感情是可以培養的,也是需要經營的。沒有完美的、永恆的和諧相處是不存在的,它需要你為之努力,在出現不同意見的時候進行有效的溝通,你對這段感情付出了幾分,愛也就圓滿了幾分。

不管你是處於何種人際關係中,當遇到問題的時候,我們需要應用成長型思維模式,首先要客觀工作地看待,然後找出合理的應對方式來解決問題。一味的抱怨和逃避只會讓你更加痛苦。

3.\t如何才能擁有思維模式?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歷史上明事理,有魄力且善良慈愛的趙太后,在為了解趙國危機,讓自己的兒子去齊國做人質的事上卻犯了糊塗,甚至變得蠻不講理,面對大臣的強諫非常生氣且對大臣做出警告說,如果誰再提這事,“必唾棄面”。

我們做父母的都想把孩子送進最好的學校接受教育,但是,最好的教育難道不是家教嗎?不是來自於父母潛移默化的言傳身教嗎?但是你又是怎麼做的?

當孩子取得成就時:你是不是很喜歡用“你真聰明”“你太棒了”之類的話語來表揚孩子?對孩子的表揚是有必要的,但是如果僅僅是對孩子的智力和才能做評價的表揚方式,會讓孩子們覺得我們忽略了他們的努力,更加在意的是他們的智力和才能。

當孩子失敗時: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讓孩子坦然的面對失敗,同時教給他從失敗中汲取教訓的方法,要想取得成功是要付出努力的,要全力以赴的去爭取。這才是具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父母的做法。

那是不是父母(老師)一旦擁有了更偏向於成長型的思維模式,就可以自動的傳遞給孩子呢?答案是:不一定。通過很多的研究和觀察可以發現,很多父母(老師)的言行和他們成長型思維模式並不一致。

這也就得出了一個結論:成長型思維模式是不能自動傳遞的,而是要通過行為來體現。但如果已經是固定型思維模式了,要如何才能改變為成長型思維模式?大概要需要走過這四段旅程:

第一步:接受。面對自己確實具有固定型思維模式這個事實,並且去擁抱它。

第二步:觀察。明確瞭解在什麼情況下,什麼樣的原因會激發你的固定型思維模式。

第三步:命名。嘗試給固定型思維模式人格起個名字,以此來提醒,督促和激勵自己,不要成為你自己都不喜歡的那個人。

兩種思維模式並不是非此即彼地存在,可能在一個人身上同時存在兩種思維模式,這很正常也是很常見。它們經常在我們的大腦中博弈,固定型思維模式不會憑空、永遠的消失,但是通過學習,我們可以將其打敗。

每一個現實生活中的人,每一決定和行為在無形中都受思維模式指引,我們太需要一種積極健康、不斷進取的成長型思維模式思維模式,引導我們不斷的銳意進取、無畏艱難,靠正當的、有效的努力來取得成功,實現自我的成長。


有故事的因小姐

終身成長的本質是終身交談和看書

和人交談是成長最快的方式,在和人交談的過程中,是思想碰撞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可以產生新的思想,新的思維。可以讓一個人發現自己之前所沒有意識到的問題,甚至連你自己都沒有想到自己原來是這麼想的。成長是什麼?羅胖在《奇葩說》中:成長的本質是一個人碎掉,而成長就是把這個讓你碎掉的東西放進你的身體裡面,重新構建一個全新 的你,這個把東西放進去的過程就是成長。

和人交談,和人談思想,和人交談技術,和人談想法。一切能夠讓人重新構建自己的行為,都是成長。而交談就是這樣的過程,在交談的過程中探索未知的東西,發現自己未知的領域這就是終身學習,與人交談是終身成長最本質的方式,有交流就有成長

看書,是和不同時代的人跨緯度的去進行交談,本質上也是交談。

看書是世界上最大的奢侈,或許有人會說:那馬雲說他都不看書的。

那是因為馬雲能直接和書的作者去交談,所以馬雲不需要去看書,人類的文明也是在不斷的交流碰撞中產生的。第一次工業革命,機器代替人力。第二次工業革命,電的出現。都是終身成長的產物,都是在與人交談和看書,並且不斷髮現問題的過程中產生的

在我們現在這個時代,我們能夠看到各種我們想要看到的書籍,關鍵是你是否願意去看這些書而已,像我給自己規定的任務就是一星期至少看一本書,一週去認識一個陌生人,去和一個陌生人去進行交談。這也是一個終身成長的過程。或許,某天我們終將要離開校園,但是學習這件事卻是不會停下來的,成長這件事是伴隨著我們終身的,關鍵是我們要如何去進行終身學習

在這裡,我告訴你最好的終身學習的方法:第一,和人交談,第二,看書。

我是深度讀書(ID:shendudushu),喜歡聊天、喜歡看書、因為我要成長。


深度讀書

人的終身成長的過程是,接受挑戰,升級,然後再接受挑戰,再升級,如此的步步接近偉大的造物主,最終接受唯一神的審核,如果通過了,那就是偉大的成功。希望我們都有正確信仰和善功,通過偉大主宰的審核,共同進入美好的未來,那是的天地全是升級版的,除了享受還是享受幸福,


15292737569

始終保持一顆年輕的心態

人生每個階段都會有不一樣的挫折

跌倒了站起來繼續前行 挫折便是收穫

時間的推移 我們會慢慢的蒼老

身體的蒼老不能阻止心態的年輕

只要你願意

你可以嘗試任何一件你想嘗試的事情

也許你會發現一個不一樣的世界

也許你已經站在了不一樣的角度

年輕的心態 你保持擁有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