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兵力幾乎是清軍的一倍,三藩已飲馬長江,為何還是敗了?

黑色幽默下的盛世花開

康熙十二年(1673年),19歲的康熙帝愛新覺羅·玄燁決定撤藩。當時,平西王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在京為質,他打探到消息後,立即派人報告了遠在雲南的吳三桂,吳三桂又迅速告知了在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兩人均感惶恐不安,因為撤藩對他倆來說可能意味著將失去一切。吳三桂、耿精忠的幕僚勸說二王,不如先主動請辭,以投石問路、試探下朝廷的底線和真實態度再決定下一步的應對之策。

吳三桂和耿精忠於這年10月主動上書清廷,懇請撤藩,還說了一些“仰墾皇仁、撤回安藩(堅決擁護朝廷的英明決定、以實際行動響應皇上的撤藩號召)”之類的光面話,吳三桂的試探之舉,清廷的一些大臣們已經看出來了。

圍繞著是否撤藩以及最佳時機未到這一難題,朝臣們展開了激烈的爭論。絕大多數人認為萬不可輕言撤藩,否則吳三桂等人定會鋌而走險、舉兵造反。只有兵部尚書明珠、刑部尚書莫洛等少數人主張堅決撤藩,越早越好。幾番唇槍舌劍交鋒,都未能取得共識。就在雙方相持不下時,年輕的康熙異常果斷地說:“三藩久握重兵,蓄謀已久,今撤也反,不撤也反,與其晚撤,不如早撤。只是要一邊著手撤藩,一邊積極準備應戰罷了”。

皇帝定了調調,誰還敢再論不撤藩的理由?康熙派出使者,催促三藩快撤,吳三桂等見弄巧成拙,只好陽奉陰違,一面敷衍朝廷來使,一面暗地裡緊鑼密鼓地加緊起兵造反的各項準備工作。

康熙派來的使者察覺到吳三桂在拖延時間,不願交出兵權,更不願離開雲南,決定回京去報告。吳三桂感覺到無法可想,就殺掉了清使和雲南巡撫朱國治,並於1673年11月在昆明悍然扯旗造反。

吳三桂自稱“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駐廣東的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之信和駐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也聞風而動,起兵響應。“三藩之亂”剛開始時氣勢洶洶,其形勢和當初康熙的預判基本一致,特別是吳三桂的5萬餘軍隊,離開雲南後很快就攻入了湖南,四川、廣西一帶的前明降官和土司頭人紛紛舉兵附和響應,一時間,叛亂的戰火幾乎燃遍了大半個中國。

吳軍攻勢犀利,所向披靡,引起清廷震動,特別是一些反對撤藩的官員更是被嚇壞了,他們再次跳出來主張與吳三桂叛軍議和,甚至有人建議將長江以南割讓給吳三桂等人以苟且偷安,還有大臣提議將當初力主撤藩的明珠等人處死。面對極度不利的局勢,康熙再次力排眾議,果斷地做出決定,下令將在北京做人質的三桂之子吳應熊、孫吳世霖誅殺。這樣一下狠手,滿朝文武知道了清廷已無退路,只有和“三藩”叛軍決一死戰,除此之外別無他途,因此統一了思想,堅定了破釜沉舟的意志。

而吳三桂等人也清楚以武力要挾清廷的想法已經落空,只能血戰到底,不拼個魚死網破就收不了場。但吳軍的大部分將領逐漸開始和三桂離心離德了。

少年老成的康熙面對兵兇戰危的局勢,再次顯露出了他臨危不亂的大將風度,他冷靜思考對策,最終確立了正確的戰略、戰術,他認為“三藩之亂”禍起吳三桂,其餘的大多是脅從,只要集中力量擊垮吳三桂,其餘的叛軍群龍無首,必不戰自亂,再一一攻破或收服也就不是難事了。

康熙加緊調兵遣將,集中精銳重點向吳三桂發起攻擊,而對於川、陝、桂等地的叛軍,他則採用籠絡、分化、說服、爭取的策略。清廷宣佈,只嚴懲吳三桂等叛亂元兇,對於脅從者,只要願意放下武器歸順的,一律赦免不問,想回鄉的發與盤纏。康熙這一招果然厲害,勝過十萬甲兵,在不長的時間內,吳軍士氣低落,將士紛紛叛逃,兵力倍於清軍的吳三桂叛軍被分化瓦解,清軍轉守為攻,吳三桂自己也被困在湖南衡州一帶進退不得。吳三桂曾經背叛明朝,勾引清軍入塞,後來又用弓弦親手絞殺了南明永曆帝,因此在漢人尤其是知識分子中口碑較差,他起事後雖然豎起了“復明”大旗,但並沒有起到一呼百應的效果。失去了民眾支持的吳三桂叛軍,好比無源之水,敗局早已註定。

1678年,清軍大舉進攻,相繼收復了岳陽、瀏陽等城池,吳三桂感覺大勢已去,但仍想過一把皇帝癮,於是撕下了“反清復明”的假面具,於3月23日在衡山祭天,自稱皇帝,改元昭武,大封文武百官,冊封張氏為皇后,改衡州為定天府。

8月18日,面對愈發不利的戰局,吳三桂在焦慮過重的煎熬中死去。其孫吳世璠即位,不久率軍退守雲南,後來清軍攻破昆明,吳世璠服毒自盡。清軍將吳世璠斷首送京,吳三桂也遭剖棺戮屍。耿精忠、尚之信等也早就被殺,川、陝、冀等地的叛亂也相繼平定。到1681年,歷時8年之久的“三藩之亂”終於被徹底平息。在平亂中,康熙的表現很是亮眼,一是態度堅決,臨亂不驚;二是策略得當,方針正確,集中力量聚攻吳三桂,分化瓦解其餘僕從叛軍;三是善於用人,運籌帷幄,指揮有方。平定“三藩之亂”後,年已28歲的康熙已經是個成熟老練的政治家了。

【寫作答題不易 剽竊必究】【網絡配圖】


鐵馬冰河wu


吳三桂兵力其實並不多。

吳三桂叛亂,手中兵力大概二十萬左右。所謂三藩叛亂,不過是吳三桂真刀真槍,其他兩藩搖旗吶喊而已。吳三桂攻其不備,加之江南原本就是三藩的勢力範圍,戰爭初期取得優勢再正常不過。不過隨後,吳三桂犯了兩個戰略錯誤,讓吳三桂功虧一簣。

第一,小看了清廷的火氣威力。

清朝由於有對明作戰的經驗,對於明朝的“紅夷大炮”印象深刻。畢竟連老祖宗努爾哈赤都被轟死了。所以清朝掌握天下的時候對於這傳自西方的強大武器一直致力於發展。久而久之,清軍的火器裝備成了一個王牌。而這顯然不是可以給吳三桂的。所以吳三桂再怎麼索取軍費,發展軍力,清軍還是掌握了武器的核心機密。


兵臨長江,雙方對峙。大炮的威力就會顯現出來,這種神奇的可怕的武器,殺傷力在其次,威懾力才是關鍵。畢竟距離遙遠,一炮下去,一群人都給炸死。這仗怎麼打?畢竟跟著吳三桂造反也要有命享受勝利果實啊。沒命享受還造反幹啥?

這種念頭一出來,軍心立馬就不穩。後面根本不用打,這個大炮一出來,吳三桂的軍隊就會潰散。甚至逃兵不斷。吳三桂大勢已去。

第二,吳三桂稱帝太急。

其實算不上稱帝太著急。吳三桂也是眼見大勢已去才稱帝的。畢竟過江是不可能了。所以他就幻想劃江而治。稱帝本想給手下人實錘的感覺,也可以論功行賞。一旦有了利益,就可以讓渙散的軍心重新凝聚。卻不想,他軍隊中還有一部分人等著他反清復明的。結果這老小子先稱帝了,這不是玩人麼?我們要反清復明,你卻稱帝了。吳三桂的軍心再次崩潰。而耿精忠和尚之信根本爛泥扶不上牆,早早離他而去。內部不穩定,吳三桂潰散勢如破竹。

三藩之亂的兇險我認為並沒有那麼大。一直都在康熙皇帝的掌握之中。吳三桂在滿漢軍民心中沒有一點人心。他也只能自己打光自己那點家底。然後該從哪裡來,就從哪裡去了。小丑而已!

我是君箋雅,偶爾也侃侃紅樓以外的文學和歷史。歡迎大家關注:君箋雅侃紅樓!


君箋雅侃紅樓

有網友問:吳三桂兵力幾乎是清軍的一倍,三藩已飲馬長江,為何還是敗了?在這場大動盪當中,清朝最危險的時候,是什麼形勢呢?情況之惡劣,基本上放在任何朝代,都會滅亡了。

三藩起兵以後,迅速與鄭經聯手從福建,廣東,雲南一起進軍,很快吳三桂20萬大軍就突擊到湖南長江沿線。另外,吳三桂另外一路10萬大軍進入四川,到1674年,清軍已經退守陝西的漢中。

吳三桂東路部隊與耿精忠聯手進軍江西,安徽,浙江三個省份。其中進攻浙江的曾養性大軍急速擴張,很快就到了10多萬人。地方反清民眾,民團,綠營中下級軍官所率部隊紛紛頭裹白巾參加三藩部隊,生事越來越大。

1674年,號稱勇冠三軍,外號馬鷂子的漢軍正白旗將領,王輔臣在陝甘宣佈反清,一舉造成清軍在陝甘的大潰敗。而在南方,尙之信宣佈帶領10萬軍隊投降吳三桂,參加反叛,與鄭經的軍隊一起進攻清軍。

就在1675年,在得知在北京的所有八旗軍都已經南下平息三藩之亂,守城的都是小孩以後,察哈爾蒙古首領布爾尼宣佈反清。吳應麟7萬大軍據守嶽州,牽制住了大量清軍。

至此,三藩大軍已經70萬以上,並且奪取和半奪取的地方包括,兩廣,福建,雲南,江西,浙江,安徽,陝西,甘肅,四川,內蒙,湖南等等省份。清軍可以互相聯繫的地方,就只剩下了東北,華北平原和江蘇等省,感覺時間又回到了1645年,清軍剛剛入關第1年的時候。

但是從1676年開始,清軍開始穩定戰局,並且開始了第2次征服關內戰爭和蒙古戰爭。在這個時候,康熙下令,所有土默特,扎魯特,喀喇沁,科爾沁,巴林所有蒙古部落集體動員參戰。

所有關外駐防八旗軍,所有八旗家奴,全部動員參戰,其中光是挑選的勇敢健壯八旗家奴,就有數萬人。並且挑選綠營兵能戰將領,陳福,張勇,李之芳,王進寶等人帶領40萬綠營兵參戰。

臨戰清軍分為四層,第一層是綠營火器長矛大刀盾牌,如果無法取勝,第2層是漢軍八旗,則以重炮轟擊,隨後第三層,內外蒙古弓騎開始施展騎射功夫,在最後時刻,第4層的滿洲八旗重甲騎兵開始衝鋒。

到1680年,清軍開始了全面大反攻,三藩等等無法阻擋,連戰連敗,丟失了所有地盤,一直到1682年覆沒。


深度軍事

康熙十二年,剛剛奪回大權不久的康熙便遇到了建國後最大的危機,這一年以吳三桂為首的平西、靖南、平南三藩以撤藩為由起兵,一開始叛軍勢如破竹,江南半壁悉數落入吳三桂之手。吳三桂更是打出了反清復明的旗號,號召天下明朝降將降臣反清。一時間朝野動盪,康熙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此時康熙不得不做出決策。

當時康熙認為吳三桂才是真心要反,其他勢力都只是搖旗吶喊,並沒有實際出兵,所以只要打敗吳三桂那二十萬精銳,那麼其他勢力勢必不敢再輕舉妄動。並且雖然吳三桂打出反清復明的旗號,但是當初可是吳三桂親手勒死的南明小皇帝,所以天下百姓並沒有響應吳三桂。何況吳三桂有過打開山海關的叛國行徑,天下漢人大多不願意為其效命。

經過深思熟慮後,康熙決定死不議和,直接處死了吳三桂留在京城的兩個人質兒子,此招一出,滿朝主和的文武瞬間閉嘴,因為這意味著康熙已經下定決心,滿清已經無路可退。康熙這一招直接統一了朝內外的意見,所有將領都開始了整軍備戰。驍勇善戰的八旗子弟也匯聚再一起,而他們的作戰目標就是擊潰吳三桂的主力部隊,協助朝廷招降策反其他勢力。

而吳三桂確實沒有想到自己打著反清復明的旗號,竟然依舊不能使天下歸心,而且自己的兵力明顯已經不足了,畢竟地盤大兵力少,其他勢力也只是表面上出兵。當清廷分化、安撫其他勢力的消息傳來時,吳三桂意識到了大勢將去。果然在前線同清軍作戰中,吳三桂終於遭遇了清軍主力,這幾乎是滿清的全部精銳,一戰便打的吳三桂沒了脾氣。

至此吳三桂只能是退回雲南,而其他藩見吳三桂被擊潰了,紛紛不知所措,而這時候康熙的一道聖旨又下來了,康熙表示此次只追究吳三桂一個人的罪過,其他懸崖勒馬者,還可以論功行賞。不得不說當年才二十來歲的康熙,已經是老奸巨猾了,這一道聖旨瞬間讓吳三桂成為了孤家寡人,意識到失敗,吳三桂索性直接稱帝,但是這無疑又是打了自己的臉,最後吳三桂又氣又恨,一病不起,就此結束他荒唐可恥的一生。


小司馬遷論史

在那個時期,軍隊的人數多少,真的能有那樣大的作用嗎?如果軍隊的人物真的佔據最重要的位置,那麼,攝政王多爾袞帶領的八旗兵就不會橫掃中原了。當年滿洲人入關的時候,八旗兵其中包括滿蒙漢八旗,總兵力也不過就是18萬人,真正入關的大概是12萬。李自成當時的軍隊號稱50萬,吳三桂的兵力也大概有3萬多人,而南明的軍隊號稱百萬,張獻忠也有幾十萬人馬。最後的結果大家也都看到了,一片石之戰,多爾袞帶領八級兵出現在戰場,李自成的軍隊一鬨而散,李自成匆忙跑回北京,稱帝后就跑了,最後在九宮山被人打死。南寧的百萬軍隊,幾次戰役後,就被多爾袞的八旗兵打敗了,而張獻忠被鰲拜陣斬!人數多有什麼用啊?這些軍閥的兵力人數都比滿族人多,可是還是被一個一個的消滅了!

吳三桂也大概如此,吳三桂的手下就是那老漢軍,戰鬥力肯定不如八旗兵,而在康熙的事蹟,滿洲的八級兵,雖然戰鬥力有所削弱,但是對付吳三桂的漢軍還是可以的,還有就是滿洲人可以不斷的從蒙古和關外調來軍隊,這些軍隊的戰鬥力還是在吳三桂之上!


帝國曆史觀察者

三藩之亂時,清軍的兵力大概是在15萬至40萬之間,最多可以動員40多萬的兵力,而吳三桂一藩的兵力即有20萬,耿藩有20萬,尚藩有10萬,此外,陝西的王輔臣傭兵數萬,明鄭集團亦有兵力數萬。

吳三桂兵勢最盛之時,佔領了江南六省之地,兵臨嶽州、長沙,可謂已經飲馬長江了,可為什麼還戰敗了呢?我覺得有一個很重要的軍事技術問題被大家忽略了,那就是清軍的火器威力。

清朝在順治、康熙年間,還是十分重視火器的,清初的時候,順治皇帝就重用西方傳教士,研製各種火炮,這些火炮在平定南明的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青年時期的康熙)

紅衣大炮是一種從西方傳入的前裝滑膛加農炮,起初稱之為“紅夷大炮”,因這種火炮是從荷蘭人和葡萄人手中購得而得名,清初統治者忌諱“夷”字而改稱“紅衣大炮”。

天啟六年(公元1626年)紅夷大炮在寧遠之戰中,大顯威力,清軍在此戰中失敗,明軍大勝,據說努爾哈赤就是被紅夷大炮擊中而身亡的。

早在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的時候,清軍就開始仿製紅夷大炮,併成功擁有了十幾門這種大炮,改名為“紅衣大炮”,清軍曾大規模裝備這種大炮來對付明軍和農民起義軍。

(吳三桂畫像)

清軍入關之後,西方傳教士繼續留在北京,為清廷效力,他們為清軍研製了各種火炮,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清廷還成功製造了神威無敵大將軍炮。

吳三桂雖然兵勢盛,但清軍戰鬥力依然很強悍,並且裝備有火炮。

此外,“三藩之亂”其實只是“一藩之亂”,耿精忠在叛亂之後,很快就投降了,而尚之信更談不上反,所以,吳三桂只是在一開始的時候,兵勢最盛,但到了後來,就不比清軍“盛”了。


騰飛說史

吳三桂有點利益燻心了,很多人現在都把吳三桂說成是忍辱負重,替整個大明王朝復國做了很多很多事情的人,但是事實上有一件事是他迴避不了,不是說他引清兵入關,而是他最後稱帝了。

當你最後稱帝了,大家都知道你所謂的反清復明完全就是一個幌子,你就是想滿足你那點利益心!這個時候大家原先跟著你一起起勢的,有愛國之心的知識分子,窮酸文人肯定都會感覺啊你這個人沒救了,這個時候你還想著稱皇帝,那你自己愛怎麼死,怎麼死去吧!

吳三桂沒有戰略眼光,他並不會做到戰略欺騙。他在背叛康熙的時候,俗話說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但是吳三桂做事張揚。他就是寫了一份摺子給康熙,說您是削藩還是不削藩,如果削藩跟我說一聲,我肯定跟你照顧周到。事實上,這一點已經引起了康熙的一種警覺,甚至根本就不需要別人提醒。康熙就僅知道吳三桂要反了。這個時候吳三桂想鬧事兒也肯定已經陷入了康熙的監控之下。

接著,吳三桂又犯了一個錯誤,就是他太過於自信,吳三桂起兵以後可以說他軍隊勢如破竹,這個是建立在什麼條件之上就是原先已經投降了清朝的人又反過來投降他了,我前幾天這些人本身就是反覆無常的小人。並不能夠值得依靠他們能背叛你一次,也能背叛你第二次,第三次,這些人投機份子,他們如果說看誰的勢力大,肯定就屁顛兒跟在誰的屁股後面,誰管你以前的什麼主僕情誼,果然,當清朝的軍隊來到長江邊上的時候,這批人望風而降,投降的速度讓人想不到,畢竟有骨氣的早就已經被當時的滿清給宰了。

再後來,滿清確立了分化打擊的戰略以後,可以說一路上暢通無阻,吳三桂根本想攔都攔不住。

而且有骨氣的人也絕對不會投靠吳三桂為什麼吳三桂背叛過大明王朝,雖然他是引導的清軍進入。山海關,然後去報仇,但事實上,這一點給華夏大地的漢族帶來多大的災難,誰都看在眼裡,你本身就已經背叛過一次了,誰還相信你呀,真正有骨氣的人也看不起吳三桂,反覆無常的小人,三姓家奴罷了,去投靠他有前途嗎?

並且我們一直說三藩之亂,但是事實上真正打仗的只有吳三桂的軍隊,其他兩位藩王一直在後面搖旗吶喊,就是喊著跑送死你去,我就在後面看著,到吳三桂敗退這兩個人還是在那裡搖旗吶喊。所以說在前期可以說跟清朝的軍隊作戰的只有吳三桂所屬的軍隊。

這支軍隊有多少,5萬人,也就是說只有這5萬人是完全跟隨吳三桂的,五萬人要對付的是什麼樣的敵人呢?

我們都知道八旗子弟在入關之前可以說戰鬥力之彪悍,讓人感到震驚,當時皇太極率領軍隊圍住北京城,可以說將過來前來救駕的幾支部隊打的是人仰馬翻,除了袁崇煥所率領的騎兵以外,其他軍隊根本就不是八旗子弟的對手。

雖然到了清朝末期,八旗子弟只剩下了遊手好閒或者惹是生非,但是這個時候入關還沒有達十年之久,原先一批八旗子弟仍然沒有老去,是經歷過真正血與火歷練出來的士兵,對於這種戰爭,他們表示見怪不怪,並且由於掌握著北方大量資源,八旗子弟此時的裝備也比吳三桂所率領的軍隊要強,不說其他的,把他的大炮拉出來,吳三桂都感覺頭疼,軍隊打不過,這一點,吳三桂心裡清楚,或者說他一開始就沒有打進北京城的打算,他的原先的意思就是划著長江,咱們一半歸一半,互不干擾,平分天下如何?

不過滿清也不會允許這一條以前的狗不聽話,他們認為吳三桂必須要打,(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當然這個時候滿清還是擁有一定的福氣的,他們擁有了一位好皇帝,也就是康熙。

可以說在滿朝文武爭著搶著到底要不要打吳三桂的時候是康熙站了出來,把吳三桂的兒子直接給宰了,確定了當時滿清要把三藩之亂給鎮壓下去的意思,這就是英雄氣,這就是一個帝王的底氣。如果當國家主權面臨挑戰的時候,連這種行為都做不出來,那麼這個皇帝不當也罷,這種皇帝只能被稱為昏君,所以說,所謂的滿清沒有昏君這一點純屬謠言,把你賣出去給列強做牛做馬,這種君王不是昏君。傻了吧你。

但是可惜的是吳三桂背叛選錯了一個對手,康熙不僅有底氣對付吳三桂,而且更有著清晰的頭腦,正是由於他的積極備戰,堅持不懈,才導致滿清早期最嚴重的一次叛亂,活生生的給鎮壓了下去。

所以吳三桂這一生註定就是一個悲劇。


漩渦鳴人yy

吳三桂在投靠滿清以後滅順亡南明,最後追到緬甸親手絞死了南明永曆皇帝,漢奸之名已經坐實,16年後又打出“反清復明”的旗號造反有點奇怪,雖然鎮守雲南的時候一直在擴充自己的實力也應該是為了自保而已,如果他真是處心積慮要造反那麼前面有幾個時機要好得多,比如順治清算多爾袞的時候,或者康熙剛搞掉鰲拜的時候,滿清朝廷都比較混亂,吳三桂造反成功的機會遠比後來康熙理順了朝廷可以一致對外的時候要大得多。而且他造反的時候已經60多了,本身也位極人臣,嫡長子又住在北京,他一反嫡子必死,他造反有意義嗎?所以我想他沒做好造反的準備就被逼反了。他多年養寇自重,兵強馬壯,所以初期佔有很大優勢,可是臨時七拼八湊的軍隊很多都被清廷分化瓦解了。加上他當初“漢奸”名聲過響,得不到漢人的真心支持,所以很快就後力不繼,從而輸掉了這場戰爭。


James6713

吳三桂在李自成攻陷北京城,崇禎皇帝自殺之時,他選擇了向清軍借兵,準備效仿郭子儀等人,事成以後酬謝清朝大塊土地。不料山海關之後,清兵大量進入中原,吳三桂已經很難讓多爾袞遵守約定。因為在當時情況下,相比清兵,明朝舊臣子更加痛恨李自成等農民起義軍,所以吳三桂早期還是受到很多人支持的。比如史可法曾經對多爾袞的書信中寫到:“我大將軍吳三桂借兵貴國,破走逆賊,為我先皇帝后發喪成禮。”弘光政權甚至以吳三桂討賊復仇,還給予封薊國公,並派臣子運米十萬,銀五萬來犒勞他。

不過隨著形勢的發展,吳三桂開始一心一意為清朝服務,甚至為了向清朝表示忠心,殺害了永曆皇帝。那個時候的吳三桂真可謂是位極人臣,開藩設府,坐鎮雲南,自己加少保兼太子太保,兒子也和公主成婚。不過康熙登級以後,朝廷開始削藩,吳三桂無奈造反,當時投降清朝的明朝降將紛紛響應,一時間形勢一片大好。

不過吳三桂原本就不想反清,只是被康熙所逼,自己無奈之中在老年之時被迫造反的。吳三桂還是有軍事實力的,所以早期的時候進展還是非常順利的。不過,吳三桂年紀真的大了,那個時候他已經六十七歲了,做了五個多月的皇帝就病死了。由於吳三桂去世,繼位的人並沒有多大威信,使得形勢開始逆轉,最後康熙成功平定三藩。


歷史是什麼

當年明軍號稱二百萬人馬,李自成號稱百萬,清軍不過二十萬,結果呢?所以,兵力只能算做奪取政權的一個參考,不能算作絕對依據。

三藩之間並非鐵板一塊

當時三藩並非鐵板一塊,其中以平西王吳三桂勢力最強,平南王尚可喜和靖南王耿精忠追隨其後,其中尚可喜的孫子尚之信反叛之心比較強,但是尚可喜比較忠於大清。

從元末明初的農民起義過往經驗來看,三藩未必不是朱元璋、張士誠、陳友諒,尤其是三藩在反清的過程中,臺灣的鄭氏也在反清,結果還沒跟清軍打怎麼樣,鄭氏先跟耿精忠打了起來,原因就是在清軍入關的過程中,三藩和明朝遺老積怨太深。

名不正則言不順

鄭氏和耿精忠之間的矛盾,其實也就是三藩名不正言不順的問題,當初吳三桂在昆明殺死永曆帝,就標誌著三藩不可能和明朝遺老一同進行反清復明,而吳三桂在反抗的過程中打著的旗號就是反清復明。

尤其是後來吳三桂登基的舉動更是傷了漢人地主士大夫的心,在沒有形成反清統一戰線,而且內部矛盾極大的情況下,三藩被各個擊破,後來在臺灣的鄭氏也一併被打敗了。

清廷方面團結一致,並且早有準備

與三藩離心離德的政治情況來看,清廷一方反而是上下一心,滿蒙合作,共同打擊三藩。其實清廷也知道三藩早晚是禍害,在康熙登基之初就將平定三藩當做重要的目標來做。

而清廷在對三藩一開始就是早有防備,比如分封之地,盡是東南和西南,歷史上從來沒有從福建、廣西、廣東、雲南走出一個全國性的政權,可以說,在地緣上,清廷就已經形成了對三藩的壓迫。

打到長江好打,過長江就費勁了

歷史上,所有的北伐,除了朱元璋和國民革命軍的北伐外,幾乎都很難打過長江,一旦突破長江,就是平原居多,如果繼續向北,很容易兵敗垂成,所以,南京歷來都是南方政權的重要據點。

孫權佔據南京,朱元璋佔據南京,洪秀全還是佔據南京,所以,吳三桂佔據衡州,實際上是在等天下大亂,然後伺機北伐,結果是吳三桂都熬死了,天下不但沒有生變,在康熙的帶領下,反而三藩被各個擊破。

只能說,吳三桂小瞧了康熙。


當然,上面這些都是分析吳三桂失敗的原因,其實吳三桂也並不是沒有機會,主要還是歲數大了,幹不動了,吳三桂造反的時候已經六十一歲啦!老驥伏櫪,能和清廷劃江而治,也體現了吳三桂的個人能力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