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造反前上交了平西大將軍印,為何還能調動軍隊?

fjh4933


吳三桂原本是明朝的邊將,手中握有明軍最後一支精銳“關寧軍”。

“關寧軍”實際上是脫離明朝朝廷的“自主經營”的準“僱傭軍”,是吳三桂“亂世創業”的本錢。憑藉著“關寧軍”,吳三桂叱吒明末清初幾十年。

崇禎17年(1644年)因為李自成的錯誤決定,導致了原本打算向李自成稱臣的吳三桂降清,並且一路領著清軍在山海關大戰中大敗李自成。也就在這個階段,吳三桂被清廷封平西王,持平西大將軍印。

吳三桂可謂在清廷創建之初,立下了汗馬功勞,稱其為清廷進關的開國功臣也不為過。因為此後吳三桂先後在山東驅逐李自成部下,隨英親王阿濟格西征李自成大本營,鎮守關中清剿反清勢力,入川攻打張獻忠餘部,最後再率眾南征雲貴,攻打南明小朝廷。和其他兩蕃一起,幾乎替清朝打下了南中國半壁江山。而這些都是“關寧軍”帶給吳三桂的。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吳三桂雖然名義上屬於清廷,但實際上是幾乎獨立於清廷的。

因為為了攻打南明,清朝給了吳三桂非常大的自主權限,吳三桂用人吏部不得干預;吳三桂打仗兵部不得干預;吳三桂要用錢戶部不但不得干預,而且不得稽遲。也就是說實際是哪個那個時候,吳三桂要是想反,清朝只有斷他糧餉一條路,別無他路。

一直到康熙元年(1662年),吳三桂殺南明永曆帝,徹底給清廷交了“投名狀”。

清朝便封他為“平西親王”(滿清僅有的兩個漢人親王之一,另一個是耿精忠),其子吳應熊也選尚公主,號稱“和碩額駙”,加少保兼太子太保。允許吳三桂開藩設府,坐鎮雲南,兼轄貴州。吳三桂在這個階段迎來了在清廷最大的榮譽和權勢。

但是與此同時,清廷也在考慮著如何給吳三桂套上“籠頭”。

到了康熙2年(1663年),南明已經徹底成為歷史了,吳三桂在擁兵自重,就要尾大不掉了。所以清廷首先以軍事已經結束,收回吳三桂的“平西大將軍印”;而且在收回“平西大將軍印”的同時,清廷有意識地開始收回吳三桂的官員任免權,希望讓雲貴官員的任免權都收歸吏部;但是在糧草供應上,由於吳三桂仍然肩負著剿匪的任務,清朝妥協了,保持了現狀。

但實際上,兵權和人事任免權清廷根本沒有收回來,所以只能徹底保持現狀。

清廷雖然收回了“平西大將軍印”,但是根本無法收回實際兵權。因為駐紮在雲貴的軍隊主體本質上仍然是“關寧軍”,而且仍然保持著軍事行動,所以實際控制權一直都牢牢掌握在吳三桂手裡,這些人都是吳三桂從山海關帶出來的,他們只認吳三桂,而並不認識年幼的康熙。更關鍵的是,清廷此事並沒有合適的人選來替代吳三桂;而且吳三桂只不過是“三藩”中最大的一個而已,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

人事權表面上是收歸吏部了,但實際上,也是然並卵。雲南水潑不進,針插不進。幾個新任官員,想在雲南立足,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吏部實際上收回的也只是“手續權”,實際上的人事權還是掌握在吳三桂手裡,這被稱為“西選”。關鍵還不在於此,而在於吳三桂實際上手伸得比清廷想象的還要遠,除了雲貴以外的地方,還有很多吳三桂的故吏;朝廷裡也有很多吳三桂的眼線。

當康熙12年(1673年),年輕氣盛的康熙在解決了權臣鰲拜之後,尋找新的對手,要求撤藩,徹底打破了維持了10年之久的“現狀”。

吳三桂斬殺了朝廷派駐雲南的巡撫朱國治,扯起了“復明”的旗號,發佈檄文,指責清朝“竊我先朝神器,變我中國冠裳”,並聲稱要“共舉大明之文物,悉還中夏之乾坤”。結果是南方半壁江山一時間雲集響應,而全國很多重鎮四川之鄭蛟麟、譚弘、吳之茂,廣西之羅森、孫延齡,陝西之王輔臣,河北之蔡祿等也開始加入了起兵的行列。吳三桂聯合三藩和臺灣的明鄭勢力,最輝煌的時候幾乎席捲了大半個中國,兵鋒所指,一直與清廷隔江對峙。

但是就在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吳三桂一個“昏招”導致了自己最終的身敗名裂。

康熙13年(1674年)11月初5,吳三桂在衡陽自立為“周王”,並且打算在有生之年過把皇帝癮,於康熙17年(1678年)自立為帝,國號大周。顯然讀書不多的吳三桂並不知道“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他的這個決定,突然一下子就把自己陷入了一個孤立的境地。原本和吳三桂一起起兵的人,感覺都吃了蒼蠅,自己是反對清廷,但又沒打算做你吳三桂的臣子。於是很多人如陝甘總督王輔臣也開始作壁上觀了,這就為康熙爭取其他勢力,贏得了機會。康熙15年(1676年)吳三桂的勢力徹底走下坡路了,而清廷的勢力開始出現了反轉,

最終康熙經過8年的鬥爭,於康熙21年(1681年)全部平定三藩之亂,吳三桂被挫骨揚灰。




炒米視角


首先要說明,吳三桂可不是造反前才上交平西大將軍印。早在康熙二年,也就是他駐守雲南的第四年朝廷就收回了這枚印章。而直到康熙十二年,也就是十年後吳三桂才造反。所以,這個印信對他本來也沒起多大用處。


所以要看吳三桂調動軍隊靠的是什麼。不是平西大將軍的官職,而是自己帶進雲南的精銳部隊和長期在雲南自己經營,官員都是自己任命的,部下只知平西王不知朝廷,自然鐵定跟隨。吳三桂是不是大將軍一點關係也沒有。


吳三桂自從在山海關放清軍入關,共同擊敗李自成後,獲封平西王。此後,與其他投降清朝的明朝將領一樣,為了表忠心,吳三桂南下清剿南明和各路起義軍的殘餘勢力。先後在山東驅逐李自成部下,隨英親王阿濟格西征李自成大本營,鎮守關中清剿反清勢力,入川攻打張獻忠餘部。最後再率眾南征雲貴,攻打南明小朝廷。也就正是在這個時候,朝廷授予吳三桂平西大將軍一職。也就是那枚官印的由來。


這就要說到吳三桂的兵馬究竟從何而來了。首先,吳三桂有一支自己親信的部隊,是當年他駐守山海關時的精銳,也就是著名的“關寧鐵騎”。雖然數量不多,但戰鬥力奇強。所以進入關內後無往不利。在關中時與李國翰共同作戰。李國翰死後,也接掌了其部,勢力更為壯大。而清廷為了更好的推進吳三桂進兵攻打南明,給予其充分自主權,“假以便宜,不復中制,用人,吏、兵二部不得掣肘,用財,戶部不得稽遲”。簡單來說,吳三桂要人給人要錢給錢。所以,當吳三桂進入雲南後,這支部隊基本已經成了他的私人部隊。

吳三桂希望像明朝沐英那樣世代作為藩王鎮守雲貴,朝廷自然不願意,也做了一定的牽制。康熙元年,吳三桂追殺至緬甸殺死永曆帝,兼管貴州,權力達到頂峰。雲貴二省官員全部由吳三桂節制。於是朝廷以軍事行動已經結束為由收繳了吳三桂的平西大將軍印信。但那又如何?這些部隊都是吳三桂帶進雲南的,部隊得獎領也全都是吳三桂老部下,有沒有這個印信,他都能調動。更重要的是吳三桂依然是駐守雲南的平西王。他仍然肩負著剿匪的任務。於是,吳三桂以此為要挾,向朝廷要糧餉,要軍需物資,朝廷不敢不給。


朝廷還剝奪了他的官員任免權。讓雲貴官員的任命都回歸吏部,可惜一樣沒用。因為原本的官員基礎都已經是吳三桂打好的了,新人官員即使是朝廷任命也必須巴結吳三桂,否則自然在雲貴待不下去。吳三桂選派的官員稱為“西選”,在雲貴是真正的本土勢力。外來官員都懼怕三分。而康熙六年,吳三桂假意上表以年老為由請辭總管雲貴二省督撫之責,朝廷順勢准奏,但是雲貴二省督撫卻上奏請求挽留。這已經很說明問題,雲貴官員不管朝廷如何,只是以巴結吳三桂為第一要務。

所以,當康熙十二年,三藩假意上表請求告老還鄉的時候,年輕氣盛的康熙順勢撤藩。吳三桂大怒,當即斬殺朝廷派駐雲南的巡撫朱國治,聯合各路人馬起兵反叛。雲貴二省奚聽號令不說,南方半臂幾乎雲集響應。這與清朝的早期政策密切相關。清朝八旗部隊多在北方,而南方用明朝降將帶領自己的部隊攻打。為了效率而不斷提高他們自主權,最後一個個離心離德,尾大不掉。因此,康熙繼位後對這些勢力逐步削權,引發三藩之亂,也算是用了猛藥,解決了一系列頑疾。


伊耆角木


其實在古代的封建社會中,要想調動某地的兵權,都得需要兵符這才能夠最終調動。但同時不是也出了諸如“岳家軍”’戚家軍”等軍隊嗎?這種軍隊究盡聽誰的可想而知。而吳三桂之所以在沒有兵符的情況下,也能夠快速的調動兵力,這其中的原因跟其在此地經營多年有關。

早年的雲南,相對於中原屬於蠻荒之地,天下初定,甚至有些百姓連皇帝是誰都不知道,又經常有叛軍的存在,為了能夠順利的平亂,對軍隊的掌握權尤為重要。所以吳三桂在軍隊之中,大肆的培養其心腹之人,有了心腹之人後,你能夠指恢這幾個個就行了,普通的士兵才懶得來看你是否有兵符呢?當官的喊衝就衝,有銀子拿就行。再加上吳三桂帶兵多年,自然有他的一套手腕,就這樣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在整個雲南的邊境之中,這些眾多的將士們,自然也就只聽吳三桂一個人的話,畢竟山高皇帝遠,就算是康熙有心徹底接管此地,但也是有心無力罷了。於是在接下來的日子裡,這些戰士們在看到自己昔日的統帥,遇到比較為難的事情之後,肯定都會聽從他的命令,因此所謂的兵符,在他們的眼中根本就不算什麼。


老檀大叔


吳三桂,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軍事人物。原為明朝遼東總兵,1644年降清,被封為平西王,1659年鎮守雲南。1673年,因康熙撤藩,而反清。

吳三桂在雲南經營十幾年時間,他獨攬軍政大權,在推行改土歸流的同時,也准許一部分土官 、土司世襲。政治上專權跋扈 ,網羅人才,揹著朝廷自選文武官員, 培植黨羽, 利用宗教維護統治。吳三桂善於籠絡官兵人,利用權勢,借科舉,敘錄藩下子弟。

經濟上也有很大的勢力。他佔據明代世鎮雲南的沐氏莊田700頃作為藩莊,又和西藏的達賴喇嘛在北勝州互市,以茶換取蒙古的馬匹。

吳三桂降清是權宜之計,不是真心,而是被逼無奈。一方面,吳三桂被明朝委以重任,全部希望寄託與他。一方面多爾袞又對吳三桂進行誘降,使吳三桂搖擺不定。這時,吳三桂得到消息,其父、妻陳圓圓等被李自成抓獲。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向多爾袞借兵報仇,從而降清。

清朝對於吳三桂的投降也是相互利用,借吳三桂之手對明餘部進行追繳鎮壓。

清朝以少數民族建立全國性政權,實行民族歧視政策。政府、軍隊都是並行制,凡政府各部門置滿漢兩人,滿在漢上;軍隊分八旗兵和綠營兵,八旗兵在綠營兵之上。如此種種,滿族人在全國高人一等。這樣,滿漢矛盾在全國範圍內存在,造成社會的不穩定。

吳三桂經營雲南十幾年,尤其是在軍隊方面,利用親信網羅人才,把持軍權,使軍隊成為他自己的私人武裝。

1673十一月二十一日 ,吳三桂以南明桂王為號召 ,囚禁朝廷專使,殺害雲南巡撫 ,自封為“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 ”,表示繼承明室反清“意願”,進行反清復明,正式反清。以此為由,尚可喜、耿精忠等響應。

隨即北佔四川, 東出貴州 , 攻進湖南, 並先後佔領長沙 、常德 、嶽州 (今岳陽 )等地。


人文行天下


在我們的印象中,兵符是調動古代軍隊的最常見的方法,認符不認人。

正常調兵過程:皇帝賜下兵符——兵部發下任命證明——出示兵符、任命——將領召集士兵。可實際見到兵符的只有那將軍和幾個統兵的都統,下面的士兵是聽從都統的,所以只要‘控制’那幾個都統就控制了整個軍隊。在古代造反是抄家滅族的死罪,即使後面士兵知道了這是造反,也只能認了。

吳三桂打開山海關迎接清軍入關後,吳三桂一直給清軍充當打手,山東驅逐李自成餘部、西征李自成大本營、鎮守關中清剿反清勢力、入川攻打張獻忠餘部、最後再率眾南征雲貴、攻打南明小朝廷。清廷由於入關不久加之為了安撫漢族將領就封吳三桂平西王、坐鎮雲南。

吳三桂坐鎮雲南大約三十餘年,由於清廷內部爭鬥,無暇顧及這些異性王,所以吳三桂猶如土皇帝一般,掌握整個雲南地區的軍政。其手下的平西軍是由當初的遼寧鐵騎為基礎改編而來,軍官均是由吳三桂的親信擔任,雲南的駐軍可以說是吳三桂的私軍。

康熙殺掉鰲拜後,就著手開始削藩,吳三桂等藩王被迫兵上繳兵符,康熙朝廷原本以為這樣可以控制住吳三桂這些藩王,結果卻是吳三桂他們已經無需兵符就可調動大軍,這大大出乎了康熙的計劃,導致準備不足的康熙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吳三桂等藩王不斷徵兵調集糧草,最後爆發三番之亂。


以第三角度說話


兵符,是古代傳達命令或調兵遣將所用的憑證,一般製成老虎的形狀,所以又叫做虎符。虎符是分成兩半的,國君拿著右面一半,將帥拿著左面一半。兩半對上,調動軍隊生效。

不過,這是在正常職能情況下。如果在造反的情況下,虎符就失去了功能。農民起義需要虎符嗎?肯定不需要。只有聽朝廷話的統帥,才需要虎符的。吳三桂在聽從朝廷的時候,虎符自然是起作用的。但他決定造反了,視清朝廷為敵人了,虎符對於他就是個廢物。

造反的時候,什麼最重要?威望。吳三桂被封平西王,在雲南有很高的威望,手下的將領當然只認人不認虎符。吳三桂經營雲南,還是很得力的,他在雲南多年,有很多心腹,而且,他在當地也頗得民心,所以他振臂一呼,所部都響應他。還有一個原因是,畢竟清朝廷是滿人,而吳三桂所部以漢人為主,民族不同。而且,清人在打天下時,對漢人是趕盡殺絕的,漢人對於明朝廷,還是有感情的。所以吳三桂起意造反,有群眾基礎。因此調動軍隊不再需要虎符,只需自己重新制造兵符令箭即可。


陸棄


兵符又稱虎符,為中國古代帝王授予臣屬兵權和調發軍隊的信物。銅製、虎形,分左右兩半,有子母口可以相合。右符留存於中央,左符在將領之手。帝王若派人前往調動軍隊,就需帶上右符,持符驗合,軍將才能聽命而動。大將軍印的功能與兵符差不多,也是調動軍隊的信物之一。但信物之信,全在於發出之人的權威。如果一塊符或印就可以控制軍隊的話,就沒朱棣這些人什麼事了!吳三桂是造反作亂,有沒有平西大將軍印,他能調動的都只是他能控制的軍隊。難道他沒交還符印,起兵就成為合法的了?奉旨造反?問得幼稚!


太陽王01


明清兩朝基本沿襲了宋朝“以文制武”的方針,清朝提督是各省綠營的最高長官,相當於現在的省軍區司令員,官階為從一品。但提督卻要受到同省巡撫,官階為從二品的節制。但武官有一個職位,就是親王見了,也要高一等,那就是清朝的大將軍。

平西大將軍,是專為平定西南而設,其有節制西南所有兵馬的作用。吳三桂作為平西大將軍,雲貴兩省的八旗兵,綠營兵,巡河兵,水師,鄉勇都在其管轄之內。

若吳三桂上交了平西大將軍印,其所能調動的部隊只有自己的嫡系,也就是平定西南的主力野戰軍,關寧鐵騎。而當地的駐防八旗,提督所屬的綠營,總督的督標,巡撫的撫標,河道的巡河兵,州府的馬卒鄉勇,吳三桂都無權調動。





睜眼看西安


吳三桂調兵靠的是個人威望而不是印信!

清王朝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是由發源於東北地區的滿族人建立的大一統的封建王朝。正是由於清朝的統治者是中國的少數民族部落。因此在清朝統治期間出現了一些明朝時期不曾有過的矛盾和新的問題。清朝統治時期滿漢回蒙各族尤其是滿漢在這樣的環境下不斷融合,同時也有一些小的插曲出現。其中清朝與鄭成功鄭經父子的戰爭以及收復臺灣。和康熙皇帝時期三藩作亂都是因為民族矛盾的激化而引起的。當然三藩之亂最重要的還是權力的分配和競爭。康熙的撤藩行為觸動了三藩的利益和根基。自然引發了三藩之亂。



1644年。隨著闖王李自成攻破大明王朝的首都北京城後。崇禎皇帝吊死在北京煤山的歪脖樹上。此時的滿清政府依然只是停留在關外。闖王李自成在霸佔北京城之後。隨後組織大軍兵指山海關。試圖一舉消滅鎮守在山海關的明朝將領吳三桂。吳三桂眼見大明王朝的崇禎皇帝已經駕崩。明朝陷入四分五裂的狀態。面對來勢洶洶的闖王李自成。擺在吳三桂面前的道路只有三條。其一,誓死效忠大明王朝,帶領守關將士與闖王李自成作殊死搏鬥。其二,投降闖王李自成與農民起義軍一起反抗明朝的統治。其三,獻關投降滿清政府。依靠滿清八旗兵的支援,解除山海關的困境,進而打擊闖王李自成的氣焰。



在吳三桂的再三考慮之後。吳三桂向當時的滿清政府的實權統治者攝政王多爾袞寫了一封信。表明了投降滿清的想法和請求支援的態度。於是在闖王李自成兵臨山海關時。尤其是闖王李自成與吳三桂在交戰了一天之後。雙方傷亡慘重此時,蓄勢待發的滿洲八旗兵才出兵山海關援救吳三桂。滿清政府利用這一場山海關之戰既有效的削弱了闖王李自成的力量,同時也限制了吳三桂手中的兵馬數量。可以說是這場戰爭中的最大贏家。


清朝入關之初,南方依然有南明小朝廷在跟清廷做著最後的鬥爭。因此平西王吳三桂以及其他藩王,依然有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吳三桂更是親自了解了南明小朝廷中的永曆皇帝。清朝實現了統一中國的夢想,此時的吳三桂在達到自己人生的巔峰的同時,也也為以後事情的發展埋下了禍根。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盡,走狗烹。在消滅了國內的反清勢力之後。清政府越來越感覺到三藩所耗費的國立以及所擁有的勢力已經對中央構成了威脅和嚴重的影響。因此在康熙皇帝繼位之初,在蕩平了中央內部的權力爭鬥,擒拿了權臣鰲拜之後。便開始著手撤藩事宜。但是此時的吳三桂,也已經在西南地區經營了十幾年。利用朝廷曾經剿滅南明政權所下撥的軍餉養活了一大批聽命於自己的軍隊和將士。這使得吳三桂有足夠的資本和實力在清朝統治者康熙皇帝下令撤藩時,舉兵反叛。



有人說吳三桂在康熙二年便已經上繳了平西大將軍兵符。那麼吳三桂是如何能夠在康熙皇帝撤除三藩時調動西南地區的軍隊呢?其實道理很簡單。

大家可能都以為將士聽命於兵符而不認人。但在現實中將是大多數聽命於將軍而不認兵符,甚至不認皇帝。同一個戰壕裡面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過命關係。使得將士們大多會聽命於曾經帶領自己南征北戰的將軍的命令,即使這位將軍沒有兵符印信,這才是歷史中最常見的現象。



而且吳三桂所調的兵馬並非是朝廷的兵馬。明確的說,吳三桂所調的兵馬全部都是隸屬於平西王帳下的兵馬。因此吳三桂對這批兵馬擁有著絕對的號令和威信。正是因為這些兵馬對吳三桂的服從,才使得在三藩之戰開始之初。吳三桂迅速的拿下了南方地區,飲馬長江。可以說是勝利在握。劍指首都可以說是指日可待。但是最終吳三桂還是失敗了。


究其原因,還是吳三桂出師無名。天下大亂久矣,人心思定,百姓居安。吳三桂此時扛起反清復明的口號,則顯得十分的不合時宜。而且吳三桂降了又反。為天下人所恥笑,自然為天下人所拋棄。


珞珈山的貓


印信這東西,其實沒有太大用,它只是信物,本身不具備權力,只是他代表的人擁有權力罷了。

吳三桂是諸侯王,擁有地盤內的人口、賦稅、軍隊、官僚系統,相當於土皇帝了,所以軍隊就是他的私人軍隊,他的私人軍隊他需要皇帝的將軍印調動?顯然不需要。

軍隊聽誰的,看工資是誰發的,軍隊將領是誰提拔的,如果將領都是吳三桂的人,工資吳三桂發的,憑什麼聽皇帝的?

也正是因為吳三桂是諸侯王,有數十萬的私家軍,成為康熙的威脅,康熙才要平三藩,結果差點被打回東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