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不掩“强”--美国2月非农点评

特别提示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团队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客户中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客户,请勿订阅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

“弱”不掩“强”--美国2月非农点评

张文朗 刘政宁

摘要

美国2月非农数据呈现“就业强,工资弱”(一强一弱)特征。就业大超预期,劳动参与率上升,但时薪同比增速由前一个月的2.9%回落至2.6%。“就业强”表明经济周期仍在上行阶段,“工资弱”反映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制约仍存,也可能是受到美国收紧外劳政策的影响。

这一强一弱对应着“高增长,低通胀”,短期内利好风险资产。但往前看,未来工资增速有望改善(大概率在二季度后),推升通胀预期。在美股估值仍然偏高的情况下,市场波动难免,并可能传导至国内。

正文

美国2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31.3万,大超预期。失业率4.1%,与前值持平,劳动参与率由前值62.7%上升至63%。时薪同比增速2.6%,较上月回落。此外,BLS上修去年12月和今年1月的新增非农就业人数,调整后,过去三个月平均新增非农就业24.2万人。

此次非农呈现“就业强,工资弱”的特征。

前者表明经济周期仍在上行阶段,企业对劳动者的需求旺盛。后者表明劳动力市场还存在一定的结构性制约,比如劳动技能错配。

“就业强,工资弱”也部分反映了美国外劳政策收紧带来的影响。2017年4月,特朗普签署了“买美国货,雇美国人”的行政令,在这之后美国外劳政策显著收紧。美国移民服务局的数据显示,2017年H-1B签证通过率由2016年的87%大幅下降至59%(通过率=签证发放数/总申请数),为2007年以来最低水平(图1)。外劳供给减少促使企业雇佣更多美国人,但对企业来说,这种选择并非“最优解”,因此难以提供可观的薪资。

“弱”不掩“强”--美国2月非农点评

短期工资增速回落缓解了市场对加息步伐更快的担忧。非农数据公布后市场表现乐观,美股高开,美元震荡,美债收益略微上行。“就业强,工资弱”对应着“高增长,低通胀”,短期对风险资产有利。

但随着劳动力市场结构性问题逐步缓解,美国工资增速将会改善。美联储3月的褐皮书显示,劳动力市场仍存在“招工难”问题,尤其是在建筑业、信息技术业、制造业。与1月相比,对工资增长的描述由“微小”更改为“温和”。有证据显示,减税法案通过后部分企业已为其雇员加薪,或是发放额外奖金。

往前看,未来劳动力市场将进一步趋紧,工资增速将会温和上行,推升通胀预期。在美股估值仍然偏高的情况下,市场波动难免。虽然美股前期进行过调整,但估值仍然偏高,Shiller PE在33倍左右。如果通胀预期出现较大变化,美股可能再次调整,并传导至国内市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