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党委召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北大师生座谈会和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大会讲话精神座谈会

5月14日下午,行知学院在行政楼第一会议室召开党委中心组学习(扩大)座谈会,专题学习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和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党委书记、院长苏永乐,学院党委中心组成员、各总支和各支部书记及委员、学院宣传处、学生处、团委、思想政治教学部等相关负责人共同参加了座谈会。党委办公室副主任李丹花主持会议。

院党委召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北大师生座谈会和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大会讲话精神座谈会

院党委召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北大师生座谈会和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大会讲话精神座谈会

院党委召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北大师生座谈会和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大会讲话精神座谈会

会上,李丹花对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两次讲话精神进行了简要阐述。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与青年学生畅谈理想、共话奋斗,给予青年谆谆教诲和成长指引,饱含关怀,充满期待。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本任务,深刻论述了高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及“青年如何健康成长”等重大问题,并对当代青年提出了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殷切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高度评价了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提出中国共产党人要从九个方面学习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做到四个“坚持和运用”,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与会同志逐一发言,联系各自工作实际,畅谈体会、交流心得。

党委委员、学生处处长钟声扬说,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的繁忙日程中,总是把五四的时间留给青年,体现了我们党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的远见卓识,这是对广大青年的巨大鞭策和鼓舞,当代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

通识教学部党支部书记杨秋莲谈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座谈会上的讲话上,强调了弘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如何在新时代下,运用各种方式更好地引导教育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也是思政课和大思政的重要任务之一。要办好高等教育,好老师是必不可少的关键要素,作为思政课老师,我们必须用好老师的四个标准时刻要求自己,立德树人,在教育战线上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奋斗终身。

人文艺术分院党总支书记郑亚灵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是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学习越深入,越能够深切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深切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坚定信念。

会计分院教师党支部宁小娜表示,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深感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育者要先受教育,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经济分院行政党支部潘红鸽表示,作为一名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提高自身思想修养和政治觉悟很重要,只有自身对国家方针政策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理解,才可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为国家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管理科学分院教师党支部书记张婷说,高校教师必须肩负起学习、研究与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重任,自觉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传承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思政部主任王栓萌详细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也是马克思主义诞生170周年,更是马克思的英名传入中国近120年和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100年。总书记的这篇讲话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既为我们介绍一个“顶天立地的伟人”马克思和“有血有肉的常人”马克思,也为向全党全国全世界宣示了我们党毫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从政治的高度、历史的维度、理论的深度回答了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等重大历史性命题,是我们中国共产党员新时代学习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宣言书和行动指南,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时代意义、实践意义。

党委委员、行政党支部书记康小莉说,习近平总书记“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是广大青年的座右铭。青年学生要下苦功夫,求真学问,加强道德修养,明辨是非,扎实干事。行政管理人员也要结合实际,深入基层,改进工作,通过努力,使行知学院的明天越来越美好。

最后,苏永乐书记指出,马克思的一生,是胸怀崇高理想、为人类解放不懈奋斗的一生。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谋发展,这一科学的论著是写给我们的,写给人民的,写给全世界无产者的。苏永乐书记向大家推荐了《21世纪资本论》《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等著作,他强调,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作用,共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确保高校办学、教师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政治本色,把学生真正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文/党委办公室 图/宣传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