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東西20年代特別火 可惜如今都藏在博物館中

社會發展,時代變遷,新的事物不斷湧現,那些在上世紀初曾經興旺一時的,現如今人們已經很難在生活中見到它的蹤跡了,這些歷史文化瑰寶,不應該被人們遺忘,要讓越來越多的人瞭解與傳承下去。

這些東西20年代特別火 可惜如今都藏在博物館中

邵陽布袋戲

邵陽布袋戲又稱被窩戲、扁擔戲,是我國現存唯一的原始布袋戲。全國其他省市也存有各種類似的布袋戲形式,但湖南邵陽布袋戲由於地方特色鮮明,邵陽布袋戲是融木偶技巧、戲劇唱腔、表演技藝於一體的原生態藝術,積日累久,光彩溢目。從2003年開始,邵陽市政府撥出專款用於搶救布袋戲、保護其傳人。2006年5月,邵陽布袋戲被國務院公佈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這些東西20年代特別火 可惜如今都藏在博物館中

皮影戲

皮影戲,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一種以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表演時,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後面,一邊操縱戲曲人物,一邊用當地流行的曲調唱述故事(有時用方言),同時配以打擊樂器和絃樂,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在河南、山西、陝西、甘肅天水等地農村,這種拙樸的漢族民間藝術形式很受人們的歡迎。在過去還沒有電影、電視的年代,皮影戲曾是十分受歡迎的民間娛樂活動之一。

2009年湖南省湘潭市作為南方皮影戲的代表與河北唐山、陝西華縣、甘肅環縣四省皮影戲捆綁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並於2011年11月26日皮影戲正式被批准成為“世界人文非物質文化遺產”。湖南省湘潭市目前還有影偶製作藝人,傳承紙質影偶製作技藝,保留了紙質影偶道具製作和表演最典型、最獨特、最具原始風貌。

這些東西20年代特別火 可惜如今都藏在博物館中

對於我們這代人,看過邵陽布袋戲、皮影戲的真是少之又少,作為一項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其產生的影響深遠、意義重大,我們不應該丟棄老祖宗的技藝和智慧結晶。韶山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園的非遺大舞臺就有這類戲劇的演出,感興趣的都可以去看看,讓我們更多的瞭解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