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众筹深陷“诈捐”疑云 审核不严恐失公众信任

公益众筹深陷“诈捐”疑云 审核不严恐失公众信任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以自己的身份实测水滴筹、爱心筹、轻松筹三大网络筹款平台,发现用伪造的诊断证明及住院证明可轻松通过三家平台的审核。在对公众发布筹款求助信息,并小范围传播后,成功实现提现。

在材料审核方面,轻松筹和水滴筹都将增加现场真人视频验证,此外,轻松筹申报材料也将有原来的至少两种增加到四种。爱心筹则要求所有筹款项目提交的医疗材料,必须提供花费清单,再在诊断证明、住院病案首页、出院小结这三类中提供一项。

其中,《慈善法》第二十一条明确,“慈善募捐”,是指慈善组织基于慈善宗旨募集财产的活动。而基于此,相关申请人主动通过网络筹款平台,向社会求助,并不属于募捐。有业内人士认为,慈善募捐属于“捐赠”,而个人求助属于“赠与”。而慈善捐赠的财产,必须用于慈善活动,符合慈善目的。一般赠与则不受用途的限制,受赠人可自由处置。

在这个背景下,对于社会公众来说,向申请求助的人士提供帮助的同时,往往也对网络筹款平台抱有很高的信任。而一旦平台被曝出申请人材料虚假,甚至涉嫌诈骗,也将对爱心人士参与公益的热情,产生重大打击。

事实上,由于审核缺陷,早前众筹平台就曾深陷风波。去年9月份,河南太康县母亲杨美芹,通过水滴筹等平台筹来3.5万余元善款,为女儿王凤雅治病。但今年4月份开始,有公益组织质疑杨美芹涉嫌诈捐,募集的钱并未积极用于给王凤雅治病。该起事件迅速引爆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