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笑来:执行力差的根源究竟在哪里?(三)

建立更重要、更有效的快捷方式(情绪与直觉)本质上就是把“学到的东西内化”的过程。所以,情绪与直觉也都是习得的。美联航事件发生之后,群众都很愤怒,这也没错,感觉很正常;沃伦·巴菲特呢?不仅不愤怒,还挺高兴,因为直觉告诉他,机会来了,一个垄断企业的股票价格悬崖式下跌,还有更好的机会吗?于是,他理智地大幅度加仓…… 他当然也不是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所以,依然可以正常冷静地批评美联航,希望他们改进 —— 如此这般,股价也可以回到正常水平。学吧,学吧!看看人家的白马和黑马,看看人家的骑手!

还有,要知道黑马、白马、骑手,最终也都不是完美的。 人们总是幻想自己能够“改头换面”“重新做人”,这还是错的,也是根本做不到的。从一开始,他们就不是完美的。在后面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三个跟现实中的所有东西一样,都是连滚带爬地成长的,时不时犯错,时不时还会搞出一些“无法弥补”的罪过…… 他们和我们一样,不是电脑,没有“格式化硬盘重新安装干净的操作系统”的功能……我们都一样,都只能将就着继续,都只能忍受着历史的结果执拗地向前。并且,这三个家伙是一家人,虽然大家都有缺点,但也都有优点,虽然有时候配合不佳,但最终,大家要相互容忍,相互促进,出错了一起承担后果,做好了再接再厉。

最后,要深刻理解“快捷方式”建立的过程,即,新习得的知识的内化,需要很长时间,需要很多很多重复,需要很多次的应用,直至能够“不假思索”地完成。

很多人对教育只有肤浅的理解,当然也不可能对自我教育有正确的理解。人们总是误以为告知就是教育,误以为知道就完成了自我教育,殊不知那是最肤浅的步骤。他们完全忽略了另外两个重大的环节:内化与生产。

前面反复提到两个词,“重复与应用”,重复,就是内化的过程,卖油翁所说的,“无它,手熟尔”,就是内化完成后的结果。今天有很多人开车,从刚开始的笨拙到后来的熟练(开车这东西,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根本用不着“精通”)…… 在这过程中,所有人都一样,能够体会到大脑的神奇力量 —— 到最后,大脑已经把那方向盘、那刹车和那油门(现在我开特斯拉,就没有“油门”了,只有“电门”)“内化”成了自己的“器官之一” —— 当你需要左转的时候,你完全是靠“条件反射”做完一切的,瞟一眼反光镜,脚踩刹车减速,方向盘以合适的速度左转合适的程度,转弯完成后略微松开方向盘让它自己“回轮”,在车头方向已经摆正的时候你又下意识地握紧方向盘,右脚从刹车早已恰当地松开,踩到油门(或者“电门”)上,逐渐加速…… 那方向盘就好像长在你的手上,那刹车、油门就好像长在你的脚上,完全是一体的。这就是内化完成的过程。

而生产,就是反复“应用”那些通过重复而完成了内化的新技能,通过产出反过来进一步强化那些新的技能。最明显的例子是写作,写作是反复思考,反复输出思考结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更强的逻辑能力被内化,更强的表达能力被内化,更强的沟通能力被内化,更强的感染力影响力被内化,并且,发生这一切的原因和结果都是元认知能力的不断强化与内化。

于是,最终,没有产出的教育,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 这就是为什么过往的教育总是失败的根本原因。自我教育失败的原因还是一样的,你不生产,你就实际上什么都没有,能识字,能看书,却什么都做不出来,有比这样更废物的吗?

我一向认为,想明白的人都有很强的执行力,执行力这个东西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只是“想明白”这个动作的自然结果。而一切的“半途而废”,最合理的科学解释也是最朴素的解释:重复与应用的次数不够,内化过程没有完成,大脑皮层沟回构建失败,应该建立的神经元间的联结不够强乃至于断掉,回到了原本没有联结的状态……

执行力差的另外一个解释,也是更重要的解释,却已然是早就讲过的了 —— 执行力强的和执行力差的,他们不是同一个物种,他们并不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他们是完全两个不同的物种,生活在各自截然相反的镜像世界里。你觉得累,并不见得说明所有人都觉得累,有另外一个物种到健身房里跑步,大汗淋漓,然后精神焕发;你觉得无聊,不见得所有人都觉得无聊,有另外一个物种兴致盎然地干着你完全不能体会到快乐的事情;你觉得辛苦,不见得能证明所有人都辛苦,有另外一个物种不吃不喝也要做完,谁敢拦着他他就跟谁急!

想要提高执行力?进化成另外一个物种就可以了。到时候你就知道了,那根本就不是逐步提高的过程,而是从零到一瞬间满血的状态。

(ps:最后总结一下,执行力差的根源,内脑、中脑没有建立快捷方式。换句话说就是没有反复练习,没有内化。)

李笑来:执行力差的根源究竟在哪里?(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