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英國的舊貨幣制度如此複雜?

她她她被感情騙了丶

早期英國LSD貨幣制度是由於撒克遜人進入英格蘭後,帶來了古羅馬貨幣三等分的規則,即兌換便於被6整除進行換算。而又因為近現代國際通用十進制主輔幣兌換,所以顯得極其複雜。

英國最初的貨幣只有作為銀幣的便士,而英鎊是當時的記賬單位,為了遵循三等分原則,在8-11世紀,1英鎊兌換240便士。12世紀的亨利二世把便士定義為92.5%的純銀貨幣。(下圖英國舊便士)



到了16世紀,由於美洲的發現帶來了大量的貴金屬,對外貿易上升,黃金白銀貶值,先令與克朗作為大額貨幣登上歷史舞臺。在屢次調整金屬含量之後,在1707年徹底定義1英鎊=4克朗=20先令=240便士,1先令=12便士,1克朗=5先令。(下圖英國克朗)



在1663年引入了一批來自非洲幾內亞的黃金,於是貨幣畿(ji)尼出現了,1畿尼=1.05英鎊=21先令=252便士。著名的福爾摩斯小說中稱當時一匹好馬價值150畿尼,就相當於157.5英鎊。(下圖英國畿尼)



17世紀中葉開始,盛產茶葉與絲綢的清朝對外貿易只接受白銀,大量的白銀流入清朝,使得英國陷入白銀危機,於是在1694年成立英格蘭銀行,開始發行英鎊紙幣以緩解金融危機,而為了便於傳統或小額交易,先令、便士、幾尼先後作為硬幣或輔幣按既定兌換比例進行流通。

隨著獨立戰爭與拿破崙戰爭的爆發,英國國際地位開始上升,英鎊逐漸成為世界通用貨幣,於是英國人在1816—1821年順理成章的掛鉤金本位。並且在維多利亞時期隨著殖民地的擴張而大肆使用,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其他國家掛鉤金本位達到頂峰,英鎊成為各個國家的儲備貨幣。(下圖維多利亞女王登基)



一戰成為英國國力的分水嶺,儘管在戰後其在在1925年試圖恢復全球貨幣地位,但由於金融危機在1931年不得不宣告失敗讓位於美元。而二戰後的布林頓森林體系更使得英鎊掛鉤美元淪為跟班,而三進制的舊貨幣體系隨著英鎊喪失世界貨幣地位急劇貶值而崩盤,於是在1971年英國不得不採取十進制貨幣,先令、克朗等舊幣就此消失在歷史舞臺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