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雛雞死亡的方法,很實用

1、適時"開飲"和供給全價飼料。剛出殼的雛雞應在24小時內飲水,促使其新成代謝,避免發生狂飲瀉死和脫水癱斃的現象。飼料中某些營養成分缺乏或不足,容易引起營養缺乏症,必須按飼養標準供給優質全價平衡日糧,如條件限制,則應用多種飼料混合飼餵,使營養得到互補。

2、保持適宜溫溼度和通風換氣。育雛期的溫度,在出殼的第一週要保持在35℃左右,以後每週下降2-3℃。在保持育雛舍溫度的同時,千萬不要忽略通風換氣,防止室內空氣汙濁。溼度對雛雞的生長髮育關係很大,頭10天室內相對溼度保持60-65%,中後期注意防潮。

3、防止扎堆擠壓死亡和獸害。密度過大、室溫突然降低、受到驚嚇、搶水搶料等情況下常發生雞群扎堆致死。所以,要按雞舍的面積定飼養量,備足食槽和飲水器,日常操作要小心,避免雞群騷動;雛雞最大的獸害是老鼠,應該在育雛前統一滅鼠,進出育雛室應隨手關好門窗,堵塞室內所有洞口。

減少雛雞死亡的方法,很實用

減少雛雞死亡的方法,很實用

5、嚴格按免疫程序接種免疫。應本著預防為主的方針,按免疫程序進行主動免疫。免疫程序的制定,要根據本場或本區病源微生物種類不同而異。如當地沒有某種傳染病流行,應暫不接種此種疫苗,以免因接種疫苗而造成汙染。

減少雛雞死亡的方法,很實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