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唐山大地震》中妈妈选择救儿子而放弃女儿呢?

石玉磊

除了第一次看《唐山大地震》看过妈妈艰难抉择的这一段,后来再看时,这一段直接跳过了,作为一个母亲,我不敢想象地震中的妈妈遇到这样的事情时,心中的悲恸和无奈该怎么形容。

在灾难面前,人总是那么的弱小、无能为力。地震中的爸爸,冲进房子里救孩子,再也没有出来。就在妈妈以为只剩下自己一人时,两个孩子尚存的生命气息给了她新的希望。她多么希望一双儿女都能鲜活的站在她面前,给她支撑下去的勇气。可能,上天总是在给你一片天空的同时,又要关掉一扇窗。

妈妈为了能够给婆家传宗接代,在一而再再而三的求抢险人员都无能为力后,做出了艰难的抉择,选择了儿子。她不知道,石板下的女儿,把她的一字一句都听了进去,刻进了心里。如果妈妈知道女儿在下面是清醒的,听到了令她绝望的救弟弟,妈妈的心会要痛死。

有人说,妈妈就是重男轻女。我们不能用现在的思想去衡量 一个70年代的母亲。在那个年代,媳妇肩负着传宗接代的使命,在农村,不生一个男孩会被村里人唾骂。所以,妈妈选择了儿子。可是,对女儿,她是一辈子的亏欠。从电影最后,徐帆的那一跪,哽咽道:一句你这些年去哪里了,为什么不来找我们。可以看出,30年了,妈妈一直没有原谅自己。

不管选择的是哪一个,妈妈都注定一辈子活在愧疚中,对另一个女儿(儿子)的亏欠,会令她一辈子都不得安生。这就是人生的无奈,你无处可逃,只有承受。

还好,电影结尾,女儿回来了,对母亲的敌意也终于放下了,一家人团聚了。妈妈对女儿的歉疚,能就此放下吗?


八卦气象台

1.母亲选择儿子,其实就是重男轻女的思想作怪,我们别去找其他高尚的借口。但是,这就是一种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我们真的能很容易说它就是糟粕吗?我看也不行!中国人自古都有很强的家国情怀,这种情怀的形成我认为跟传宗接代、香火的延续等家族观念息息相关,如果一个人失去了这样一种传统的家族观念,也就很难拥有浓烈的家国情怀,因为失去了归属感,而传统家族传承文化强调了我们中国人的归属感。

2.女儿憎恨母亲是由于“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女儿其实也知道妈妈爱着她,妈妈也爱着她弟弟,他们姐弟之间也是相亲相爱。假如换一个剧情,是女儿自己主动选择放弃了生的机会去救她弟弟的话,那么这家人呈现的情感都是爱的情感,而且我相信如果真的遇见这样的事情,作为姐姐真的会这么做。但是做出选择做出决定的是她妈妈,放弃她难道就代表她妈妈不爱她了吗?显然不是,只是在女儿的心目中留下一个“爱弟弟胜过爱她”的结论,她感受到不公平,感受到不重要。于是,选择远离他们来表示自己的抗议,但是内心深处却从来没有否定过妈妈和弟弟对她的爱,只要重新接触,爱的情感就会马上迸发!

感觉好绕啊,不过整部电影其实就是在阐述一个爱的故事,一个爱的内涵!


保道手记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特意又去看了一遍电影《唐山大地震》,徐帆和李晨等主演的那部。看完还是依旧感动,尤其是徐帆的那一跪,眼泪瞬间就出来了!现在摸干净眼泪,来回答这个问题。



电影当中,爸爸妈妈发现地震了以后,在别人都拼命地往外跑的时候,他们却拼命地往楼里跑,因为他们的孩子还在里面!登(女儿)、达(儿子),在摇曳的楼中哭喊,爸爸往里冲,楼塌了,爸爸就往生了!当救援队来的时候,发现两个孩子被一块石板压着,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在妈妈经历了无数次的尝试后,最终选择救助儿子。这时候的女儿是清醒的,能听见妈妈的选择!心疼得都碎了,救了儿子,但是他失去了一只胳膊,万幸的是女儿也没死,但是她却不想去找妈妈,心里怨恨!



妈妈之所以选择儿子,是因为她想给方家留后啊!自己的丈夫死了,要是再把儿子放弃了,他们方家那就没后了。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丈夫已经死了,再不能没有儿子了,要么就对不起自己的丈夫了,对不起方家的列祖列宗了。这不是用简单的重男轻女思想就能说明白的,这里面包含了一种血缘的归属感,一种家族的延续使命。这两个孩子,他们夫妻都喜欢!不是重男轻女,在他们眼里手心手背都是肉,从电影最后也能看出来,徐帆饰演的妈妈,给方登的一跪,一声抱歉,一句你这些年去哪里了,为什么不来找我们。看出来,她自从做了那个选择儿子的选择,就再也没有原谅她自己,她那属于方登的一部分的心,跟着她当时的决定就死了……



这个选择放在当下,可能所有的妈妈也还是会选择儿子吧!但是要是爸爸来选的话,可能选择女儿的人就多了。父亲总是莫名的喜欢女儿,并且当自己的妻子死了,选择女儿,也是对母亲生命的一种延续吧!



作为儿子的我要是处在这个情况下,我会让我妈选择我姐,因为我总是有那么多不懂事的地方,总是惹到我妈,让她生气伤心难过。但是如果选择了我姐,一方面是我想让我姐过得幸福,另一方面我感觉我妈跟着我姐,会比跟着我幸福!因为我是那么不懂事。即使是现在我也有好多地方让她担心,没有好的工作,没有对象,没有房子,没有钱……她有时候为我担忧,晚上都不能睡觉。要是有这样的选择,选择我吧,只要她们过得幸福就好!


莒国小严

那是虐心的一幕啊,作为母亲,怎么选择?手心手背都是肉,谁不想都救啊,徐帆跪在废墟上,恳请大家伙都救,可是不能啊,只能救一个,再拖两个都救不了。作为一个母亲,这个选择是痛苦的,很多人说重男轻女,让徐帆做了救儿子的决定,但扪心自问,换作是自己,又该如何抉择?救女儿?那儿子就死定了,不排除重男轻女的思想,自己的丈夫已经死了,儿子好歹算是留下一条香火,这种抉择本就考验人心的。



大地震后,徐帆辛苦拉扯儿子,终身未再嫁,一是对丈夫的忠诚 二也是对女儿有愧。她折磨自己,让自己辛苦,也是想让自己心里好受一些,苦苦的坚守着老房子,不肯搬,怕丈夫女儿孤魂无处可依。一切都表面这个母亲对女儿的爱一点不少于儿子,她为自己的决定懊悔,难过,无可奈何,折磨着自己几十年,在痛苦中思念女儿。



当我看到徐帆饰演的母亲跪在了女儿面前,我禁不住的感动,她在祈求女儿的原谅啊。我们是不能说母亲救儿子放弃儿子对不对,一个痛苦的选择,哪有对错,女儿在忏悔中,说,“那是我的弟弟啊”,都是亲人,哪有仇恨呢?


忆秦皇汉武

《唐山大地震》电影我也看了,当两个孩子被压在两头时,救援队说只能救一个,当时母亲依然决然的选择了弟弟,而放弃了女儿,其实两人是龙凤胎,一样大,但是因为母亲重男轻女的思想,选择儿子,虽然女儿最后被别人救下,但是留下了阴影。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c6f3fcd01a2ea108cf080e0407e8be1d\

文子149038192

先不看这一片段,电影中的另一个片段,妈妈也是选择了儿子。

听到两个孩子要吃西红柿时,妈妈都答应了,到了厨房发现西红柿只有一个,她也没有犹豫的直接递给了儿子。

并且对女儿说,让弟弟吃,明天妈妈再给你买。

这个选择也是地震时选择救儿子的一个铺垫吧。

至于妈妈选择救儿子并不是不爱女儿,毕竟两个都是自己的孩子,妈妈都很爱。

只是在这位妈妈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认为儿子才是香火,而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所以会以儿子为重。

其次,妈妈认为女儿很懂事,会理解她的选择。

记得有一幕,电风扇打开时,儿子只顾自己玩,女儿却记得对着妈妈扇。

女儿的懂事,妈妈心里明白。

或许这也是在危急关头,妈妈选择救儿子的原因。因为她认为女儿会理解的。

所以啊,懂事的孩子往往也是受委屈,被牺牲的那个。


大武汉新媒体

题目所描述的那事,电影《唐山大地震》里的情景。而我所经历的却是在大地震中,人们自救的情景。

在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中,想救出孩子,哪管还是儿还是女呀。

每位先脱离灾难的父母,在救自己家人的时候,那都 是能救出一个算一个。

说这话,那还是我亲身经历的那场唐山大地震,一些惊心动魄的场面,至今还在我的头脑里难以挥去。

42年前,那时候我只有十几岁,我随爷爷奶奶在唐山地区的一个县的农村生活。

闷热的前半夜,让人们难以入睡,只是过了后半夜,稍微有了一丝凉意,人们才进入梦乡。

然而就在梦中大地摇晃了起来,接着,又是一切物品一股脑的朝我的身上砸来,随后 就听70多岁的奶奶,在呼喊着我的名字,同时 也听见爷爷在痛苦的呻吟。

原来奶奶实在无法入睡,便到天井里乘凉去了,这才躲过了一场劫难,让这个裹着小脚的70多岁老年人,躲过了一场灾难。

由于当时农村的房屋,大多数都是土木砖石的结构,没有水泥,有的房龄都在百年以上,大地的摇晃,全村的房屋,没剩下几个完整的。

奶奶拼命的,扒着砖石,先把我拔出来,可是实在无能为力,便嘱咐我要挺住,我把你爷爷弄出来一起救你。

本来就年迈而又负了重伤的爷爷,与奶奶一起,直到天亮才把我从废墟里抠出来。

原来我们睡觉的炕,被地震摇晃坍塌了,我们掉在了炕洞里,从房上落下来的下来的橿木和过梁全都搭在了炕墙上。

当我爬出废墟后,看到的一幕幕自救的情景,更让人震撼。

爹娘呼喊着儿女的名字,儿女呼喊着父母。

埋在废墟里的人们,谁能辨认出哪里是儿哪里是女呢?

当一些父母爬出废墟后,在拼命的八的废墟,努力的把自己的孩子从废墟里抢救出来。

奶奶的邻居住着一家年轻人,当丈夫把女儿从废墟里拉出来的时候,母亲便抱着女儿失声痛哭,然后告诉丈夫,看看儿子埋在哪呢?快快的弄出来。

在哪危机关头,根本不存在什么先救儿后救女的事情。

在整个村子,人们自救和互救当中,还真就没有一个放弃比较容易救出的女儿,而 去寻救儿子的。

人们的共同心愿就是救出一个是一个,决不能让一个人埋在废墟里。


赵志军001

《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塑造了很多经典,在这里不去评论电影,单就在地震发生时妈妈选择救儿子,放弃女儿的这个桥段来谈一下。其实,很多人只是看到了结果,在没有发现儿子女儿的时候,妈妈有多么的心急,这种迫切的心情让妈妈没有放弃寻找,但是发现之后,面临一个重大的问题,板子压倒了两个人,而只能救助一个,一开始妈妈是拒绝的,她想要两个都活着,但是,事实的残酷让她必须做出决断,再三犹豫下,选择了救儿子。对于妈妈来说,两个孩子同等重要。而地震过后,妈妈生活在愧疚之中,她一直记得女儿的喜好(冰镇西红柿),一直没有搬家,守在了女儿去世的地方,用自己的方式固执的陪伴在女儿身边,这何尝不是一种爱呢。妈妈一直觉得愧对女儿,直到与女儿相见,才将自己的愧疚表达出来。这部电影重释了母爱,并非妈妈不爱女儿,只是现实太过于残酷,让她不得不去抉择。为人父母的,怎么不是想把自己最好的留给子女,有时候甚至想要代子女去承受,让妈妈去选择保住哪一个,殊不知妈妈心中遭受的煎熬,谁能了解她心中的难以抉择呢。当然,可能还会存在很多网友认为妈妈有重男轻女的思想(比如剩下一个西红柿的时候会给弟弟吃),但是不能否认妈妈对于女儿的爱,对于自己行为后果的愧疚以及坚守。


优儿学堂

中国自古以来重男轻女改变不了的事情。假如是2017年大地震,母亲救得依旧是弟弟。姐姐没有必要这样,因为你生在中国。我和哥哥就是这样的情况。从小到大父亲都是所有东西一人一半,别人觉得父亲向着我,父亲也说我家不是重男轻女,所有东西必须一人一半。可是我结婚之后,我娘家房子都是给了哥哥。我是净身出户,我没有怪父亲,因为我是女孩子,没有房子没有钱一样结婚,我哥哥是男孩子必须有房子钱财,我即使流落街头也不会怪父亲!因为我生在中国。


浇花匠777

记得76年地震时,我才不到八岁。我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地震时我父亲一边嚷,一边把我哥哥抱了出去,记得当年他得意地跟邻居说,直接摸那个头发短就抱哪一个。姐姐们也跑了出去,只有我,地震停了,我父母才把我弄出去,感谢老天爷,没有把我收走。至于自己的父母,多年来,他们眼里几乎只有自己儿子。只是他们没有想到我后来比他们的儿子优秀多了,所以有事就折腾我,好事跟我还是没有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