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电影《唐山大地震》中的妈妈要选择救弟弟?


真是觉得冯小刚和徐帆是黄金搭档,他俩合作的电影都很经典。《唐山大地震》讲述了1976年那场最为惨烈的天灾。影片真实地还原了一个家庭在地震中的变故。幸福的四口之家因为这场浩劫完全崩溃。

在影片中,徐帆饰演的母亲在丈夫已经死去的时候,需要面对救女儿还是救儿子的选择,这种选择太残忍了,真是太残忍了。一根房梁下压着自己的两个孩子,撬起一边另一边就没救,她该怎么办?她只能选择救最应该救的。

那么哪个是最应该救的,肯定得先救活着的,母亲不停呼唤,结果只有弟弟回应了。那种情况下,难道会放弃明明在回应的弟弟吗?那不相当于把人活埋吗?搁谁都不会这么做,更何况是亲生母亲了。所以母亲含泪说救弟弟,她当时真的不太确定姐姐是否活着。影片这么表述一定是不想带入重男轻女的,但它这样剧情安排就是想把观众引入母亲重男轻女的选择,这样矛盾冲突会更加精彩。女人天生比较敏感,而且感情丰富,尤其记着伤害的事情会更加久,那么放弃姐姐,这之后故事发展将更加现实和跌宕。

可是剧情就是这样残酷。姐姐其实也活着,她只是没力气叫,但她真真切切的听到了外面的话,那一刻她弱小的内心彻底绝望了。这导致了后来她即使被解放军救了,也不愿去找母亲,始终不能原谅母亲,折磨自己的同时也折磨着母亲和弟弟。

影片的最后,姐姐终于原谅了母亲,她说了一句话,他是我的弟弟啊,他能活下来,真好。那一刻真的泪崩了,是啊,无论怎样选择,伤痛虽有,但命运和时间会给你一个最好的交代。也许一个看似很艰难选择,却是破了死局的关键。( D)


捕鱼小分队

电影《唐山大地震》是根据张翎的小说《余震》改编而成,由导演冯小刚执导。

电影描述1976年发生在中国唐山的7.8级大地震中,一位母亲只能选择救姐弟之一。

母亲最终选择救了弟弟,但姐姐却奇迹生还,后被解放军收养,32年后家人意外重逢,心中的裂痕等待他们去修补的悲感情节,再一次勾起了当代人们对那一段惨痛灾难的回忆。

不过看过电影的观众都会被徐帆在里面饰演的母亲对张静初饰演的女儿下跪一幕所震撼,但是也有不少人存在疑惑。

为什么母亲元妮选择救儿子方达而不是女儿方登呢?

手心手背都是肉?为什么要做出这种伤害女儿的举动呢?

在我看来 ,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方登从小就比方达要活泼健康,身为一个母亲,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照顾体弱多病的儿子已经成为了她的一种习惯。

所以在丈夫已经死去,两个孩子被压楼板两边,只能自己一人救助这种二选一的情况下,选择儿子已经是她的本能习惯。

其次,唐山大地震是1976年发生的事情,当时社会的传统观念仍然是要传宗接代,家里的根能够传下去。

在丈夫方大强已经死去的情况下,方家的这一脉只能由儿子方登继续传下去,作为一个传统女性,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儿子也许是她的责任和义务。

否则,在地震结束以后,如何面对丈夫家亲友的指责和对于自己丈夫的愧疚,也许是元妮不愿意面对的事情。

最后,人其实也算是一种动物,在某些危机情况下,会凭借本能做出一些决定,以做到利益最大化,元妮的选择或许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的本能。

但是说到底,绝大部分的母亲都不愿意伤害自己的孩子,所以在地震以后的几十年里,母亲元妮被自己的愧疚之情所折磨,才有多少年后的愧疚一跪,但是这么多年的伤痛又如何能够弥补了。

地震震的只是一时,天灾可以慢慢恢复。震动的人心又得怎么恢复呢。这或许就是冯导想要传达给我们的意思了。


电影烂番茄

提到为什么要选择救弟弟,大多数人会认为在中国的七十年代,由于中国还处于封建社会,定论为重男轻女这样的答案。我认为在这部影片中作者留下这些东西,只是给观众留下了大量的遐想空间。



影片中分别都为姐姐和弟弟的面部进行了特写,从精神状态来看,弟弟的精神状态完全好过于姐姐的精神状态。好多人的论据都认为元妮对姐弟俩厚此薄彼过,她之所以救弟弟完全取决于精神状态。影片特写两人面部表情,姐姐完全说不出话,只能依靠石头寻求支援,而弟弟却还能清楚的说话,弟弟活的可能性要大于姐姐。电影清楚的用画面告诉了观众到底要救谁,弟弟的情况更好姐姐可能保不住了。



但是令人质疑的地方也有一处,当时说救援是两个只能救一个,挡板需要翘起来,用正常人的思维来想,另一个可能会被压死。但是影片最后叙述故事的时候,救出来的弟弟少一个胳膊,姐姐却完好无损。故事发展到这个地步,就会让观众想起,当时真的是姐姐严重吗?

故事之所以要发展到这种地步是因为,最后可能导演要增加母亲当时选择的时候错误的讽刺性。命运这种东西真的不能由人决定,可能是坏事背后肯定会有好事。放弃的东西可能会得到残忍的答复,为影片后半部分母亲的自责与后悔增加强烈的基调。让这位母亲感觉到罪孽深重。这种手法恰巧可以渲染故事的气氛。

导演在影片中还静心设置了一个物体,那就是西红柿。姐弟俩吃西红柿,但是只有一个,母亲说先让弟弟吃后面给姐姐买。如果在你们自己的家庭也会是这样,年长的就应该让着年小的。母亲的这种做法也是理所应当的。这种是中华的传统美德。但是换位在想想,一个西红柿难道不可以两个人吃?这就再一次让人怀疑到真的是重男轻女嘛?



整部影片中做母亲的一生中一直在自责当时没有救弟弟的姐姐,她的愧疚,悔恨足足伴随了她的一生。母亲感觉她的一生中对不起两个人一个是她老公另一个是她女儿。她仅仅为这两个人惦记了一生。所以这些证据也恰巧可以说明影片并没有重男轻女的意思。

其实还有另一种说法就是救弟弟可能是男人是家庭的支柱。

对于观众,这都是大把的烟雾弹。天底下的母亲都不容易都有她们自己的苦衷。


穷极一生只为归途璀璨

《唐山大地震》是一部纪实文本的影像化,它以地震作为背景,讲述了一对龙凤胎姐弟因唐山大地震而改变命运的故事。它用大部分时间讲述的是余震,一个地震劫后余生支离破碎的家庭,横跨32年抚平伤痕的心路历程。影片追求的不是场面的宏阔、视野的震撼,而是一种更令人心灵震颤的表达。剧本《余震》的作家张翎表示,小说强调的是一个“痛”字,通过对疼痛淋漓尽致地描述,引起人们对灾后心理创伤的关注。死亡、分离、丧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23秒,32年,灾难带来的创伤在一瞬间定格:女儿感受着离别的悲伤和比悲伤更可怕的憎恨、嫉妒、恐惧和孤独;母亲背负着放弃女儿的永久性的折磨,良心不安、内心纠缠,强烈的内疚感缠绕着这位母亲,悲伤无法痊愈。

二、“救弟弟!”

——母亲的生死抉择和女儿永远的梦魇

(一)母亲生死抉择的心理诠释

影片中,母亲面对一块楼板两头压着自己一双儿女,而且眼下只能救活一个的残酷事实。这是个残忍且无解的人生难题。无论救儿还是救女,母亲都会面临终生无可逃避的心灵摧残。母亲无奈中的瞬间选择,把自己推向了灵魂的痛苦深渊。一声歇斯底里的“老天爷,你这个王八蛋!”的愤怒哭喊,不用辩解,不用伪装,这就是她的内在的泣血之声。

我们从中可以深切地体会到母亲的挣扎、冲突和无奈,但是,仔细思考一下,母亲瞬间抉择,是否有无意识参与?心理动力学理论强调无意识的心理生命,无意识是一个储存库,包括动力上被潜抑而无法觉察的内容,人面临选择的时候,无意识会活化。从动力学的理论分析,母亲内心潜意识的深处,爱儿子超过了女儿,这是毋庸争辩的事实。从剧本《余震》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姐弟俩是龙风胎,弟弟身体较弱,姐姐身体健康,弟弟似乎吸收了姐姐的元气,才得以活命。生活中,姐姐保护弟弟,母亲迁就弟弟,一切理所应当。其实,这些内容已经为母亲的选择作了铺垫,生死瞬间,姐姐应当为弟弟让位,这是母亲的无意识。除此之外,作为媳妇、母亲也要为方家留住血脉,这个孙子对方家至关重要。灾后,奶奶看到方达时,悲从中来,提起儿子,更是痛不欲生,却没提这个孙女。孙女在方家的地位可想而知。当然,中国自古就有重男轻女的文化根源。这个家族中若有此情结就不奇怪了。

灾后,母亲成了全家惟一健全的存活者。活着是美好的,可是,对母亲来说,活着并不轻松。丈夫的献身、儿子的残疾、女儿的失去,成了母亲表面结了痂内里却烂成一片的伤疤,她无法完成自我的救赎。她拒绝他人示爱,拒绝儿子搬家的要求。守在那片小小的空间,守着对丈夫和女儿的思念。其实,这是母亲创伤的表现,专业的说法

叫做“幸存者的内疚感”。这样的人不会允许自己开始新的生活,不允许自己快乐,生活在一种重复的、旧有的关系模式中,永远不会有发展和超越。就像母亲自己说的“我要是活得花红柳绿,我就更对不起你了!”32年来,母亲内心的伤积郁暗藏。

(二)女儿的创伤心理现象

方登和方达一样,见证了自然灾害的残酷性和破坏性,经历了受困的惊慌、恐惧和绝望,遭遇了重要亲人的丧失,方达还因此成了残疾人,可是,方达积极、健康、乐观地活着,方登却深受内心之苦。

当方登用石头敲着地板的时候,那是孩子呼救的声音,那一刻,她是脆弱的、无助的,她的内心一定热烈地渴望着一个有力的臂膀,一个温暖的怀抱。这是一个热的情感,被母亲的“救弟弟”熄灭了!母亲把她推开了,这一推,让孩子跌进了万丈深渊,她的内心一定被深深地刺痛了。影片中,只有一个细节提示母亲对待儿女的不同,就是西红柿只剩下一个的时候,给了弟弟方达,方登带着怨气和不满,翘着小嘴巴睡着了。这件事情从成人的视角来看,微不足道,可是,孩子不同,孩子是自恋的,孩子只记住离自己最近的东西。孩子只遵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这件事是地震前一晚上发生的,和母亲说“救弟弟”联结在一起,证实了不被爱的事实,像一个诅咒,缠绕了方登32年。这些事件的心理的意义涉及一个自我接纳和身份认同的问题,这样的事情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具有毁灭性的力量,孩子会怀疑:我有价值吗?我能喜欢并接纳我的性别吗?父母要我吗?等等,当然,这里也涉及嫉妒和竞争的主题。焦虑的发展层级包括:崩解焦虑、被迫害焦虑、失去所爱的焦虑、失去客体的焦虑(分离焦虑)、阉割焦虑、超我焦虑。方登的焦虑比较原始,是一种“失去所爱的焦虑”。所以,有可能被研究生杨阳抛弃,是方登潜意识的制造。而未婚先孕,对新生命过分地看重也是为了修复过去的创伤,不要做一个抛弃孩子的母亲。

被母亲放弃生命的方登患了PTSD,包括典型的两大症候群:A.侵入症状(再体验):比如反复的噩梦,梦见一家三口骑着单车,不理会她的存在;错觉、幻觉、闪回的体验,比如,走在巷子口,出现父母和弟弟的错觉;明显的躯体感受。比如总是头疼。B.回避症状,情感的麻木与回避:比如说,感情受限,与养父母的疏离感;再次遭遭遇抛弃时的退缩和麻木;不再回到唐山,回避能唤起创伤性回忆的地点或人物;当养父谈论唐山的时候,回避谈话主题等。

修复的力量。

重复是为了重新体验,也是为了修复。

剧情安排得非常巧妙,如出一辙的场景重现:一位同样处境艰难的母亲,同样在情感矛盾的极致中寻找平衡的支点,同样做出了两难的决定,“锯腿”和“救弟弟”惊人巧合。在亲历了母亲对女儿的撕心裂肺的亲情之后,心灵捕捉到了疗愈的契机。过去的经历再次上演,过去的情感重新体会,过去的伤痛开始弥合,过去的怨恨慢慢消融。

影片冰释前嫌的结局让观众看到了希望。事实上,电影中展现的人性的美好只是一种理想,它迎合了观众善良的愿望。即使母女面对面地重逢了,多年积攒的疼痛也不会彻底消失。方登童年时期被遗弃的阴霾像一个幽灵,会压抑在灵魂的深处,会在家庭中,代代传递。释迦牟尼说:“活在当下!”可是,我们会用生命和血液遵从过去,遵从童年的无意识,遵从儿童时期心理的现实。儿童的眼光是局限的,她只能看看到好或坏,全或无,长大后,会带着过去的心理印记。即使有亲情,社会支持,心理干预也只能给予他们力量,和苦难同在、和疼痛并存。

四、结语

《唐山大地震》跳开了物性灾难化的叙事和主题概念化的表述,透过受灾的个体,直击人性最柔软的区域,上演了一场感人肺腑、震撼心灵的情感大戏。地震这样的天灾,使很多家庭潜藏着一辈子无法治愈的心结,破坏了人的确定感和心理同一性。很多创伤的家庭,表面有着超乎寻常的平静,内心却蕴藏着惊涛骇浪。中国文化强调克己、压抑,鼓励坚强、白助,电影也大多愿意阳性赋义,展现看似美好的结局。但我们不要忽视了他们内心的疼痛,他们也会怨天尤人、也会脆弱无助,也会孤独恐惧,也会愤怒绝望。过去的情感,我们不去揭示它,过去的就不会过去。当然,如果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的养育者,一个足够涵容的母亲,一个健康的人格,地震灾难带来的伤害就不会具有毁灭性。


科技年轮

我看过这个电影,情节也都记得。首先徐帆饰演的母亲是一直喊着两个都要救的,但是救援人员告诉她只能救一个,再不决定他们就要去救别人了。当时的情况是:弟弟靠外侧,母亲能看到。姐姐在里侧,不停敲石头证明自己还活着,但是看不到人。一块板子压着两头,救一个另一个很可能被碾死。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母亲选择救弟弟。我不觉得这能反映重男轻女问题,抛开男女,单就位置看,也该救弟弟。如果选择救姐姐,那就要亲眼看着弟弟被碾的支离破碎,试问哪个母亲忍心?再者说,选择弟弟就是重男轻女,选择姐姐就不是重女轻男了吗?弟弟就不是生命?从导演的拍摄角度看,并没有想表达母亲有重男轻女的思想,连买新书包都是一人一个,没有一边倒的偏向弟弟。这种事情就是天意弄人,怎么选都是错!

(有人会说,怎么西红柿给了弟弟。如果你家里有不止一个孩子,不论男女,都会偏向小的一点。)


是的我改名了

看完的个人理解:

1、唐山大地震中,两个孩子被压在同一个石板下,妈妈呼喊方达的名字,方达回应了,呼喊方登的名字,方登没有回应,只有弟弟方达听到姐姐方登敲击的声音,方登小小的敲击声在当时的情况底下,基本听不见,妈妈在当时只能二选一的情况底下只能救最有明显生命体征的人。

2、唐山大地震是1976年发生的事情,当时社会的传统观念仍然是要传宗接代,家里的根能够传下去。 在丈夫方大强已经死去的情况下,方家的这一脉只能由儿子方登继续传下去,作为一个传统女性,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儿子也许是她的责任和义务。 否则,在地震结束以后,如何面对丈夫家亲友的指责和对于自己丈夫的愧疚,也许是元妮不愿意面对的事情。 最后,人其实也算是一种动物,在某些危机情况下,会凭借本能做出一些决定,以做到利益最大化,元妮的选择或许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的本能。


晕晕姐姐

这部电影记得看的时候年龄还不是很大,但电影的剧情却记忆犹新啊。当时还是通过黑白电视看的,都流泪了看的我。

比电影是冯小刚拍摄,女主角是徐帆跟张静初主要。描述了一位母亲在地震中救了自己儿子,女儿没有来的及救,后来幸存下来的女儿对母亲的恨意,及母亲自己内心的20多年的愧疚。

其实,当人们面对大自然灾难时,人的力量显的多么渺小。电影中丈夫用生命救了自己的妻子,这是妻子都来不及悲伤,想起了自己两个孩子还在倒塌的房间里,可见母爱的伟大。两个孩子被木板压在两边,母亲选择救下了儿子,女儿在另一边听到了母亲的话,以至于后来女儿被救下来了也没有去寻找自己的母亲跟弟弟,当看到这里时或许引起了很多人心里活动
作为母亲两个都是自己的心头肉,两个都想救,但当时就一个女人能从废墟中就出一个已经是万幸了。

人在危难来临之时,都有条件第一反应,电影中母亲反应是就儿子,这也是当时的环境下正常的选择,中国那个年代有很明显的重男轻女的思想,而且当时女主的丈夫也死了,她必须为丈夫留下唯一的血脉,要不然她感觉无法面对已去丈夫的亡魂。

女儿被解放军救下来后没有去找自己亲人,长大后去了美国,回国后因为学医,机缘巧合下去参与救灾工作再次回到自己的家乡,在赈灾中亲眼目睹了一个母亲抱着已去的女儿身体痛哭,心里就很有感触,想去问问自己母亲当初那么狠心丢自己。于是竟然有在灾后的老家看到了母亲,已经苍老了很多,面对母亲在女儿面前的一跪,触动了多少人的眼泪。

母亲20多年的愧疚跟自责让她一直没有搬家,抱着渺小的希望女儿哪天能回来,终于等到了这天,有机会跟女儿说声对不起。女儿积在心中20的恨意应该也可以慢慢减轻了些,明白如果不是时间不容许下,母亲应该有的会不顾一切救自己吧。


马云542

孩子都是妈妈的心头宝,不管儿子女儿,都是经过了孕育,生产,才真正成为了一个活生生的孩子。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各种酸甜苦辣,让妈妈与孩子之间产生了不可割舍的感情。尤其是有一儿一女,在咱们中国的传统看来,人生全是圆满了。但是,当灾难来临,必须舍弃一个孩子的时候,儿子,女儿,舍弃哪一个呢?相信让哪个母亲来做这个选择,她都不想去做决定。但是现实是,必须选择一个,否则两个都保不住!《唐山大地震》中的母亲,选择了儿子,给人的第一想法就是,她重男轻女!但是,别忘了,他还是“弟弟”。相信我们都被教育过,要让着弟弟妹妹,大的要照顾小的,其实大孩子,尤其是姐姐,总有照顾小弟弟妹妹的天性,保护弱小,似乎是一种本能。所以这位母亲,选择了救弟弟,是因为弟弟弱小,而且丈夫也不在了,儿子是父亲的传承,是家族的延续。其实,母亲何尝不想救女儿,女儿是母亲生命的延续,是体贴父母的小棉袄,但是,丈夫死了,两个儿女只能选择一个的时候,选择儿子,是对家庭的希望,对丈夫的怀念,安慰。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如果能让两个孩子都得救,相信让这位母亲以命换命她也会毫不犹豫的。

这是我的一些见解,希望对您有帮助!


小气鬼慢慢

唐山大地震,震撼心灵的电影,天灾无人可以抵挡,天灾之后,就是人祸,当一根横梁一头压着儿子一头压着女儿,该如何抉择,很难很难,尤其是一个母亲在做选择!

电影情节在现:

地震的第二天,徐帆饰演的母亲在废墟里寻找两个孩子,已经挖了一天,终于迎来了解放军,一根柱子两头压着女儿和儿子,当时救援的人员说,只能救一个,救一个就意味着另一个必须死,当时徐帆喊了女儿,但是女儿没有说话,儿子再叫所以选了儿子?不一定看我来分析。

第一:徐帆是个单亲家庭,丈夫已经死了,她不希望也不想让丈夫绝后,在中国尤其是当年没有后代是不耻的!所以选择儿子。

第二:重男轻女思想很严重,当时的社会就是这样,电影有一个桥段,有两个西红柿都让儿子吃了,并没有一人一个,从这就看出来救儿子是一定的。

第三:导演就是为了体现出这种社会现象,而且女儿没有死,最后徐帆对着女儿一跪也许就是对自己的选择忏悔吧!

芸芸众生,谁又能看的明白?何必强求


娱乐在线VIP

这就是中国人老一辈的思想,感觉生了女儿是别人家的,生了儿子才是自己的。还有的地方生不出儿子就像低人一等一样,我老公家乡就是这样。

记得当时看《唐山大地震》的时候,已经记不清哭了几回,尤其是因为妈妈救弟弟没有救自己险些死掉的小女孩长大后和母亲相认的画面,真是替小女孩纠结到底该不该原谅妈妈。

二十三秒,何其短;三十二年,又何其漫长。一直记得徐帆说得那句话,“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手心手背都是肉,是自己辛辛苦苦怀胎十月生下的孩子,最后两个孩子的生死权居然交给了自己,这是叫谁都会痛苦一生的选择。

虽然妈妈选择了弟弟,好在小女孩也被人救了,收养她的人家对她也很好。最后还和自己的妈妈相认了,不管怎样妈妈心中对她的愧疚会少很多,至少能活下来比什么都重要。

还记得之前和老公家的一个邻居聊天,她怀着二胎,说过几天就去检查是男是女,因为第一胎是女孩而且是剖腹产只能要两个孩子,我问她如果是女孩怎么办?她说打掉,直到生出男孩。我的天,当我听到这段话的时候我的人生观都颠覆了。我也生了个姑娘,但是老公很高兴,老公说男孩是给爷爷奶奶生的,女孩是给爸爸妈妈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