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心不是“面子”的垫脚石

近日,家住武汉的潘女士憋了一肚子的委屈:前几天,86岁的老母亲过世,平日里难得一见的几兄弟姊妹陆续回来操办葬礼,在乡亲们面前争相出钱拼“孝心”,而潘女士因主张节俭安葬,反被部分亲戚指责“不孝”。(4月28日武汉晚报)

这位过世的老太太有子女四人,平时潘女士的三个哥哥姐姐都在外地生活,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回家一趟。照料母亲生活起居的工作就落到了她身上。从这个角度来说,潘女士因主张节俭丧葬就被指为“不孝”,无疑是委屈的。

实际上,随着丧葬理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变得十分开明,都明白真正的孝顺在于平时的道理,“风欲静而树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平时不常回家看看,不给父母钱花,死后花大价钱去办丧事,这种孝顺实在虚伪。以葬礼办得风光与否来评判子女为人,无疑是一种需要反思的面子文化。

可以说,风光葬礼的费用与老人生前的照料、治病费用不可相比,并且再风光的丧礼也不过几天时间,而真正孝顺父母的子女一直陪伴着父母,见证了他们与死亡抗争的痛苦。谁更孝顺,显而易见。

如今,很多人所谓的孝顺仍然没有孝顺到点子上。看新闻报道中,有多少父母盼望着子女回家过年,又有多少父母盼望着能到子女家里住些日子……如果这些事情都没有做到,却在丧礼上指责他人,也太虚伪了吧。

当下,国家越来越提倡现代化的丧葬方式,人们也应该重新定义孝顺的内涵,明白真正的孝顺在平日的生活点滴之中。另外,这件事也给相关部门以提醒,那就是丧葬文化的宣传工作仍然不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