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块芯片,垄断中国市场30年!受够了,中国1300多家企业奋起造芯

最近Deeptech半导体产业论坛上,米磊却指出芯片行业有着其他行业不具有的壁垒“

这是一个重资产、高投入、长周期的产业,如果没有板凳坐得10年冷的心理准备,我建议还是算了吧!”

行业资深人士都这样说,结合前段时间的“中国芯”,不禁让我们思考,芯片制造到底有多难?

几块芯片,垄断中国市场30年!受够了,中国1300多家企业奋起造芯

芯片开发,比你想象的难很多

1.芯片制造极具挑战

芯片行业的开发,不仅仅对技术要求极高,更需要大量资金和时间。一条生产线动辄几十亿的投入,需要4年才能顺利生产。搭建完生产线到顺利生产,一整个流程又需要耗费数个月的时间。芯片的研发,时刻都有“还没出生就被淘汰”的风险。

2.芯片市场竞争激烈

一方面,芯片行业有着数十年的行业沉淀,外国的芯片企业几乎垄断着市场;另一方面,智能手机的市场又逐渐饱和,要在一片饱和成熟的市场,从国外芯片企业中抢夺肉食,难度可想而知。

几块芯片,垄断中国市场30年!受够了,中国1300多家企业奋起造芯

中国电子市场,我们活在“水深火热”中

众所周知,我们现在使用的手机、电脑以及其他电子产品上的芯片,都源于外企,比如目前全球最大CPU制造企英特尔,存储器第一的三星电子等,中国的电子制造始终需要向这些企业求助。

以手机为例,一台手机的硬件中,CPU有英特尔,屏幕有三星、LG,存储有三星、金士顿……往往许多一只手机的生产,需要多个最前沿的技术一同组合,芯片也是其中之一。由于核心技术被垄断,为了展现更好的技术和硬件,国产手机的生产不得不向国外企业付费。

“中国造芯”的核心目的,也是为了占据核心资源,一步步不受制于人,一步步自立自强。

几块芯片,垄断中国市场30年!受够了,中国1300多家企业奋起造芯

面对欧美垄断,1300多家企业忍不了了!

随着呼声不断提高,中国的半导体企业数量已经剧增至1300余家,形成了“千企造芯”的局面。

首先,是中外合资企业,比如ARM公司、Acorn公司等。自主研发之路无比艰难,合资企业,可以将自身的技术进行共享,从而加快中国芯片行业的开发,这是一个与虎谋皮的生意。

其次,是中国自己的实体芯片企业,比如兆易创新、长电科技等。这些企业本身就在半导体行业上下游之中,对芯片行业有着自己的了解与长处。仅最近一段时间,就又多了数百家打算进入芯片行业的企业,组建出最中坚的科研力量。

最后,则是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等,也同样宣布加入“中国芯”制造大军。互联网企业有着更灵活的投资策略,在芯片行业,也会展现出与众不同的解答方式。

几块芯片,垄断中国市场30年!受够了,中国1300多家企业奋起造芯

百e创业认为,被国外企业垄断的芯片行业,我们要虎口夺食,绝非易事。想要自强,这是一条荆棘载途,却必须克服的路。

未来,你认为哪类企业将会代表中国芯片业,出品“中国芯”? (单选)
0
0%
合资企业(ARM、Acorn等)
0
0%
中国芯片企业(兆易创新、长电科技、华为等)
0
0%
互联网企业(阿里巴巴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