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與成都」易中天讀成都:1935年不到60萬人口的成都每天卻有茶客12萬!

有一句老話:北京衙門多,上海洋行多,廣州店鋪多,成都茶館多。的確,茶館是成都的一大特色。

據《成都通覽》記載,清末成都街巷516條,其中茶館454家:幾乎每街每巷都有茶館。1935年,成都《新新新聞》報載,成都共有茶館599家,每天茶客12萬,形成一支不折不扣的“十萬大軍”,而當時全市人口還不到60萬。去掉不大可能進茶館的婦女兒童,則茶客的比例便無疑是一個相當驚人的數字。有如此之多的茶館和茶客,成都,實在應該叫做“茶館之都”才好。

「名人與成都」易中天讀成都:1935年不到60萬人口的成都每天卻有茶客12萬!

成都人愛茶,愛茶館,愛進茶館。這種愛不是一般二般的愛,而是帶有一種近乎痴狂的熱忱。如果要把普天之下的茶客排個座次,那麼成都茶客無疑是第一位的。常言道,“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七個字到了成都茶客那裡是要倒起來唸的。正宗的老成都,往往是天剛麻麻亮,便打著呵欠出了門,衝開濛濛晨霧,直奔熱氣騰騰人聲鼎沸的茶館。只有到了那裡,他們才會真正從夢中醒過來;也只有在那裡,先呷一小口茶水漱漱嘴,再把滾燙清香的茶湯吞下肚,才會覺得迴腸蕩氣,神清氣爽,遍體通泰,真正活了過來。

(“柴米油鹽醬醋茶”:見於元雜劇《劉行首》:“教你當家不當家,及至當家亂如麻;早起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

「名人與成都」易中天讀成都:1935年不到60萬人口的成都每天卻有茶客12萬!

成都的茶館除了茶客殷勤,可堪一流,在茶具的配置上也別具一格,最有特色的要數“蓋碗茶”。所謂“蓋碗茶”,包括茶蓋、茶碗、茶船子三部分。茶船子又叫茶舟,即承受茶碗的茶托子,相傳是唐代德宗建中年間(780-783)由西川節度使崔寧之女在成都發明的。因為原來的茶杯沒有襯底,常常燙著手指,於是崔寧之女想出用木盤子來承託茶杯。為了防止喝茶時杯易傾倒,她又設法用蠟將木盤中央環上一圈,使杯子便於固定。這便是最早的茶船。後來茶船改用漆環來代替蠟環,人人稱便。到後世環底做得越來越新穎,形狀百態。一種獨特的茶船文化,也叫蓋碗茶文化,就在成都地區誕生了。之後,這種特有的飲茶方式逐步由巴蜀向周邊地區浸潤髮展,直至遍及整個南方。

「名人與成都」易中天讀成都:1935年不到60萬人口的成都每天卻有茶客12萬!

明媚的早晨,緩步踱入茶館,俯身往竹椅上一靠。毋須多時,便有夥計託著一大堆茶碗來到桌前。抬手間,茶托滑到面前,蓋碗咔咔端坐到茶托上。隨後一手提壺,一手翻蓋,一條白線點入茶碗……此時的街巷分外安寧,靜謐的空氣中還殘留著薄薄的晨霧,清新的陽光靜靜地照在桌上破碎的清花瓷碗上……此時此刻,坐在竹椅上,一邊喝茶一邊品評窗外的街巷,一天的樂呵日子就這樣開始了。


本文選自:《易中天讀成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