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双城双年展结束了,我们曾在这里做了一个城市共生的工作坊

深港双城双年展结束了,我们曾在这里做了一个城市共生的工作坊

为期三个月的2017-2018深港城市\ 建筑双城双年展(UABB)落下了帷幕,UABB是目前全球唯一一个以“城市\建筑”为固定主题,以关注城市和城市化为使命的双年展。

已经举办过六届十二年历程的UABB本届主题为“城市共生”(Cities, Grow in Difference),以“城中村”为出发点,探讨和反思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发展模式,并尝试描绘未来城市的愿景和更多可能性。本届展览汇集来自全球超过25个国家的两百多位参展人,带来融合建筑、艺术和设计的作品。

关于城市共生

在这一届的UABB上,在拥有1700多年历史的南头古城中,Gear&Pear齿轮梨也用一场“非城非市”的工作坊与不同背景和年龄段的观众一起共同解读关于城市与城中村的“城市共生”。

在工作坊与展会期间,“城市共生”问题的提出不仅是我们对于当今世界和中国城市化现实的批判性解读,也是提出另一种未来城市图景的尝试。

深港双城双年展结束了,我们曾在这里做了一个城市共生的工作坊

因为城市本身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生态系统。今日之城市应该是多元价值体系平衡的结果,是人们身处同一世界、心存不同梦想的高度异质性和差异化的文明共同体。城市本应无所不包、和而不同,它的生存与繁荣在于能最大限度地对“差异性”、“另类”、“他者”的包容和文化认同。

深港双城双年展结束了,我们曾在这里做了一个城市共生的工作坊

参与者在绘制自己心中的南头古城

非城与非市

在新华字典中,城--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卫民。建城郭的目的是为了不受外敌侵犯。主要是行使行政管理的功能;市--古未有市,若朝聚井汲,便将货物于井边货卖,曰市井。

深港双城双年展结束了,我们曾在这里做了一个城市共生的工作坊

城中村建筑评估

村民自家居住的房屋被出租房屋的市场行为替代,之后市场需求的暴增村民又通过一次次翻建,最终最大限度的充满了宅基地,形成了高密度的“握手楼”,一种遍布珠三角地区城中村的典型空间格局。

深港双城双年展结束了,我们曾在这里做了一个城市共生的工作坊

UABB南头古城展区建筑

城中村的城市空间是纯粹的经济理性驱动下形成的特殊而另类的城市空间,经济和社会环境,它们往往位于城市中心却提供了低廉的出租房和多样的就业机会,成为新来者适应城市竞争环境的临时缓冲区和避风港。

城市与人

深港双城双年展结束了,我们曾在这里做了一个城市共生的工作坊

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

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里说;--“我可以告诉你起伏的街道有多少台阶,拱廊的弧度有多少度……但是这确实等于什么都没告诉你。构成这个城市的不是这些,而是她的空间度量与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

深港双城双年展结束了,我们曾在这里做了一个城市共生的工作坊

齿轮梨工作坊南头古城建筑模型

城中村与城市也许不仅仅是矛盾的关系,因为人的存在,在高速化发展的今天更形成了一种相互共存的微妙关系。

Gear&Pear齿轮梨不仅关注孩子的教育与成长,也关注城市的发展,关注这个城市的“共生”,希望透过融合建筑、艺术和设计的作品,探讨和反思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发展模式,并尝试描绘未来城市的愿景。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