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子弟靠辗米起家,16岁已是生意场上的老手,如今成房产巨鳄

如今说起台湾的富豪,你可能会想起王永庆、郭台铭、蔡万霖等人,其实在台湾还有一位值得一提的富豪,他非常低调,几乎不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很少人知道他。他就是台湾最大的房地产商,林堉璘。

寒门子弟靠辗米起家,16岁已是生意场上的老手,如今成房产巨鳄

林堉璘没有王健林的高调,没有许家印的王者风范,也没有王石的霸气,更没有潘石屹的年轻。可以说林堉璘是一个老头子,一名隐形的富豪,他纵横台北地产界半个多世纪,从无败绩。林堉璘的宏泰集团,名震全台湾,它覆盖了建筑、地产、银行、保险、证券等综合性的业务。

林堉璘1936年出生于台北远郊,祖籍福建泉州石狮。父亲是个小商人,家里有一间杂货店和一个碾米坊。林堉璘是属于经历过大时代风风雨雨的人,当时全球正饱受经济危机之苦,同时台湾是日本殖民地。因此林堉璘从小就没怎么念过书,只能在父亲的小店里帮忙。虽没有读书,但是林堉璘16岁的时候,林堉璘已经是生意场上的老手了。

寒门子弟靠辗米起家,16岁已是生意场上的老手,如今成房产巨鳄

但是不久后,其父亲去世了,林家有兄弟三人,林堉璘排行老二,上面有个哥哥,下面有个弟弟,此外还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父亲去世后,他们兄弟三人子承父业,从经营小型碾米生意和杂货店起步,林堉璘擅长开新店,家里只要开新店他就当大掌柜,干好后再把店面交给弟弟。

直到1950年末,世界经济开始缓和,按照一般人的设想,林堉璘会这么一直干下去,然后从一个小米商起家变成一个大米商。但是林堉璘不甘心一辈子就这样,于是他想转行。

林堉璘发现了一个商机,随着台湾轻工产业的兴起,大量农业人口进城务,台北等重要工业区开始进行城市化,房地产就会快速发展起来,因此林堉璘决定要转行进军房地产。但是房地产门槛很高,初期需要很大的资金,可是对于辗米起家的林家来说这是一个大难题。

寒门子弟靠辗米起家,16岁已是生意场上的老手,如今成房产巨鳄

但是林堉璘非常聪明,从小就学做生意的他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开始囤积最便宜的地皮,然后等待升值。于是,林堉璘开始专注干一件事情就是猎地,林堉璘大胆将做小生意多年积累的资本,以极贱的价格,在台北市南郊三重、芦州、新庄一带,购入了大片荒地。

对他们此举,当时很多人不理解,甚至嘲笑他们是不是发了疯,为什么要花钱买这些不值钱的郊外烂荒地呢?林堉璘对各种议论置之不理。果然,不到两三年时间,台湾经济开始腾飞,这些荒地没几年就被政府规划成为商业区或住宅区,林堉璘大赚了一笔。

寒门子弟靠辗米起家,16岁已是生意场上的老手,如今成房产巨鳄

之后林堉璘带着兄弟一起继续进军进军建筑业,用“农村包围城市”的办法,由远郊向近郊挺近,最后进军台北市,1964年,林氏三兄弟合伙成立了宏国建设公司,他们兄弟齐心协力很快就成了台北地产界的新贵。

就这样,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林堉璘兄弟即由小米商一举成为全台知名的建筑业巨子与大富豪。产业不断做大之后,林氏三兄弟决定分家,老大继承宏国集团,林堉璘自己成立宏泰集团,老三后来自己组建联邦集团。虽然是分家,但是他们兄弟三还是非常团结,互相支持,共同发展。

寒门子弟靠辗米起家,16岁已是生意场上的老手,如今成房产巨鳄

1980年代中期,林堉璘他如法炮制了信义计划区案,在别人都不敢出手时大举买下33000平方米土地,后将其建成一片步行5~8分钟的丁字街区。今天的信义区是台北的CBD,台北的各个行政单位都坐落于此,还汇集了国泰金融中心、南山人寿、摩根大通、花旗银行等金融巨头,同时还有新光三越新天地、宝丽广场、君悦饭店等项目,这个片区被誉为台北曼哈顿,而林堉璘是这片街区的老板,信义区如今给他带了不菲的收入。

寒门子弟靠辗米起家,16岁已是生意场上的老手,如今成房产巨鳄

林堉璘对于房地产趋势分析的精准,一向为人津津乐道,随后几年,台湾房价涨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全民都在炒房,当时几乎没有人相信房价即将暴跌。但是林堉璘已经预料到台湾房地产的大行情到此为止,他并下指令不再买地盖房子,而且更分析台北市商圈将由西向东,宏泰从此尽量不买中山北路以西的土地。果然没多久,房地产崩盘,当其他同业哀鸿遍野,林堉璘却老神在。

走房地产没有灵通的消息和通达的人脉往往是不行的,林堉璘之所以每次都能如此精准的判断,不仅仅是因为国人的眼光,其中还有高人的指点,但最重要的是因为他手里有大把的现金。在财务上,林堉璘一直很保守,从不高额负债,100元的生意他最多贷20元。正是因为财务稳健,所以才能稳赢一生。

寒门子弟靠辗米起家,16岁已是生意场上的老手,如今成房产巨鳄

林堉璘一生充满传奇,没有读过什么书,靠辗米起家,16岁就成为生意场上的老手,经过几十年的奋斗,今成为房产巨鳄,身家371亿的富豪。林堉璘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一个寒门子弟依然可以依靠远见卓识和诚信经营发家致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