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知識複利”,能力“十年十倍”

所有的知識一律平等,但有些知識比別的知識更平等

1/5、“知識複利”三要素

以前看過一條思維題:一片池塘出現了一小塊浮萍,它每天增長一倍,專家預計10天就能長滿整個池塘,請問,多少天能長滿一半水面?

答案:9天。

很多理財顧問在建議你“收益復投”時,都會用類似的故事去解析“複利”的這個特點:一開始收益不起眼,越到後期賺得越多。

因為每一年創造的利潤,都被重新投入到“創造利潤的活動”中。在第30天的池塘裡,所有前29天長出來的浮萍都在生長。

按理這個道理,“複利”現象其實並不限於投資,任何一種活動,只要能把收益當成資源重新投入,就存在“複利”。

比如某些知識。

為什麼高考的幾門主課在小學階段只學“語文、數學”?並不是這兩門課程容易,而是因為,它們是“創造知識的知識”。數學學不好,物理化學都得完蛋,語文學不好,你連題目在講什麼都理解不了。

“語文、數學”就是池塘裡的第一片浮萍,就是帶複利的知識。

所有錢都具有同樣的升值能力,但大部分知識並不參與“複利活動”。所以,比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下面的“知識複利”三要素:

底層知識的比例、知識的系統化能力、持續性。

找到“知識複利”,能力“十年十倍”

2/5、知識複利三要素之一:底層知識的比例

去年的3+3高考改革中出現了一個讓人大跌眼鏡的現象,幾乎所有的名校熱門專業都要求選考物理,連北大法學專業都來湊熱鬧,物理成了“頂級學霸角鬥場”,“次級學霸絞肉機”。

所有的知識一律平等,但有些知識比別的知識更“平等”,比如物理。

物理學家盧瑟福說過一句話:“科學要麼是物理學,要麼是集郵。”這句話被傳得廣為人知,化學家們很生氣,為了好生羞辱他一番,索性給他頒了個諾貝爾化學獎。

中學裡的物理和化學這兩門課程是平等的,但這絕對只是初等教育領域內的看法。從古到今,就有這樣一條科學鄙視鏈:

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電子、機械、化工、醫學等等應用學科

這條鄙視的規律就是:後面的學科想要發展,一定要等前面的學科先發展了

,所以,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科學家,前兩位(牛頓和愛因斯坦)的核心貢獻都在物理領域——他們用的工具都是數學。

所以,前面的“知識的知識”,我們稱之為底層學科,也是能夠形成“複利”的知識,相當於第一天的浮萍,別看小,之後每一天都在參與其他知識的生成。

找到“知識複利”,能力“十年十倍”

不過,底層學科在社會上的印象,跟科學界的完全相反,大家都覺得這些知識,在工作中用不到。

社會大眾這些想法也沒什麼毛病。那些不能直接用的知識,中文系、數學系、哲學系、物理系,確實都不太好找工作。

所以,在你的知識結構中,底層知識和應用知識要有一個合理的比例。

還拿投資來打比方,你有一個投資理財計劃,每年賺15%,年底就會有一個利潤分配問題,通常會拿出一部分來花掉,就像是應用層的知識,也總有一些錢要繼續再投資,就像是底層知識。

這個比例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應該是不同的:剛剛工作時,用於消費的比例可以少一些,多一些投資理財的比例;到了結婚生子,用於消費的比例就會大大增加;到了為祖國醫療事業做貢獻的晚年,當然是連本帶利都要還回去。

知識的比例也類似, 我們上學時,衣食無憂,學的都是不能直接“換錢”的底層知識;工作後再學的知識,大部分就都是應用層面的了。

此外,學霸們不如多讀幾年底層知識,為未來的更高端的職業要求作儲備,別老想著早點出來賺錢;學渣們也不妨放下面子,初中畢業上“中專技校”,早早掌握應用層面的謀生知識。這絕對不是什麼歧視,而是知識效用的最大化。

找到“知識複利”,能力“十年十倍”

當然,應用層面的知識也能有複利,前提是“知識體系化”。

3/5、知識複利三要素之二:知識的系統化能力

錢要增值,就要進入一個創造利潤的經濟體中;知識要創造新知識,也要先建立一個高效的知識體系。

很多手機都宣稱配置上“吊打Iphone”,但用戶實際體驗就是一個字:“卡”,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iOS系統在運行效率上超過Android。

信息時代,信息反而不值錢,值錢的是對信息的處理效率。

看一部電影,一個新手編劇注意到的往往是“我靠,大俗套路”、“要換我,這兒應該加一段意識流”、“結尾應該把女主角寫死了,才夠震憾”,等等;

但一個資深編劇看到的東西則是“採用了經典的三幕劇結構,特別是在第一幕的建構上,利用了普通人的視角,把主角一步步地逼到絕境,為後面的爆發提供了足夠的情節張力……”

同一個領域,新手和專家的知識儲備其實並沒有太多的區別,有些老專家對新知識的瞭解還不如新手,但他們之間有一個最大的區別:

新手編劇注意到的東西,都是事物的表徵:片中角色的性格、劇情的發展走向;

資深編劇注意到的是這些事物的類別:角色有45種原型,情節有20種模式,在經典的好萊塢劇本體系中,90%的電影逃不出這些套路。

新手看到是“這部片子如何如何”,然後……就木有然後了;

專家注意到的是:“第二主角的人物原型是‘國王與獨裁者’,但強化了他內心脆弱的一面,情節屬於‘復仇故事’,但帶著很多‘自我發生之旅’的類型特徵……”,這就把觀影體驗變成他的“編劇知識體系”,指導今後的創作。

新手編劇學習一部電影,就像把錢存在活期帳戶上,好像隨時都可以拿,實際上東存一點,西存一點,連帳號密碼都忘了,根本拿不出來,每天都在貶值;

資深編劇看了一部電影,就把自己的“利率”提高了一點,而每一次自我總結,都是把“利潤再投資”。

找到“知識複利”,能力“十年十倍”

所謂知識大牛,就是那樣學習任何新事物都能抽象成幾條公式的能力。

你今天理解了多少關於區塊鏈的知識,一點都不重要;你有沒有把這些知識在更高層面抽象成幾條規律,或者納入以往的知識系統,這一點很重要。

想要培養自己的能力,有很多現成的方法,比如畫“思維導圖”。 事實上,

任何學習都應以形成、補充、重建核心概念為目的,而非掌握信息。否則,你最好的出路也就是“衝頂大會”。

找到“知識複利”,能力“十年十倍”

4/5、知識複利三要素之三:持續性

1萬塊投資,先賺10%,再虧10%,變成了多少錢了?並不是1萬元不變,而是9900元,損失了1%。

全倉一支股票,10個跌停的話,一定要11個漲停才能持平,先漲後跌、先跌後漲,邊跌邊漲,結果都是一樣。

複利的第一要義:持續的、穩定的小幅升值,不要追求過高的收益率,最重要的是避免虧損。

“知識複利”同樣如此,持續小規模學習,重要的是不間斷。

我們常自嘲自己在高三時最有文化——能解三角函數,能讀文言文,分得清情態動詞和虛擬語氣,畫得出全球大氣環流圖——可三十年後,孩子的一道二元二次方程就把自己給難倒了。

知識為什麼會被遺忘?學習不是把知識“下載”到自己的大腦裡,而是在已有的知識之間,建立鏈接。鏈接越少的知識,就越難被大腦調取,最後就像忘了賬號的存款,不但沒有複利,本金都丟了。

一個正常接受16年教育的人,知識體系應該是建立好的。工作之後的“終身學習”,就是給這個體系不斷建立新鏈接、增加複雜性、增強解決問題的包容性

最好的“終身學習”是選擇幾個具有長久價值的大問題,比如“如何寫出一個好故事”、“如何成為一個談話高手”、“如何”,然後用幾十年的時間在這幾個方向上持續學習。

在方向的選擇上,要“喜舊厭新”,越是舊領域,越有大量經過時間考驗的系統性理念,越能保證你在此領域穩定成長。

特別不要被短期的風口所迷惑。像區塊鏈缺乏系統性成果的領域,如果你不是那種真正的信徒,99%會放棄、會迷茫,並不適合作為“終身學習”的方向。

總結一點:初始量並不重要,進步的幅度也不重要,唯一重要的就是堅持一個方向,不中斷。

找到“知識複利”,能力“十年十倍”

5/5、複利考驗的是人性

有一笑話。有人勸別人戒菸,說:

“你每天抽一包煙,如果現在戒菸的話,15年省下的錢,利滾利可以買一臺寶馬。”

“你抽菸嗎?”

“從來不抽”

“那你的寶馬呢?”

在理財顧問的口中,複利是那麼簡單,但常識告訴我們,如果真的那麼容易,這個世界上就沒有窮人。

在知識複利的三要素中:

“底層知識”的比例,相當於你的再投資比例,你要克服的是物質誘惑,為未來作長遠安排;

“知識系統化的能力”代表你的投資能力,你要克服“現學現用”的乾貨思維,建立解決問題的系統;

“持續性”代表你的專注能力,

你要克服從眾心理,剋制貪婪,放棄賺快錢機會,尋找“時間的玫瑰”。

這三樣東西,都是最考驗人性的。

與“學習方法”相關的文章

職場人建立知識結構的必讀書:通俗、經典、入門

碎片化學習是如何把林則徐帶到“坑”裡去的?

你那不是知識,頂多是橫店的佈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