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餐馆菜品适当提价后,顾客反而更爱点?

前两天朋友向我诉说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他的餐馆一直有几样菜销量很差,因为食材涨价,所以它把这些菜的价格也涨了,可没想到的是,自从这几样菜涨价后,销量竟然上升了。

朋友非常困惑,为什么餐馆的菜品适当涨价后,顾客反而更喜欢点呢?

其实这和顾客的消费习惯息息相关。

在生活中,身为顾客的我们在点餐时,往往点的最多的就是“中档价格”的餐品,而并非是最贵的和最便宜的。为什么我们会有这种消费习惯呢?从顾客的角度出发,具体原因可以从以下几点来理解:

为什么餐馆菜品适当提价后,顾客反而更爱点?

1.心里认为便宜的东西品质差

价格往往是衡量商品价值和品质的直接标准,顾客在不了解这道菜是否美味时,往往会通过价格来进行判定,所以适中的价格会让顾客对菜品的味道更有“放心感”。所以当一些处于低档价格的菜品价格提到中档时,更会引起顾客的注意。

2. 为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很多顾客在用餐时,尤其是请客时,总会去点一些价格较贵的菜品,因为他们好面子,他们认为购买高价格的商品,可以显示自己优越的社会地位、丰厚的经济收入和高雅的文化修养,可以博得别人的尊敬,并以此为满足。

3. 心里认为涨价代表热销

很多顾客在常去一家餐馆时,发现菜品涨价了,他们则会认为这种菜品很热销,并预期未来价格将继续上升,反之则会预期这种菜品不好吃才会降价,所以产生“买涨不买落”的心理。

为什么餐馆菜品适当提价后,顾客反而更爱点?

于此可以看出,菜品适当涨价后,很可能会戳中顾客的需求点,促进这种菜品的销量迅速提升。但是涨价不能盲目,否则会适得其反,引起顾客的不满。

关于餐饮店如何涨价,我有以下几个建议:

1. 不能大范围的涨价

如果餐饮店老板把几乎所有的菜品都涨价了,那就等同于把消费水平抬高了一个层次,顾客自然无法接受,并且还会留下非常差劲的印象。

2. 涨价的菜品不能是热销菜品

热销菜品自然是顾客最为需要的菜品,当这种菜品涨价后,大部分顾客会产生餐饮店“坐地涨价”的想法,自然会对品牌印象变差,甚至直接拒绝消费。

3. 涨价后的价格不能超过市场平均价

适当涨价更适用于那些价格低于市场平均价的菜品,因为价格低会给顾客品质差的错觉;而如果价格过高,则会让顾客觉得不划算,甚至觉得这家餐饮店太贵了。

4. 涨价时更换菜单的表现形式,降低顾客敏感度

有些时候为了让顾客更好地接受菜品涨价,餐饮店老板可以更换这道菜在菜单上的表现形式,让顾客认为餐品发生了变化。例如,原本菜单 “酸菜鱼”卖48元,重新设计菜名为“老坛酸菜鱼”价格就可以提升为58元。

为什么餐馆菜品适当提价后,顾客反而更爱点?

作为餐饮人

,要学会透过表象看本质。往往很多时候,并不是菜品价格越便宜就越热销,适当的涨价更有利于销量的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