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史上為國為民貢獻最大的將軍,除了此公,沒有別人!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這個問題的答案,永遠是左宗棠!左宗棠!左宗棠!

同治元年的陝甘回亂之形勢兇險異常,短短兩年,暴亂民眾已經據有陝西、甘肅、寧夏、新疆幾乎全部地盤,白彥虎幾乎要刨了黃帝陵,漢族民眾受屠者眾,此四地局勢,已危在旦夕。

亂局前期,太平天國運動尚未撲滅,還有北方的捻亂,沿海的英法聯軍,清廷應接不暇,只派出多隆阿一部追繳竄至陝西的太平軍,同時撲滅與之呼應的回民起義軍,打到1864年初,基本把陝西一地的回民起義軍趕到了甘肅,多隆阿在追擊過程中頭部中彈受傷,兩個月後亡故。

隨著太平天國被鎮壓下去,驍勇善戰的湘軍又被派到了新的歷史舞臺,1866年,左宗棠奉詔進入陝西,鎮壓回亂,但左宗棠先期只是以打擊西捻軍為主,1868年,會同李鴻章等部徹底剿滅了西捻軍,自此開始直面回族起義軍。

左宗棠有剿有撫,對宗教影響力大、離心力強的,堅決剿滅,對投機的部分回族武裝採用安撫的方式,大約花了三年時間,肅清了陝西回亂,又花了一年,肅清甘肅,再一年,肅清青海,五年之後,陝甘回亂宣告全部平復。白彥虎率餘眾逃至新疆。

此時的新疆局勢,已成亂麻,從內部的少數民族相爭,到引來了中亞浩罕汗國的阿古柏,阿古柏身後有英國人的支持,沙俄趁亂又奪了伊犁,白彥虎還竄至新疆渾水摸魚。

此時的清廷內,李鴻章與左宗棠也展開了針鋒相對的策略之爭,李鴻章認為清廷財政不足,該集中精力保衛海疆,左宗棠卻認為海陸疆一個也不少,新疆地理位置極其重要,新疆一丟,則內蒙危急、西藏危急、陝甘危急,俄羅斯人的勢力將直接挺進中原腹地周邊。李鴻章考慮的也很有道理,哪兒有錢支撐這場戰爭?即便是強漢盛唐,在中國歷史上戰力最巔峰的狀態,也無法組織起大軍徹底征服西域,更不要提有效管理,何況是現在風雨飄搖的大清朝?

沒有錢,借也要打贏這場戰爭!

中國近代史上為國為民貢獻最大的將軍,除了此公,沒有別人!


左宗棠通過胡雪巖幫其向外國資本借款、向華商團體借款,又說服了慈禧動用各省協餉支持,1876年,正式祭旗出兵,抬棺西行,劍指新疆。

在戰略上,左宗棠抓住了新疆的核心地域,提出了“先北後南”、“緩進速決”的方針,直取中路,切斷各路人馬的聯繫,步步為營、穩紮穩打,要打就打個雷霆出擊、速戰速決。

發兵當年,左宗棠便實現了初步戰略目標,蕩平了北路,切斷了南疆阿古柏政權的外界聯繫之路,次年,發兵南疆,逼的阿古柏服毒自殺,其子和白彥虎逃亡俄國。除了伊犁地區,蕩平所有新疆叛亂。

吃進嘴裡,你也得給我吐出來!

中國近代史上為國為民貢獻最大的將軍,除了此公,沒有別人!


沙俄一直是大清苦主,在咄咄逼人的俄國人面前,清廷一共被其直接吞掉了20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要說起吃相,沒有人比俄國人更難看。

但這一次,左宗棠的目標卻是:吃進嘴裡,也得把它吐出來。

出於對土地的天然渴望,俄國人當然不肯吐出到口的肥肉,但這次它們面對的對手,是左宗棠。

中國近代史上為國為民貢獻最大的將軍,除了此公,沒有別人!

左宗棠抓住了三個機會。

一、1877-1878年,俄國與土耳其進行了歷史上第十次爭霸戰,沙俄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打贏了這場戰爭,但國庫空虛,短期內無力再行發動新的大規模戰爭,這算是土耳其對左宗棠的一記長傳助攻。

二、沙俄有言在先,被左宗棠抓住了把柄,當年沙俄侵佔伊犁地區時,給出的藉口是新疆內亂,保障僑民的利益,並沒提出領土主張,現在在左宗棠的出手下,新疆內亂已經肅清,沙俄失去了駐兵口實。

三、實力,還是實力。左宗棠的湘軍只要在新疆駐紮一天,就對沙俄所在的伊犁施加一天壓力,這壓力實實在在的擺在那裡,不撤兵,最後的結局一定是打,要打起來,沙俄並無勝算。

清廷起初派往沙俄談判的是崇厚,他在沙俄的威逼之下,簽訂了賣國的《里瓦幾亞條約》

,將伊犁大部分地區拱手相讓,左宗棠施加壓力,促使清廷將其免職治罪,清廷走馬換將,改派曾紀澤出使俄國,另議條約。與此同時,左宗棠也厲兵秣馬,向伊犁方向挺進,兩條戰線上共同努力,最終迫使俄方與中方簽訂了新的條約,將伊犁大部收回中國。

左宗棠遙知新約已籤,知曉了其條文內容,雖則表面上認可了曾紀澤的努力,背後卻在跟手下通信時還唸叨:“此結局言之腐心!”太糟心了!原本應該爭取更多權益的!

中法戰爭後,左宗棠又再度請命,想統軍一戰,清廷念其年老,部分答應了他的主張,但沒有批准左宗棠親往前線,馬尾海戰後,左宗棠以欽差大臣身份督辦閩海軍務,派軍隊東渡臺灣,支持作戰。

中國近代史上為國為民貢獻最大的將軍,除了此公,沒有別人!

中法戰爭的結果,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當左宗棠知道李鴻章與法國人簽訂合約的內容後,長嘆道:“對中國而言,十個法國將軍,也比不上一個李鴻章壞事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