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腾一汽联姻:强强联合还是抱团取暖?

拜腾一汽联姻:强强联合还是抱团取暖?

消息很突然:一汽已经签完了拜腾的 B 轮。一个问题:一汽的转型、拜腾对中国市场的理解和产品上市进展会加速么?

细节

很遗憾,没有一家媒体拿到投资额度,但可谨慎认为额度不大。拜腾联合创始人兼 CEO 毕福康的前后表态很矛盾:先说一汽的投资的“金额巨大”,被问及是否控股又说“一汽所占股份非常小,对拜腾没有任何控制权。”

鉴于「金额巨大」这种表述模棱两可,解释空间很大,我倾向于认为一汽是象征性地投了一点,协议的重心还是在合作。

关于合作部分的表述也只有一句:“一汽将与拜腾在产品研发、制造、供应链管理和销售服务领域开展合作”。

影响

先说说拜腾,这家公司最大的问题就是两位创始人都不是华人,但公司却深耕中国市场。能看出拜腾也很清楚这个问题,包括引入南京市政府、苏宁和和谐汽车的投资,拜腾财务、制造、对外事务、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投资者关系、中国研发中心、业务发展等多个关键岗位都找了前中国车企的华人高管担任,除了基本的融资和团队扩张以外还有另一层目的:学习“与中国人打交道”。

最近一例是去年 12 月 11 日,拜腾挖来前长安 PSA 执行副总裁应展望担任拜腾制造副总裁,当时的公告中说,应展望“主要负责拜腾南京工厂建设、生产制造、供应链体系打造以及生产资质申请相关工作。”拜腾总裁戴雷兴奋的说“这是拜腾本土化进程非常重要的一步。”

重要是重要,就是晚了点。新造车公司产品要上市都有一道绕不过去的坎就是生产资质,但从去年开始,发改委已经明显收紧了资质审批计划。从这个角度讲,也不排除未来有「一汽拜腾」尾标的车型上路。媒体报道也提到一汽会帮助拜腾首款量产车明年如期上市。

另外,拜腾也提到希望获得一汽的零部件供应链支持。

最后一个影响是融资本身,拜腾的融资不比蔚来威马,后两者都是号称融资过百亿的主。拜腾去年8月才完成了 2 亿美元的 A 轮,有了一汽战投和合作的背书,相信今年上半年的 B 轮也能更快 close。

再说说一汽,近两年北派的一汽远没有南派的上汽心态开放,上汽和阿里的互联网汽车项目,尤其是基于账号体系的智能车机 OTA 属于典型的心态开放的互联网+汽车工业融合的产物。

所以拜腾之于一汽的价值首先是对三电和智能化的理解,除此之外,据说投资拜腾是一汽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徐留平力推的结果,自去年 8 月上任以来,徐留平对一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如果这次跟拜腾合作能给一汽带来新鲜血液,助推一汽转型,那么徐留平的目的就达到了。

最后,坦白说一汽和拜腾在同级公司里都属于实力不错但处于或转型或突破阶段的公司,这样的组合到底算强强联合还是抱团取暖?

2020 年见分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