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才知道燒製一個精美的建盞離不開這八大步驟

今天才知道燒製一個精美的建盞離不開這八大步驟

在建盞燒製時,哪怕能減少一個因素制約,難度就減少很多。在土與火交融的過程中,使建盞毀壞的因素很多,也就是變數很多。越難燒的釉色變數越多,任何一個變數沒有掌握好,造成的缺陷不是一般的小缺陷,而是致命的。建盞的製法如同評價其好壞一樣,都大體從坯泥釉料、成型工藝、燒製窯爐、燒成溫度、燒成氣氛、燒成曲線等方面入手。

今天才知道燒製一個精美的建盞離不開這八大步驟

1、坯泥選擇:選取宋代建窯窯址附近的原礦土作為坯泥,因為含鐵量高,燒成後呈現“鐵胎”特質。雖然坯泥的選擇可能對仿製油滴建盞的油滴形成與質量影響不大,但能選用原礦土作坯料,以便最大限度地表達宋代建盞的整體外觀形象與窯口特徵,是一件“不亦悅乎”的事。但必須強調的是,洗泥過篩不可過細,以免影響仿製油滴建盞露胎部位的古樸粗獷之美。

今天才知道燒製一個精美的建盞離不開這八大步驟

2、釉料配製:選擇宋代建窯所用的原礦釉石作為基本原料,再輔以當地的紅土和草木灰等,球磨成漿,過濾備用。必須強調的是,即使選用原礦釉石(紅土)作為基本釉料,也要考慮不同礦點、取料深淺其石(土)質化學成分可能有較大差別等因素的影響。

今天才知道燒製一個精美的建盞離不開這八大步驟

3、拉坯上釉:仿照宋代建盞器型,手工拉坯修坯,涼幹素燒,手持盞底浸釉,盞內上全釉,盞外上半釉,釉水濃度和上釉厚度保持均勻適中狀態。曾有人提出兩次上釉利於油滴的形成,在我們的實踐中觀察到,這或許不是影響油滴形成與油滴質量的關鍵所在。

今天才知道燒製一個精美的建盞離不開這八大步驟

4、電窯燒製:宋代建盞為龍窯柴燒,火候與時間都異常難於把握,現代加上環保與成本等原因,再採用傳統燒製方法是有難度的。於是,我們選擇了電燒,硅炭棒加熱,熱電偶控溫,極大地提高了燒製的鹹功率和產品質量,使得宋代建窯中非常稀罕的油滴盞在當代成為大眾的陶瓷工藝品甚至作為日用瓷器皆有可能。

今天才知道燒製一個精美的建盞離不開這八大步驟

5、燒成溫度:根據前人研究的成果和自己摸索的經驗,我們把最高燒成溫度控制在1320℃,實踐證明這是可行的。溫度過低出不了油滴或油滴偏小;溫度過高出現油滴融合成片,流釉粘底,盞坯變形,或者燒成兔毫狀條形斑紋。

今天才知道燒製一個精美的建盞離不開這八大步驟

6、燒成曲線:因為使用了電燒、熱電偶測控溫度,才使得利用燒成曲線指導燒成過程成為可能。一般地說,燒製前期升溫較快,燒製後期升溫較慢,達到最高燒成溫度時有一段保持高溫的平臺期,隨後才步入降溫期。高溫平臺期在燒成過程中顯得頗為重要,因為油滴的形成、聚集變大、漂移分佈等都與這一階段密切相關。

今天才知道燒製一個精美的建盞離不開這八大步驟

7、燒成氣氛:宋代的龍窯柴燒多為還原焰氣氛,尤其是以松柴為主要燃料的燒製過程更是如此。現代的電窯燒造既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還原焰,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氧化焰,而是一種電輻射熱的氛圍。為了保證仿製油滴建盞的質量,有時需要人為地營造一些還原焰或者氧化焰的氣氛。

今天才知道燒製一個精美的建盞離不開這八大步驟

8、降溫模式:據推測,宋代龍窯燒造的降溫模式多為封窯後自然冷卻。這樣的一種冷卻方式或許對燒製兔毫盞和異毫盞是十分有利的,但對於油滴盞的燒製顯然有些後保溫時間過長。這或許就是宋代建窯油滴盞的產量偏少的根本原因所在。我們採用電窯閉門或間歇開門的冷卻模式降溫,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結語:在燒製過程中溫度的控制異常嚴格,過高或者過低都會造成建盞燒製成為廢品,雖然現在油很多先進的燒製設備作為輔助,但是在燒製過程中還是要有人全程24小時進行監控,直到整個過程的完成才算結束,但是往往這樣,燒製的成品率也還是非常低的,所以我們可以看出一隻優秀的建盞也是從大量的廢品的基礎上燒製而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