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奇葩故事:狐狸为了脱身出阴招让妹妹替自己嫁人

聊斋奇葩故事:狐狸为了脱身出阴招让妹妹替自己嫁人

文丨张溥杰

记得之前在上海乘坐地铁的时候,有一站名曰龙阳路站,起初听到这个名字且稍微懂些的人都会相视会心一笑,任由他人的满脸茫然。其实关于这个话题,在中国历史上并非讳莫如深,相反在各类书籍上频频出现。

但需要承认的是,即便历史悠久,有关文献记载很多,但很多时候也是遭到世俗的揶揄,譬如说翻开《笑林广记》,很多段子扑面而来,可见为很多人所不待见。

《聊斋》作为一部奇书,蒲松龄老爷子见多识广,记录下许多光怪陆离的故事。因而在这部书中,龙阳之好也当仁不让成为素材,著名的篇章莫过于《黄九郎》了。正是因为题材在世俗眼光看来不合时宜,因而在一波接一波的改编浪潮中,这篇一直都是无人问津。

这篇故事通读下来,所传递的价值观的确不值得改编——倒不是因为特殊的爱情,而是因为对于女性贱如蝼蚁的不尊重,以及对于同性之恋的嘲讽。

虽然这篇文章名叫《黄九郎》,其实真正的男主名字却叫何子萧,何同学在溪边有个书斋,门前是一望无际的原野,景色怡人。面对如此良辰美景,如若不经常散散步真是辜负。(张溥杰)

有天何同学又出门溜达,忽然一个美艳的妇女骑着小毛驴映入眼帘,气质堪称不俗。要是一般人,估计早就垂涎三千尺,但何同学毕竟是读书人,怎么能如此油腻呢——他在意的是艳妇后面的少年,只见少年十五六岁,眉清目秀,玉树临风,在其面前就连那艳妇也暗淡了许多。

聊斋奇葩故事:狐狸为了脱身出阴招让妹妹替自己嫁人

少年如黑白无常,摄走了何子萧的魂魄,少年如随风飘散的清香,诱引着何子萧这只蜜蜂,直到伊人的身影在远处渐渐消失,何子萧才回过神来,暗自神伤。

少年闯入了他的梦中,如同樱花纷飞的幻城。醒来后却又茫然,捱到何时是天明。天一亮,他就站在门前翘首企盼,从太阳上山到太阳下班,终于天挨黑时,少年蹁跹又从门前过。

到底是初来乍到,呆了不到连放五个屁的时间,少年就起身要走。何子萧看不好再强留,也只能任由他去,但是依然不忘记连声嘱咐常来玩儿,也不管少年嘟哝着答应,头也不回的离去。

自此,何同学像是真正丢了魂,无时无刻不在思慕少年,每日在门前张望。只是那少年如同漂流瓶里的撩友,久久不再有回音,徒留这边的人怅然若失。当然,希望渺茫不代表没希望,终于有一天,少年再次出现,何子萧决心稳稳抓住来之不易的幸福。

三巡酒过何子萧把少年挤到角落,任凭他固执的唱着苦涩的歌。拉住他的手,堵住他的路,轻轻地叫声我的小哥哥。在何子萧的强拉硬拽之下,少年红着脸不得不宽衣解带,同床共枕。正在何子萧准备有所行动之时,少年勃然大怒,怒斥禽兽行为,不多时便起身离去。何子萧未能得逞,但是知道了少年的名字——黄九郎

一晃多天,黄九郎再次不见踪影。何子萧也愈发消瘦起来,茶不思饭不想,让仆人前去找寻。同时一边反省是不是自己做的太过火,没有循序渐进吓跑了意中人;一边悔恨自己没有直接生米煮成熟饭,将瓜强扭,即便好事不成,反正吃亏的也不是自己。多少坠入爱河而不得同舟者,大多会有如此想法。(张溥杰)

黄九郎再次出现时,被眼前何子萧的模样吓坏了,好端端的一个书生,如今却是皮包骨头,心中顿生不忍,只好曲意迎合,相较于人命而言,自己牺牲下又有何妨。但有言在先,再三告诫不能当做家常便饭。月圆花烛夜,沉珂散去时。何子萧又是一条容光焕发的好汉。

当然,黄九郎并非别无他求。他让何子萧帮忙每三日去一位退休的太医那儿求药。世间不是只有付出不求回报,所谓的愿意都是有条件的。即便如此,黄九郎也不想再委曲求全,而是提出将自己的表妹许配给何子萧,并信誓旦旦的说比自己漂亮万倍。

沉鱼落雁,不合自己口味,再漂亮又有什么用,何子萧笑了笑不言语,眸子里闪现出一丝的落寞,身体也越来越差,到太医那儿取药时,医嘱说恐怕遇鬼,但对于他来说,能有一时之欢,就不要浪费,哪怕是竭泽而渔。结果,他死了,九郎痛哭之余,心里也有一丝的窃喜,终于不会坐立不安,如坐针毡了。

聊斋奇葩故事:狐狸为了脱身出阴招让妹妹替自己嫁人

然而好景不长,何子萧又借尸还魂了,尸体是他生前的一个同学,后来做了本县太史。因为弹劾掌管畏惧自杀,他正好借此复生,醒来便自称并非太史,而是何子萧。

不管太史家人如何劝阻,醒来就跑去自己家。黄九郎得知后登门祝贺,何子萧二话不说又要求换。搞得他这位狐友哭笑不得:“君有三命耶?”,但是她也有他的倔强: “活着不能尽欢,不如死去。”

黄九郎没有办法,只好再次提出将表明日许配给他。并说明日正好从门前过,到时借口讨水喝带她进门,如若相中就说驴子跑了。第二天,黄九郎果真如此行事,装作熟人带表妹过来喝茶歇脚。

进屋没多久两人嘟嘟囔囔,女子听着像是议论自己,就准备抬脚出门,何子萧大喊“驴跑了”。女子吓得惊魂未定,黄九郎就早已跑了出去佯装追驴。而这厢何子萧不顾女子满脸惊恐就要求欢,胳膊终究拗不过大腿,他得逞了,同时也失去了。在一个人身上没有得到的,在另一个身上同样没有得到,只是宣泄了报复的快感。(张溥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