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速电动车在京遭整治 技术标准近期恐难落地

5月31日,北京市工商局会同市质监局、市公安交管局、市公安消防局,共同约谈北京市大中型电动车经销商及部分销售门店代表,明确经营者不得销售包括老年代步车在内的违规电动车产品。这意味着老年代步车将在北京市场遭禁。

老年代步车又被称为低速电动车,属于特殊品类交通工具,介于摩托车和汽车之间。由于相关技术标准等规范一直未能出台,近年来增长迅速的低速电动车处境颇为尴尬。

2016年10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布“四轮低速电动车技术条件”国家标准制定计划,制定周期为24个月。如今随着时间节点临近,低速电动车技术标准即将出台的消息再次在坊间流传。

7月将严查违规销售

据了解,从5月中旬开始,北京市工商局在全市范围内便启动了违规销售电动车行为专项治理行动。6月底之前,北京工商部门将对电动车经营商户全面开展行政指导,提醒经营者主动采取措施,停止销售违规电动车。从7月开始,对仍在违规销售电动车的商户,北京工商部门将依法严厉查处。

对违规车型种类,北京市工商局也给出了明确定义,即不合格电动自行车、不在工业和信息化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以下简称《公告》)中的电动摩托车、电动三轮、四轮车、老年代步车等非法车辆,以及不符合北京市机动车相关管理政策的车辆。

对低速电动车来说,“违规”身份一直是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承认低速电动车的合法身份,近年来已成为低速电动车企的最大诉求。

技术标准仍在协调

去年以来,低速电动车技术标准将出台的消息多次在坊间流传,但始终未真正落地。如今随着标准制定时间期限临近,业内又开始热议落地问题。

在周荣看来,低速电动车技术标准制定目前处于“停滞”状态,近期出台的可能性并不大。

然而根据24个月的标注制定计划,2018年10月是低速电动车技术标准出台的最后期限。对此,周荣解释称,24个月的立项周期是基本要求,如果有特殊情况,可以往后推迟延期。

尽管标准还未出台,但政府整治低速电动车的态度已愈发明确。除此次北京市的专项治理行动外,5月29日,央视也播出了低速电动车的。报道显示,近5年,全国发生低速电动车交通事故83万起,造成1.8万人死亡、18.6万人受伤,引发的事故数量和死亡人数逐年增长,年均分别增长23.3%和30.9%。

去年5月,低速电动车企业陆地方舟获得了第14张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此前选择与长城汽车(601633,股吧)合作的河北御捷,目前也在积极申请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

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全国汽车标准化电动汽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陈全世看来,尽管技术标准未正式出台,但大体内容已基本确定,正式公布后,有能力升级并达到要求的低速电动车企仍是少数,多数低速电动车企业恐将被淘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