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講壇》播出後這個古城成為了全國的焦點,來過的遊客卻很少

《百家講壇》播出後這個古城成為了全國的焦點,來過的遊客卻很少

“塞北青草青,踏尋回跋城。仰望輝發山,嵯峨傲蒼穹。女真今安在,王城潛荒冢。滾滾輝發河,無語嘆時空!”這是後世讚美輝發古城所做的歌曲,簡短的歌詞道盡了這座古老城址經歷的滄桑歲月。

《百家講壇》播出後這個古城成為了全國的焦點,來過的遊客卻很少

輝發源於輝發地域先民濊(hui)人、發(bo)人,穢發族形成於戰國末期,居住中心區域在今輝發河流域。"輝發"一詞巳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公園1607年,努爾哈赤貢獻輝發城,輝發部落首領拜音達裡及其子因此殞命,扈倫四部就此統一,為建立大清國奠定了基礎。

《百家講壇》播出後這個古城成為了全國的焦點,來過的遊客卻很少

輝發古城位於吉林省東南部的輝南縣,早在5000多年前的蠻荒時代,我們的祖先便在這裡繁衍生息,並創造了光輝燦爛的輝發河流域古代文明,以大椅山河東遺址、慶陽河東遺址、李家店北山遺址為代表的新石器時代聚落址成為輝發河流域從矇昧走向文明的第一縷曙光。誰又能想到,這個曾經輝煌一時的古城,在努爾哈赤的鐵腕手段下跌落神壇步入終點呢?

《百家講壇》播出後這個古城成為了全國的焦點,來過的遊客卻很少

走在光影陸離的石板路上,便會想起滄月在《大漠荒顏》中,為抒發世態炎涼、悲歡成空的無奈所述,“昔有朝歌夜弦之高樓,上有傾城傾國之舞袖”。高大粗壯的樹木整齊地排列在道路一側,刺眼的陽光透過晶瑩碧綠的樹葉,一旁的樹幹就像一位古稀老人,笑看雲捲雲舒。

《百家講壇》播出後這個古城成為了全國的焦點,來過的遊客卻很少

明朝時期,輝發河流域成為海西女真輝發部落所在地,雖然作為部落首都的輝發古城,僅僅存在了數十載,卻為後世留下了燦爛的歷史文明。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輝發山城遺址及文物陸續出土。1957年,我國在進行文物調查時首次發現輝發遺址,自此以後,明萬曆時期的瓷器、金頂帽、馬蹄表等相繼出土。

《百家講壇》播出後這個古城成為了全國的焦點,來過的遊客卻很少

2006年6月,輝發古城址被國務院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0年開始,吉林省文物管理部門對輝發城址進行為期3年的考古發掘。

《百家講壇》播出後這個古城成為了全國的焦點,來過的遊客卻很少

第一次考古挖掘時間為2010年,主要集中在內城區域,發現的遺蹟有房址、灶址、灰坑等。且城內遺存以明代為主。城內遺存分為三期,第一期為新石器時代遺存,第二期為金代遺存,第三期為明代遺存,且城內遺存以明代為主。

《百家講壇》播出後這個古城成為了全國的焦點,來過的遊客卻很少

第二次考古挖掘時間在2013年,主要是考證城址的年代。在考古學家對這裡的三道城牆,做出仔細的研究與測試後,最終確認輝發古城始建於明代。城內出土遺存下限為明代晚期,這與史料中記載的努爾哈赤統一扈倫四部,攻陷輝發城的時間線基本吻合。

《百家講壇》播出後這個古城成為了全國的焦點,來過的遊客卻很少

輝發古城出土的許多重量級文物均收藏在吉林省博物館。為了更好的保護古城遺址不受外界破壞,輝發古城內對許多遺址進行了特殊的保護。從舊跡斑斑的石板路上走過,彷彿又回到了當初那個喧囂繁華的小城,奈何曾經的輝煌,在時間的作用下化作一縷青煙,只存在於史料中。

《百家講壇》播出後這個古城成為了全國的焦點,來過的遊客卻很少

初夏時節,石階上還是散落了眾多的榆樹葉,茂密的樹木在遊人的背後隨風搖。經歷了無數次戰火洗禮的輝發城,何時能再次煥發勃勃的生機,不得不令人感嘆,永恆的輪迴對於這些古城來說,到底是沉重的負擔,還是難以言說的雀躍呢?

《百家講壇》播出後這個古城成為了全國的焦點,來過的遊客卻很少

現如今,輝發城已出土了眾多一級文物,纏枝青花碗、五彩碗、龍泉碗、孔雀綠盤、五彩盤、金帽飾等。古城面積不算太小,炮臺遺址、馬龍廟遺址、瞭望臺、望江亭等大大小小的遺址數個,對於不熟悉的人來說,如果不看路口指示牌的話很容易走錯。

《百家講壇》播出後這個古城成為了全國的焦點,來過的遊客卻很少

從涼亭中眺望整個古城,當年那個水草肥美、物產豐富的輝發古城早已不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幽靜孤僻的遺址。

《百家講壇》播出後這個古城成為了全國的焦點,來過的遊客卻很少

這裡三面臨輝發河,以山脈為天然屏障,分為內、中、外三城,站在高處俯瞰,宏大開闊的古城表面仍然被泛黃的沃土包圍。遠遠望去,清澈見底的河水就像一道銀河般橫亙在天地之間,讓每一位到訪這裡的人,不僅能重溫先人的足跡,還能充分享受秀美的山水風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