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為何只有國軍能在正面戰場支撐,因我軍裝備即便上場也是炮灰

兇殘的日本侵略者燒殺捋掠,無惡不作,熊熊的戰火在神州大地上燃起,束束火光也最終點燃了當時每一位中華兒女心中的那份怒火。無數的戰士們願意為自己的國家獻出自己的生命,因此,在抗日戰爭當中,湧現出了許許多多的革命英雄,而他們勇敢的事蹟也被傳送至今。


二戰為何只有國軍能在正面戰場支撐,因我軍裝備即便上場也是炮灰​由於當時中國財政力量的薄弱,再加之閉關鎖國使得中國在諸多方面落後於其他國家,與此同時,內有軍閥憂患,外有鬼子襲擾,使得我們沒有精力也沒有能力去發展軍工業,從而缺乏武器裝備支持,只能被動挨打,靠著繳獲敵人的槍炮來武裝自己的部隊。

二戰為何只有國軍能在正面戰場支撐,因我軍裝備即便上場也是炮灰​在那個時期,國民黨部隊的裝備向來是中國的軍事武裝裡比較完備的,他們甚至還有全部配備著外國先進裝備的王牌師,而反觀八路軍部隊,裝備就比較落後了,他們的武器中有一部分是依靠繳獲日軍而來的,部隊中還有一部分人拿著長矛和大刀,重武器就更不用說了,用的最多的便是自己生產的手榴彈和土炮。

在抗戰期間,由於裝備的落後,八路軍的隊伍沒少吃虧,在戰場上面對敵人的重炮毫無辦法,只能躲在戰壕當中隱蔽,等敵人的炮火轟炸過去之後再上陣地。一場戰鬥下來,有不少的士兵還沒見到鬼子的影子,就葬身在了敵人的炮火當中。若是戰鬥是以勝利而告終,那麼在打掃戰場的時候八路軍戰士們偶爾還能繳獲敵人的幾門重炮。可這些大炮雖然到了我們隊伍的手中,但是對於日本的這種九二式重炮,我們卻只能有選擇性的使用。這是因為在我們的隊伍當中很少有人見過這種炮,而且軍工落後沒有辦法生產出大炮所需的炮彈。即便通過繳獲敵人,每次日軍剩下的炮彈也都是所剩無幾。
二戰為何只有國軍能在正面戰場支撐,因我軍裝備即便上場也是炮灰​但隨著戰爭的進行,民族也在悄然覺醒當中,到了最後形成了抗戰統一戰線,全民族上下同仇敵愾,八路軍的隊伍也得到了來自各界和人民們的支持,我們隊伍的裝備也慢慢的好起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