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群正常嗎?

低調如塵


第一,合群和不合群的主要表現。

所謂合群,主要分為兩種:

一種是天然合群。就是性格相對開朗,容易融入團體,人稱“人來說”,能夠主動與成員勾肩搭背,形成朋友關係。其他成員同樣心理,團隊成員之間就形成了互相依託、互相支持的關係。這個群體,逐漸形成群體價值觀,對外能夠“集體排外”。

另一種是被動合群。就是不夠自信、害怕孤獨的人,不敢獨處,害怕寂寞,只有混在人群裡,隨大流,才有安全感,依靠群體的裹挾,才覺得舒服,如魚得水,如果獨處就心慌意亂,缺乏獨立思考、獨立行動、獨立擔責的能力和自信。所謂不合群,主要分三種:

第一種是性格內向,喜歡獨來獨往,不願意社交,不願意與人打交道,個別性格孤僻者,甚至有社交恐懼症,不敢混到人群裡,渾身不自在。

第二種是主動選擇不合群。這類人比較自信,不需要混在人群裡刷存在感,自我認知清晰,對自己的發展方向和舒服狀態十分清楚,知道自己需要什麼。需要合群的時候合群,不需要的時候,主動選擇獨處,用於安靜的思考和學習,冷靜決策和判斷,保持獨立的人格和人生態度,內心強大。第三種是主動邊緣化。這類人往往是經歷風雨、嚐遍挫折、遭受欺騙、受過打擊,看透世態炎涼、悟透悲歡離合,看穿了職場人性、懂得人間冷暖,看開了,看透了,寒心了,絕望了,放下來了,還是獨來獨往比較輕鬆自在,不去害人、不招惹是非,但也不怕來事,惹急了這類人,吃不了兜著走。



美妍2020


正常啊,我就是這樣,我就不喜歡扎堆喜歡一個人待在家裡不出門,也有朋友同事請我去吃吃夜宵,逛逛街什麼的我都沒去,我覺得一個人好些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比如出去玩或者去逛街,人多了想去哪裡還要徵求別人意見,有些人不想去自己又想去,如果你自己走了又不好,這跟個人喜歡和習慣還有性格有關,很正常


有晴mm5201314


首先說現代社會不合群是非常正常的。宅文化的不斷髮展、外賣產業的不斷擴張都間接地證明了不合群現象大有愈演愈烈之勢。你不必感到擔憂,因為所有人都有這個感覺。是的,我這裡說的是所有人。

人是群體生物,單一個體在這個社會是無法生存的。老莊的“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是一種假想的生活狀態,就現在社會的發展速度來看這個狀態估計永遠不會形成,因為信息社會發展的本質便是信息的交流。人無時無刻不在與他人,與社會發生交流,而且在未來這種交流的頻率會越來越高。但是人們往往會感覺交流越頻繁,那種不合群感越強烈,其實這十分正常。

當我們發生交流時,個體與個體之間的思想便在不斷的碰撞。交流越是頻繁,我們對其它個體的瞭解越是深入。這種深入是過往任何一個時代都無法達到的,這一切都是因為信息的發展,你可以通過互聯網這一渠道去了解每一個人的生活點滴。瞭解越深入你就會發現人與人之間真是千差萬別:生活方式的不同,思維方式的差異,看待問題時角度的偏差。這一切的差別從根本上來說是不可逆的,也是很難改變的。造成差別的原因從生物學上來說是基因的選擇,從社會學上來說是環境的影響。

合群意味著有那麼一群人:大家生活方式相近,思維方式相仿,大家看待問題的角度相似,這些“相近、相仿、相似”用數學思想來說叫做“正向相關統一”。從純科學角度來說這個統一是一定存在的,但是放到社會關係上來說這個統一是絕對不存在的。既然不存在那麼為什麼還會存在一個一個看似牢不可破的“社交小團體”呢?那一定是共同的利益將這些不同的個體進行了統一。

在利益的統一下而實現的合群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個基礎,只有利益統一才能形成一個部落、一個國家。不合群只是沒有找到有共同利益的群體而已,拋開這個利益其實每個人都是孤獨的。

所以我們就不要在意合不合群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