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員工曝海航內部理財產品逾期不兌付 “聚寶匯仍正常銷售”

前員工曝海航內部理財產品逾期不兌付 “聚寶匯仍正常銷售”

融資中國5月2日消息,有自稱為海航前員工的知情人士向知名財經博主曹山石爆料,稱海航旗下聚寶互聯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針對海航員工推出的員工寶理財產品出現逾期不兌付情況。

據瞭解,這名員工現已處離職狀態,他表示,2016年在職期間,購買了海航的員工寶,類似於員工信託。本應於今年3月22日到期,但一個月已經過去,海航拖延不兌付。他還指出,與他相同情況的人還有很多。“海航對外偽裝的安然沒事的樣子,旗下聚寶匯理財產品目前正常銷售,很多人不知道情況。”

上述消息截至發稿時海航方面未作出回應。

前員工曝海航內部理財產品逾期不兌付 “聚寶匯仍正常銷售”

前員工曝海航內部理財產品逾期不兌付 “聚寶匯仍正常銷售”

前員工曝海航內部理財產品逾期不兌付 “聚寶匯仍正常銷售”

前員工曝海航內部理財產品逾期不兌付 “聚寶匯仍正常銷售”

前員工曝海航內部理財產品逾期不兌付 “聚寶匯仍正常銷售”

前員工曝海航內部理財產品逾期不兌付 “聚寶匯仍正常銷售”

2018年年初,即有海航集團旗下的員工寶逾期報道,聚寶匯董事長夏驁毖曾在1月回應稱,到期項目兌付正常,平臺運營以來,沒有產生過一筆投資者資金損失。

多個項目尋求買家

一年來,海航消息不斷。

最引人注目的還要數海航頻繁出售資產。就在5月2日,海航投資公告稱,公司在5月1日與上海勱叵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書》,公司擬將控股子公司海航投資集團上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權及債權進行轉讓,交易總價為29億元。

公告顯示,海航實業、億城集團上海投資(項目公司)和海航投資旗下公司與上海國際信託、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浦東分行簽訂“上海國際信託有限公司·億城上海股權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海航投資作為委託人認購信託計劃B類信託單位6億元。上海信託作為受託人對上海投資進行增資,並持有公司9.0909%股權,海航投資所持有的90.91%的股權已被質押。

關於債權債務情況,上海投資對海航投資及關聯公司還有7.6億元的債務,億城集團對上海信託有16.2億元的債務,根據協議規定,上述債務隨股權一併轉讓。

億城集團持有一個位於上海市浦東新區黃浦江南延伸前灘地區海陽西路楊思西路的前灘 40-01 號地塊土地。該項目是海航集團在2013年9月,通過“招拍掛”形式以16.7億元競得。

此前有媒體曾曝光,海航集團旗下的海航實業自2017年年底開始為位於上海、蘇州、浙江嘉興等多地的項目尋求合作方。

此次轉讓的項目即上述資料中提及的上海前灘領航項目,該項目總建築面積92276平方米,項目包括住宅、辦公樓和商業,由海航投資集團上海投資管理公司全資持有。項目總投計劃約35億元,已投25億元,預估還需8億元即可完工。項目已使用16.2億元開發貸,尚餘1.8億元可繼續下賬。

除了前灘項目以外,海航在上海正尋求買家的項目還包括上海淳大萬麗酒店、上海海航大廈項目、上海祝橋倉儲項目、上海揚子江國際企業廣場項目等5個。

地塊上項目已定名“海悅華庭”,預計建成後可售面積6.19萬平方米。海航投資則表示,通過此次轉讓,將為公司帶來約4億元的收益,優化公司財務狀況,加快公司戰略轉型進度。

負債規模躍居亞洲非金融公司第一

海航集團近期披露的財務報表顯示,資產增長的同時,其負債也從2016年的6234.72億元攀升至2017年的7365.02億元,同比增長22.04%。據稱,海航的負債規模已經在亞洲的非金融公司中排名第一。

在過去三年中舉債大手筆收購的海航,面臨著越來越多即將到期的債務。

另一方面,海航的財務費用也節節攀升,2017年,海航的利息支出高達318.47億元,應付利息還有37.6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1.46%、31.32%。

財務費用增加除了因為借款規模增加外,也與高昂的融資成本有關。例如,根據公開報道,2017年11月,海航旗下一家子公司的短期債券利息為8.875%,比該公司同年5月發行的3年期債券高出近3個百分點。

再例如,與雲南省政府合資成立的祥鵬航空,12月發行的270天債券利率達8.2%。

去年下半年以來,海航旗下子公司多次發行類似的債券,但同期的短融債券收益率僅在6%左右,這些高於市場利率水平的債券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海航的財務負擔,也能反映出海航相對迫切的資金需求。

海航的盈利仍需加速。2017年,受合併英邁、C2等公司的影響,海航營業總收入增長203.76%至5940.58億元,利潤總額為116.19億元,增長59.22%。需要指出的是,這一部分中,投資收益就高達101.96億元。

而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僅增長18.54%,直接導致EBITDA利息倍數從2.42降至2.13,償債能力有所降低。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海航集團的利息保障倍數降至0.92。利息保障倍數也是一項衡量企業償債能力高低的財務指標,但海航集團的利息保障倍數則已經連續多年下滑,且2017年首次不足1。

另外,海航2017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為634億元,同比增長25.5%;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為1515.48億元,降低55.76%。

有分析指出,如果只是債務和利息高,但企業產生的經營現金流能覆蓋舉債產生的風險敞口,或者有豐厚的資產可以變現,那麼激進的擴張策略仍能獲得肯定。

目前海航的情況是,一方面它的經營現金流還不夠充足,另一方面其收購的資產並不全部具備理想的變現條件。去年 11 月和今年 2 月,標普兩次下調海航主體信用評級,從 b+ 下調至 cc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