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送人头,哦不!是万里送人头,俄国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1905年,日本和俄国在朝鲜半岛和日本本洲之间的对马海峡打了一场生死架,史称对马海战。这场战斗最终以绝对优势方俄国一败涂地而宣告结束,日本在胜利之后野心日益增长,中国成了它的主要侵略目标。

千里送人头,哦不!是万里送人头,俄国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当时俄罗斯帝国的的海军舰艇数量是日本的三倍,军事力量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俄罗斯帝国是怎么把对马海战打输的呢?

千里送人头,哦不!是万里送人头,俄国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首先俄罗斯的舰艇数量虽然是日本的三倍以上,但是却被分为波罗的海舰队,黑海舰队和太平洋舰队。而其太平洋舰队在之前的黄海海战已经遭受重创被围困于中国旅顺港海域。俄罗斯帝国没有办法,只能从波罗的海舰队抽调军舰组成伪太平洋舰队,号称第二太平洋舰队。浩浩荡荡的从波罗的海出发,绕了大半个地球赶来对马海峡送人头。

千里送人头,哦不!是万里送人头,俄国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蓝色的线才是俄罗斯第二太平洋舰队的行驶路线。肯定有小伙伴要问为什么俄罗斯帝国舰队不走苏伊士运河,而要绕道非洲好望角?的确,当时苏伊士运河已经开通,而且可以通过大型战舰,但是当时的苏伊士运河掌握在日本当时的盟友英国手中。俄罗斯帝国第二太平洋舰队除了用大炮开路,否则根本无法通过。

千里送人头,哦不!是万里送人头,俄国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俄罗斯帝国的第二太平洋舰队根本不熟悉欧亚大陆另一边的海况,而且还是不远万里奔袭而来,在海上长时间的颠簸了让士兵战斗力大打折扣。而他们的对手日本却是在这里枕戈待旦,以逸待劳,精力充沛的迎战俄罗斯帝国疲惫不堪的舰队,战斗力高下立判。

千里送人头,哦不!是万里送人头,俄国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海军当时的指挥官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不断督促其手下炮兵进行射击训练。在他看来,一门百发百中的炮的威力远大于一百门百发一中的炮。于是在战斗之前日本海军进行了高强度的射击训练,战斗还未打响就用掉了一半的弹药。

千里送人头,哦不!是万里送人头,俄国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训练的效果在战斗时的效果非常明显,日本海军水兵的命中率明显高于俄罗斯帝国。在战斗中日本水兵可以说是达到了“每发必中”的效果,重创俄罗斯帝国舰队。

千里送人头,哦不!是万里送人头,俄国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据战后统计,此役俄罗斯帝国舰队战舰被击沉21艘,被俘9艘,共损失27万吨海军战舰。人员阵亡4830人,被俘虏5917人。俄罗斯帝国第二太平洋舰队一下去了三分之二。而另一边的日本则只损失了3艘鱼雷艇,吨位不到300吨。人员阵亡117人,受伤587人。这一战日本取得了空前的胜利,俄罗斯无异于万里送人头。

千里送人头,哦不!是万里送人头,俄国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其原因除了战舰航速慢,波罗的海舰队的水兵不熟悉太平洋,而且疲于奔命。其主要还是当时日本水兵的战斗素质明显高于士气低落的俄国水兵,这一点直接导致俄罗斯奔袭18000公里给日本送了一个人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