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思维不该弱化

戎国强 爱上评论 今天

用发展思维能力的要求考察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结果是令人失望的。无论是全国试卷和地方试卷,大部分作文题,未能把考察学生思维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的目的。

高考作文,思维不该弱化

高考作文,思维不该弱化

2017年3月,《中国教育报》刊登了一系列解读新课标的文章,撰稿者是参与课程标准修订的权威人士。其中3月7日的文章解读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文章说,“这次课程标准修订,我们把语文核心素养凝练为四个方面,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文章还强调了语文与思维的关系:“要在发展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同时推进思维机制的发展,提高思辨能力,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批判性。”这样明确强调发展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还是第一次。

6月6日,在“学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成立仪式上,上海市教委教研室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步根海说:“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维度,缺一不可。”

近年来,不断有学者专家强调基础教育应该重视学生思维发展;并指出,基础教育甚至很多大学里没有逻辑教育,是一个重大缺失。一些知名专家、学者在公开场合讨论问题时,常常发生明显的逻辑错误,暴露出思维的混乱与贫弱,与其学者专家身份相去太远。

用发展思维能力的要求考察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结果是令人失望的。无论是全国试卷和地方试卷,大部分作文题,未能把考察学生思维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的目的。高考作文几乎全是考议论文写作,写议论文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能力,是思辨能力、逻辑能力。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实质上就是思维能力。考查议论文的写作能力而忽视考生的思辨能力、逻辑能力,令人匪夷所思。

全国Ⅱ卷作文题,思辨性较强,明显有考查思维能力的目的。该试题给了一个事例:二战期间战斗机防护,多数人认为,应该在机身中弹多的地方加强防护。但有一位专家认为,应该注意防护弹痕少的地方。如果这部分有重创,后果会非常严重。而往往这部分数据会被忽略。事实证明,专家是正确的。请考生结合材料进行分析。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段作文。该作文题中,多数人看法与专家观点的差异,为考生提供了思辨的空间,考生的思维能力的强弱,会在作文里得到体现。

上海作文题要求考生谈“被需要”,指向个人与社会、与他人的相互关系,也是一个有思辨空间的作文题,且比“战斗机防护”更有普适性、贴近性。天津题“器”。器者,功能也,目的是满足需求——“器”近于上海题。其他多数作文题,要求考生对时事有较高的熟悉程度,并能按照一定的思路将事例串联成文。不能说不需要思维能力,但要求相对不高。且拟题者的目的也不在这里。

昨天在关注高考作文题时,朋友发来一长串法国各类考试的作文题,其中有:“语言是否会背离思维(或者说语言会忠实地反映思维吗)?”;“期待不可能的事情是否荒谬?”;“为了给自己一个未来,是否应该忘记过去?”这些作文题,有的是高中会考题,有的是理科生和经济与社会科学考生的高考题,共同的特点是:不管你学什么专业,你都应该是一个哲学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