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师角色的“弱化”难掩失望-教师集体辞职,家长沉默不语

面对70名教师集体辞职,教育局批复:同意......70位同志与学校解除聘用关系!


这则新闻,除了一些自媒体强行掺入自己想当然的情怀,给烘焙成自己想要的糕点外,其实,既没引起地震,也没掀起波澜。


“同意,即时解除聘用关系。” 没有一丝挽留和情感,教师这个职业,去留随意,谁也别拿自己当回事。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越滚越快,掀起红尘滚滚。风驰电掣下,就是会碾碎一些情怀,一些美好,一些思想的打结......


无论大家愿意不愿意面对,教师的角色就在日复一日地弱化。甚至就要弱化到了可有可无的地步。我们看看,教师的角色,是怎么一步步沦落的!


(一)当教育动了家长的自由和空间时,教师就不再是教育的主角了。


从硬逼着赚钱养家的家长重度参与到孩子学习中那一刻起,教师的地位就不可避免地滑落。既然家长分担了老师的角色,那老师的神圣感就是会慢慢褪色。


现在的教育,动了家长的自由和时间。本来教育是依托学校的,家长可以抽身专心工作,有自己的职业规划和空间。可家校界限的模糊,彻底将家长拉进了泥潭。他们不得不在公司里超负荷运转一天后,回到家还得应对孩子的学习作业。


(二)既然教育又动了家长的利益,教师的地位又从何谈起?


学校教育的形式主义太过繁琐和负担,很难独立担起孩子的明天。但凡有点野心和理想的孩子和家长,纷纷将目光投向了校外资源,培训机构,他们想拿资本托起孩子的明天。


现在孩子的学校学习,越来越不能保持孩子的竞争力了。只靠家校合作,再努力孩子也只能在班级里保持不被落下。这时候,资本就笑了。


很多孩子,学习的主要提高是依托校外培训的,校内学校沦落为复习了。这种情况下,老师的角色被进一步弱化,甚至整天布置些形式作业,让家长心里反感痛恨。这种情况下,老师靠什么,能从家长处获得认可和尊重呢?


(三)家校教育越来越粘合在一起,教育强行将家长地位下拉,必会引起反抗和对立

就因为是孩子的老师,一旦孩子表现不好,父母常会遭受连坐。而很多父母有钱有身份有地位,对这种放肆敢怒不敢言,内心里难免积怨。渐渐会传达给孩子,孩子也会在学校越来越放肆。


所以就发生了,孩子将老师捅死捅伤,老师一旦犯点错,家长和孩子立即跳起来指责和反击。所以就有了,老师体罚一下孩子,就会被举报,逼着道歉认错甚至停职。


不管怎么说,种种的原因导致了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弱化,师生关系的变质和失合,这已经不可扭转了。可能,这就是社会发展必然的失落和疼痛吧。


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需要迅速转变,适应这种带着摩擦和痛疼的转变,死抓着情怀,没人买账和没人理。


历史的发展,从来不缺叹息。

对教师角色的“弱化”难掩失望-教师集体辞职,家长沉默不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