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民區志》|街道辦事處、鎮簡況——海拉爾西街辦事處

原海拉爾西街辦事處位於回民區西北部,辦事處駐工農兵路昌盛泰辦公樓3樓。東至賽罕路,與新城區為鄰;南起京包鐵路,與光明路辦事處、鋼鐵路辦事處相接;北至京包高速公路,與攸攸板鎮接壤;西至呼和浩特鐵路局呼和浩特西機務段、內蒙古軍區教導大隊,與攸攸板鎮毗鄰。管區面積5.3平方公里。

海拉爾西街辦事處以橫貫全境的海拉爾西路而得名。海拉爾西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修建的,於1956年命名。2000年,海拉爾西路與新建開通的金海路相接,直達呼和浩特市金川開發區。2005年,海拉爾西路進行重新擴建,從公主府公園西至金川開發區路(包括金海路)更名為海拉爾西街。

海拉爾西街辦事處管區是原呼和浩特市郊區水泉村、小府村的村落。20世紀50年代初,內蒙古自治區勞改局先後在這裡建起新生機械廠(即橡塑機械廠)、鍊鐵廠、焦化廠、鍋爐廠、鑄造廠、閥門廠等勞改系統的新生工廠。1959~1966年,管區內又先後建起內蒙古汽車修理廠、呼和浩特機床附件廠、呼和浩特鐵路局呼和浩特西機務段以及大型倉庫等企業。1970年,上述勞改系統的新生工廠逐步交歸地方,呼和浩特市革命委員會接收後歸口管理。1962~1970年海拉爾西街辦事處管區歸屬當時的新華西路辦事處管轄。1970年後,海拉爾西街辦事處管區為從新華西路辦事處分出的糖廠路辦事處(後更名為光明路辦事處)管轄。1974年9月,將糖廠路辦事處管轄的鐵道以北的地區劃出,成立海拉爾西路辦事處,下轄16個居民委員會:海拉爾西路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居民委員會,工農兵路第一、第二居民委員會,綜合路第一、第二、第三居民委員會,汽修廠居民委員會,道口居民委員會,機床附件廠第一、第二居民委員會,51131部隊居民委員會,西機務段第一、第二居民委員會。2002年,調整為8個社區居民委員會:賽罕路、海拉爾西路、工農兵路、綜合路、金海路、機床附件廠、51131部隊、西機務段社區居民委員會。同年,海拉爾西路辦事處將西機務段社區居民委員會劃歸鋼鐵路辦事處。2005年,海拉爾西路辦事處更名為海拉爾西街辦事處,設7個社區居民委員會。

2005年,海拉爾西街辦事處管區居民總戶數15000餘戶、總人口32882人。居民以漢族居多,還有回族、蒙古族、滿族、壯族等少數民族,其中回族106人。

海拉爾西街辦事處管區主要道路有9條,分別是賽罕路、小府路、那日斯巷(原名為水修路)、工農兵路、綜合路、青山巷、附件路、附件廠西備戰路、虹雲巷(原名為閥門巷)。

2005年,海拉爾西街街道黨工委下設4個社區黨總支、21個黨支部,所屬屬黨員660人。

海拉爾西街辦事處街道生產和服務事業始於1980年,到1990年底,生產性企業發展到8個,商飲服務網點4個,實現利潤10.80萬元。後因地理位置、體制改革等因素,許多街道工廠相繼關停倒閉。1998~2005年,建成集汽車銷售、維修、配件為一體的汽車商貿一條街,引進內蒙古奧捷、內蒙古利豐等汽車銷售集團、內蒙古昌盛泰實業有限公司、元和家美家居建材廣場、內蒙古宏立達橡塑機械有限責任公司、鼎鼎香脊骨火鍋城、上海聯華超市分店、福字大酒店等服務性便民店落戶海拉爾西街辦事處管區。建成小府路便民菜市場、附件廠集貿市場、九門、元和、小府路、家園福等便民市場,辦事處工業產值利稅不斷上升。1998~2003年,實現工業總產值10600萬元,工業增加值3368萬元,利潤值489.2萬元;商業飲食服務行業銷售額4915萬元,利潤166萬元。2005年底,辦事處完成工業總產值2627.14萬元,工業增加值1059萬元,利稅值147萬元,銷售產值2594.72萬元;商飲銷售額10078萬元,利潤潤2016萬元;實現稅收703萬元。

民政工作由過去的扶危濟困轉向面向全體居民群眾。2001年,呼和浩特市煤氣化總公司投資20萬元興建海西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活動中心和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工作中心。2002年,辦事處籌資3萬元增添星光老年之家活動設施,配置價值2萬元的殘疾人健康活動器械,組建4個老年活動點。2003年,街道勞動和社會保障事務所成立。至2005年,社會化管理活動中心和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工作中心共接受企業離退體人員檔案4232份,失業人員檔案1092份,實現檔案規範化管理;為3900餘名離退休人員調整養老金,為1120名下崗失業人員找到工作,為管區內的失業人員發放失業金25萬元,為4126人搭建起社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平臺。2003年,核定低保戶(享受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居民)共341戶,708人,發放低保金65.53萬元。2004年,核定低保戶共445戶,961人,發放低保金86.05萬元。2005年,核定低保戶共550戶,1212人發放低保金17.41萬元。為低保戶家庭大學生共補助2355元。2004年,呼和浩特市民政局對低保家庭實施取暖補貼優惠政策,海拉爾西街辦事處為167戶低保家庭發放代金券,為232戶發放購煤票。2005年,為523戶低保家庭辦理取暖補助,其中樓房居民221戶、平房居民302戶。2005年,有烈屬1戶,軍屬63戶,社會復轉軍人10人。每年在“八一”建軍節及重大節日期間,對駐區部隊及軍烈屬進行慰問,辦事處多次被評為“雙擁模範單位”及“雙擁先進單位”。

海拉爾西街辦事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委員會組織法》規定,組織管區各社區居民委員會依法進行5次換屆選舉。2001年開始,由市、區兩級單位下派幹部參與社區換屆選舉,進入社區居民委員會領導班子。管區社區居民委員會辦公場所總面積達260平方米。

辦事處認真貫徹計劃生育條例,重點管理流動人口計劃外生育,普及生育知識和育齡婦女的生殖保健意識,開展優生優育、避孕節育等宣傳活動,將流動人口納人常住人口管理。2005年,有流動人口3555人,已婚育齡婦女7056人,出生252人,死亡85人。

市容環境衛生治理工作實行長效管理,結合開展愛國衛生活動,規範保潔員管理按路段實行保潔員員定人、定崗、定責,做到垃圾日產日清。1998~2003年,管區共拆除佔地4000餘平方米違章臨建273間,清倒垃圾175噸;清理馬路市場340處;清洗城市“牛皮癬”(非法小廣告、噴塗小廣告)2000餘處。200年,“非典型肺炎”(SARS)期間,共清運垃圾廢土1800餘噸,清理河槽400餘米,整治小街巷10餘條,對公廁、垃圾箱、汙水收水口消毒殺菌140.024萬平方米。2004年,對轄區樓體、牆體外立面粉刷82595平方米,沿街粉刷8100平方米,修復殘牆3000平方米,清除死角垃圾130噸,並集中環衛工人、低保人員700餘人(次)對海西大街、居民區小街巷進行保潔清理。2005年,預防“禽流感(H5N1)期間,共清運垃圾廢士95噸,為3290只禽類注射疫苗,集中消殺面積9.87萬平方米。沿街道路綠化植樹175株。1986年,辦事處法律服務所成立。1990年,司法所成立。1995~2000年,共調解糾紛156起,調解成功率達100%;報送信息反映情況76條。2001~2005年,共調解糾紛100起,調解成功率達100%;報送信息反映情況50餘條。2004年,創建安全小區19個,安全單位36個。至2005年,海拉爾西街辦事處管區建立幫教組織47個。

1995年,管區內共創建內蒙古自治區級文明單位2家、呼和浩特市級文明單位3家、回民區級文明單位24家、安全文明小區9個。2005年,管區內共創建內蒙古自治區級文明單位4家、呼和浩特市級文明單位7家、回民區級文明單位14家、安全文明小區15個。辦事處舉辦社區“富邦杯”羽毛球比賽、社區“元和杯”乒兵球比賽、“九・九”老年人書法藝術展、“老少兩代人”書畫筆會、健身操、檯球、棋類比賽及“昭君文化節”社區消夏文藝晚會等。

2002年9月,海拉爾西街辦事處人民武裝部成立。至2005年,管區共登記應徵入伍適齡青年632人,確定預徵對象217人。

2002年,內蒙古自治區團委授予海拉爾西街街道黨工委“創建青年文明社區先進單位”榮譽稱號。2004年,海拉爾西街辦事處被全國小公民道德建設計劃領導小組授予“中國小公民道德建設活動實踐基地”榮譽稱號。

1985年,轄區共有大、中、小型駐區單位44家。至2005年,海拉爾西街辦事處管區有駐區單位41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