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來了年輕人:鄉村復與興的“河上樣本”

乡村来了年轻人:乡村复与兴的“河上样本”

乡村来了年轻人:乡村复与兴的“河上样本”

白鳳溪畔,是蕭山河上鎮鳳塢溪畔一家新開的民宿,名字起得很有詩意,是當地鳳塢村民自己搗鼓的,只有6間房。

從改造起到投入使用,這位村民始終沒向村裡、鎮裡透一點兒風聲,默默地沉浸在他的民宿理想裡。

河上鎮黨委書記俞暉把這形容為河上鄉村旅遊的星星之火。

是什麼“導火索”點燃了河上的“星星之火”,曾在農辦系統工作了近10個年頭的河上鎮副鎮長朱曉雁說,“美麗鄉村的第一步是建設,第二步則是經營。但在鄉村經營中,不要切斷鄉村旅遊與老百姓之間的聯繫。”

而牽起這份“聯繫”的,是村裡新來的年輕人,河上又把他們稱作“鄉創”。

布龍“醒”了

兩年前,當徐軍把鳳塢旅遊公司的牌子掛到村裡一座廢棄的老宅上時,村民帶著調侃的疑慮著,“這個黑黝黝的年輕人要在村裡搞旅遊?”

但兩年後,調侃聲早沒了,換來的是期盼聲,村民對鄉村旅遊的“發問”也從問好變成了感嘆號。

每到週末,鳳塢旅遊公司五六百人的接待量,吃飯問題全在村民家解決,還帶動了農產品銷售。兩個月前,村裡舉辦了一場時尚味特濃的鄉村音樂趴,近千人慕名而來,光村裡就來了100多名村民志願者,而鎮裡只給每人發了一隻紅袖套。

儘管這兩年大量遊客湧進來,但河上的接待能力有限,所有民宿加起來也就只能接待100多人的住宿。“要是大的團隊進來,根本無法接待。這是河上的短板。”俞暉說,也就在今年,河上的民宿忽如一夜春風來,突然從田間地頭、山澗野溪畔“長”了出來,名字也都詩意,惜晚廬、璇璣山下、道林山下等。預計明年9月,河上的民宿客房量將實現“兩個翻番”,預計可接待400餘人的住宿。

俞暉也借用鳳塢村黨支部書記董建跟他分享的一個趣事。“村裡的家狗現在碰到陌生人都不喊了,似乎連他們都知道,遊客來了。”

遊客來了,也喚醒了村裡沉睡著的傳統文化。今年以來,徐軍已與河上鎮政府聯合策劃了鄉村音樂趴、鄉村納涼晚會、鄉村篝火派對等多場創意旅遊活動。也因為年輕人的加入,在村裡倉庫積了十餘年灰的布龍也“醒”了。

“幾次活動下來,村裡的小夥子連籃球都不打了,每天都在練舞龍。”朱曉雁說,這就是文化的傳承。在河上,當地正把每個村落的傳統文化,引入適度的商業運作,把文化、活動和鄉村旅遊打通。翻開河上鎮2017年多彩文化年活動目錄,全年近40個活動,東山村的年糕節、裡都村的望清明、眾聯村的甑山廟會、紫霞村的河燈節、溪頭村的龍燈勝會、鳳塢村的紅色旅遊……

乡村来了年轻人:乡村复与兴的“河上样本”

鄉村的復與興

遊客來了,又能否真正意義上改變鄉村?這在整個大杭州都有普遍意義。尤其對正在打造國際化城區的蕭山來說,這更是一道舉足輕重的論述題。

蕭山提出“一心兩翼”全域城市化,地處蕭山南部的八大鎮要打造“杭州南花園”。但這中間又有一個嚴峻的現實,近500平方公里的“杭州南花園”,絕大多數仍是農村。在全域城市化的“頂層設計”之下,這裡的農村又該如何定位?俞暉說,“鄉村旅遊是杭州南花園的一種路徑,通過鄉村旅遊的發展實現全域城市化。”

河上鎮所在的“杭州南花園”沒有名山大川、沒有大的旅遊項目,發展鄉村旅遊曾受質疑。“但經過兩年多來的實踐,河上慢慢找到了信心。”俞暉說,發展鄉村旅遊、壯大鄉村經濟應該有個前綴,即“年輕人的迴歸”,讓年輕人來鄉村度假、讓鄉賢和鄉創來鄉村創業。

今年6月,河上提出“鄉賢迴歸”工程,向鄉賢和鄉創發出“吶喊”——“回家吧,年輕人。”

這次大會上,原蔡倫紙業248畝老廠區上“騰籠換鳥”出來的圓融科技決定,在河上投資7個億發展與北斗導航系統相關的預警系統的製造。最近,這家玩起“黑科技”的鄉創企業又萌生了新夢想,利用老廠房以及河上的青山綠水,打造一個集創作、拍攝、製作等於一體的影視文化園。而他們看中的,也正是古鎮河上的年輕活力。

鄉村的復與興總會觸及一道道難題,但河上借用“年輕人的迴歸”這一催化劑,正在快速解題。一個有溫度的河上,也正在迅速發酵,散發出令人陶醉的魅力,讓古鎮不再古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