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风物|熊岳火山公园小记(上)

熊岳火山公园小记(上)

作者 杨德君

火山公园位于熊岳古城西北五六里处,距我父母家也大体如此,公园围绕着火山而建。这火山,据说是一座休眠火山,至今仍在缓慢抬升,高不过二三十米,周遭不过一公里,称其为山,实在有些夸张,不过正应了那句名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营口风物|熊岳火山公园小记(上)

山小,公园亦小,却极像一首隽永凝炼的小诗,主题突出,构思巧妙,语言精练,令人流连忘返,玩味无穷。整个公园,紧紧扣住“火山”这一主线,所有的叙述、描写、修饰、铺张和夸耀,就连细节刻画都丝毫不离这个主线,叫人不由自主地为设计者、建造者的匠心独具而拍手称道。

以火山作为整体格局的核心内容,把有凤来仪、凤凰涅槃的故事糅进构思,说丹穴山的凤凰,不远万里,举翮而至,在此浴火重生,莫名小山一下子变得神奇起来。想想看,那“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非清泉不饮”的百鸟之王、神奇之物不仅是美的化身,更是德的载体,竟然翩翩而至,来此涅槃,此地该是怎样神奇了得呀!传说中的凤凰,每五百年就携带着人世间的痛苦、灾难,赴火涅槃,浴火重生,把幸福、健康、快乐带回人间。这美与善的化身,总使人为之倾心。以此作为公园的主题,构思何其巧妙啊!

建设者,在公园大门的设计上就别具匠心,令人称奇。在一个宽阔的广场上,七根巨大石柱呈微微弧线形一字排开,犹如一弯新月,又有点像牌楼,但却没有顶儿,石柱上面横贯一根石横梁,横梁之上不知依何人墨宝雕刻的“火山公园”四个大字,飘逸俊俏,犹如凤凰飘舞的翅膀,与石柱、石梁一样均为汉白玉质地,洁白无暇。中国的古典建筑,一般在柱体上彩绘或雕刻着翔龙和云饰,这里的七根大石柱上却镂刻着飞舞的凤凰和彩云图案,连门左右的大型灯饰也都是凤凰造型,紧扣主题。

透过公园镂空通透的大门,可以看见依山体断崖而建的三层圆柱形建筑,朱红色,是凤凰的头部和身体;两翼展开,既是凤凰的双翅,也是山体的护墙,又是上山的梯道,整个建筑就是一只冲破火焰,展翅高翔的凤凰形象,而且在圆柱形建筑上还彩绘着凤凰浴火涅槃的神话故事,叫人在登山之前就一目了然这山、这园的主旨。圆柱体建筑的正面安装了音乐喷泉,每到晚上,夜幕降临,广场上聚集了游玩休憩的民众,音乐喷泉便打开,灯影摇曳、音乐袅袅,在灯光和水雾的交织处,圆柱形建筑上的凤凰真的有扶摇直上,展翅飞舞的感觉。主体建筑的两边,顺山坡种植了桧柏丛,桧柏丛的中间还栽种了不知名字的红色树丛,红绿相间,把圆柱形的主体建筑映衬得十分美丽。

沿着汉白玉阶梯拾级而上,只需三两分钟,就可以登上山顶。说是山顶,竟很平坦,一座规模不大飞檐翘脊的朱红色中国古典式楼阁便跃入眼帘,楼阁只有两层,顶部置有斗拱,既古朴典雅,又小巧玲珑。抬头望去,楼头黑漆匾额上硕大的鎏金字格外显眼:“海岳楼”,楼阁虽小,但借着山势,也有几分雄伟之气。站在楼下,放眼望去,可以看到东面连绵逶迤的群山,西边浩渺无际、熠熠闪亮的大海。

假如能登上楼顶,极目远眺,山势海韵必然更能了然。海岳楼的正反面各有一幅对联,词句和书法都很有韵味,正面对联是:“紫气东来燕绕雕梁火石山涅槃浴鸾凤,红霞西映仙居华地海岳楼风雨洗庭筠”,背面对联是:“纳山宇峻德上善若水躬书苍原拥兰吐翠,融云天毓慧下自成蹊臻绘古城沁芳播馨”。描绘了海岳楼瑰丽的气象。朱红色的楼体雕梁画栋,门楣窗角也依惯例彩绘了梅兰竹菊、花鸟山水。除此之外,还不忘主题,彩绘了凤凰涅槃的传说。

(未完待续……)

本文选自《营口春秋》2016年第2期

营口风物|熊岳火山公园小记(上)

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