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思品非選擇題答題思路解讀及各個熱點的答題模板,非常有用

中考思品非選擇題答題思路解讀及各個熱點的答題模板,非常有用

1、探究題

這種題的難度較大,一般出現在中考的最後壓軸題中。給出一個材料,按照“我的發現---我的分析---我的解決方案”三步做題。難度最大的在發現問題,這個解決了,分析的話找出原因,第三步的解決方案又根據原因來解決,順理成章。

發現問題”其實就是“材料說明了什麼問題”,實際就是概況題。

做概括題的方法有三個原則:

第一;簡潔性。(一句話)。

第二:扣點性。緊緊抓住考點、知識點。

第三:正面性。“應該……;要……;而不能出現不應該……,不要……”

2、邏輯推理題

按照“國情—政策—目標”的思路填空。

(1)初級階段—基本路線—共同理想

(2)人口基數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質偏低—計劃生育—化人口大國為人才強國

(3)環境問題依然嚴峻,不容樂觀—保護環境—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

(4)多民族國家—民族區域自治—平等團結互助和諧(平等團結共同繁榮)

(5)科技國情—科教興國—建設創新型國家

(6)教育國情—科教興國—人才強國

(7)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村扶貧開發政策—共同富裕

(8)區域發展不平衡—西部大開發—區域協調發展(共同富裕)

(9

)資源國情—節約資源—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

(10)臺灣仍然沒有迴歸——國兩制—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

(11)誠信缺失—加強誠信教育—建設誠信中國

3、自問自答題

注重從是什麼 --為什麼--怎麼做三個層面設問。

(1)是什麼?材料體現了教材中的哪些觀點?材料說明什麼? 某某的哪些精神品質值得我們學習?

(2)為什麼……?重要性?原因?重要作用?意義?

(3)怎麼做?你準備怎麼向他學習?為了實現目標你準備怎麼辦?

設問應該注意的問題:

(1)設問要有質量,答案體現所學基礎知識和基本觀點。

(2)一般不宜過大,但更不能太小。不能脫離主題搞一些“雞毛蒜皮”的設問。

(3)不要把自己都難住了。

(4)不要進行連環設問。

(5)要注意“顧後”不要和後面的設問重複。

(6)答題時忌諱抄材料。

4、建議類題

建議類題目的答題方法技巧

(1)分清提建議對象,以便定位建議的內容和語言表述。

(2)要針對問題的多個方面提相應建議。

(3)每條建議用一兩句話簡潔概括最好。

答題模式

(1)加強重要性的宣傳教育,提高 的意識

(2)完善相關法規,杜絕漏洞。

(3)增加投入

(4)加大對宣傳

(6)開展各種形式的 活動

中考思品非選擇題答題思路解讀及各個熱點的答題模板,非常有用

5、重要意義類題

答題模式:一般的表述形式是“有利於……;有利於……;有利於……。”

例1、精神文明建方面。設談談你對首次全國道德模範評比表彰活動重要意義的認識。

(1)有利於弘揚……

(2)有利於提高……

(3)有利於構建……

(4)有利於繼承……

(5)有利於促進……

例2、民生方面。近年來,中央財政扶貧資金投入連創新高,說說中央政府這麼做有什麼重要意義?

答: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全面小康、和諧社會、公平正義、共同富裕、宗旨、優越性。

例3:民族團結 維護民族團結的意義

(1)有利於維護社會穩定。

(2)有利於構建和諧社會。

(3)有利於促進經濟發展。

(4)有利於實現共同富裕。

(5)有利於實現偉大復興。

例4:生態文明 在環保方面一些做法的意義

(1)有利於堅持……國策。

(2)有利於實施……戰略。

(3)有利於加強生態文明建設。

(4)有利於建設“兩型社會”。

(5)有利於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例5:科教興國的意義

(1)有利於增強綜合國力。

(2)有利於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

(3

)有利於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

(4)有利於建設創新型國家。

(5)有利於實現偉大復興。

例6:對於我們青少年的意義

(1)有利於我們健康成長。

(2)有利於培養……精神。

(3)有利於提高……能力。

(4)有利於立足社會。

(5)有利於成功成才。

例7:弘揚培育民族精神的意義

(1)有利於激發愛國熱情。

(2)有利於增強民族凝聚力。

(3)有利於促進精神文明建設。

(4)有利於提高思想道德素質。

(5)有利於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中考思品非選擇題答題思路解讀及各個熱點的答題模板,非常有用

6、評析類題。

試題特點:對人物的行為進行評價

答題要求:(1)看清題的要求,是指定角度評析的,還是沒有指定要求。

(2)是隻對一人一事的行為評析,還是對一個事的行為評析,還是對多人多事的行為評析。

(3)沒有指定要求的,一般來說如有可能,最好從道德評析、法律評析還是國情國策角度三個方面評析,最起碼至少應從道德和法律兩個方面進行評析。

(4)具體說明時先定性,再說理。

(5)判斷定性應力求準確,一般表述為:不道德行為、一般違法行為,犯罪行為、破壞環境行為等。如無法用上述判斷,則用“錯誤行為”

(6)屬於違法行為的指出其如侵犯他人的什麼權、違反了什麼法的相關規定;屬於“錯誤行為”的指出其應採取的正確作法。

7、如何做類題

如何做類常常問“我們應該怎麼做?”這樣的設問要分兩層去答,第一答國家怎麼做,主要從國家的政策方針方面回答;第二答中學生怎麼做,從家庭、學校、社會生活中怎麼做。如果明確地問公民或者青少年怎麼做,那就簡單了。注意青少年的做法一定要具體切實可行,有實效。

青少年怎麼做我們常常使用兩種模板:

•A模板:理想學習——責任——精神——建言獻策

這個模板適合為了實現某個目標怎麼做?比如:為了家鄉的更快發展;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了把我省建設成為西部強省;為了實現共同理想等等我們青少年應該怎麼做?

•B模板:學習——宣傳——行動——鬥爭(預備)

這個模板適合在某些具體的方面我們青少年怎麼做。比如:維護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統一;維護國家安全;保護環境;節約資源;低碳生活,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弘揚傳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如何維護憲法尊嚴?依法治國中學生怎麼做?

中學生如何維護民族團結?

(1)學習並宣傳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2)積極履行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3)在日常生活中自覺做到“三個尊重”,展開。(4)同一切破壞民族團結的言行作鬥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