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后胡歌首谈车祸:诠释生命的意义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莎士比亚

12年后胡歌首谈车祸:诠释生命的意义

上一期《朗读者》谈及了一个沉重的话题——生命,请到了曾经在生死的边缘徘徊过的胡歌。这些年,胡歌鲜少上综艺节目,而这一次却破例参加《朗读者》,或许“生命”二字,真的是只有经历过生死的人,才能明白这其中的意义。

节目中胡歌朗读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经典独白,他想谨以此片献给所有在迷雾中砥砺前行的人们。

2006年,这是胡歌事业巅峰的一年,也是胡歌命运最黑暗的一年。

12年后胡歌首谈车祸:诠释生命的意义

12年后胡歌首谈车祸:诠释生命的意义

而如今年距离2006年已经过了12年,一个轮回的时间并磨不平胡歌当年心理所承受的创伤。

在《朗读者》采访中

胡歌再次回忆当年车祸事件

他说:我会思考那件事情带给我了什么,我觉得,我能够活下来,或许是因为有一些事情要做。

他说:除了我自己,没有人能够让我真正的站立。如果皮囊难以修复,就用思想去填满它吧。

12年后胡歌首谈车祸:诠释生命的意义

可能当他试图用云淡风轻的口吻,去描绘生命中经历过的最沉重的事情,大概就是真的放下了吧。

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必然会给你打开另一扇窗。胡歌的生活并没有就此沉沦,而是在胡歌坚持不懈的努力下,达到了另一种巅峰。

07年

胡歌复出

多年以来,胡歌以张勉的名义捐赠的希望小学多达30多所,他用自己的行动,去默默偿还,自己永远无法对那个女孩说出的那句“谢谢”。

13年

胡歌出演话剧《如梦之梦》

正是这场话剧,也成了他演艺事业的转折点。

15年

《琅琊榜》开拍

导演因为看了《如梦之梦》钦点胡歌主演梅长苏一角。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每次提起《琅琊榜》,大家都会把梅长苏和胡歌的经历相结合,特别是那句“我既然活了下来,便不会白白地活着”,简直就是胡歌的真实写照。

17年

12月19日《如梦之梦》5周年纪念

活动现场,胡歌跪地为89岁的奶奶写下祝福“早日康复”;为抑郁症患者写下“人生是一场修行,不要轻易交白卷”,以此来鼓励患者走出阴影。

17年

12月31日胡歌微博回复患白血病女孩微博私信

赠予《如梦之梦》话剧票,以此圆患病女孩一个梦。

他没有偶像包袱,他懂得疾苦众生、人人平等,更知道生命的珍贵。

胡歌的平易近人,重情重义,让他不仅收获了一路的友情,并且让他在这个互联网透明的时代,很少有负面新闻,更无法让人讨厌。

12年后胡歌首谈车祸:诠释生命的意义

这12年,胡歌从车祸、人生低谷、再到涅槃重生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生命的真正意义是什么?或许在胡歌身上,我们找到了答案。

胡歌用自己的经历向我们证明,没有什么事情是打败不了的,生命弥足珍贵,每个人生来都有自己的价值,有自己所承担的责任。

12年后胡歌首谈车祸:诠释生命的意义

12年后胡歌首谈车祸:诠释生命的意义

在当今社会,逐渐有太多的自残、自杀、甚至是施暴,可是在施行这些事情前,为什么不问问自己,每个人都只有一条命,没了就真的没了,真的不会后悔吗?每个人身边都有自己爱和爱自己的人,那么为什么不多考虑一下身边人,发生什么事情我们都不应该用生命来逃避。

这个世界有很多人正在努力的和死神、疾病做着无休止的斗争,他们都没有放弃,而我们更应该珍爱自己的生命,珍爱他人的生命,珍爱小动物的生命,不要让“象王”萨陶(Satao)的悲剧出现再次我们的视野里面了。

12年后胡歌首谈车祸:诠释生命的意义

生命的意义是如此厚重,无论我们怎样全力以赴都不为过,因为我们生而为人,生而为众生。

生命就像一簇小小的火焰,在与不同的意志、境遇碰撞后,会迸发出炙热的力量。那股力量是曾孝濂的提笔半生,是王石的永远年少,是胡歌的破后而立,是黄泓翔的以命止杀,是阿乙的以命搏文。人生如寄,却有着无限可能!房子车子和票子都只是身外之物,好好活着,认真地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12年后胡歌首谈车祸:诠释生命的意义

尼采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所以,不管什么时候,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