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互联网+特色农业”助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三门峡:“互联网+特色农业”助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互联网+特色农业”创新发展论坛暨农村淘宝三门峡市陕州区红啤梨标准化项目启动仪式举行

张广智方建生刘南昌致辞安伟主持

三门峡:“互联网+特色农业”助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三门峡:“互联网+特色农业”助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张广智在致辞中指出,“互联网+特色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趋势,是农民增收的金钥匙。三门峡市是河南省的特色农业大市和全国第三家创建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市,全市特色农产品200余种,有“三品一标”农产品138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8种,果品、食用菌、中药材的面积、产量、质量在全国均占有一定地位。今天上线销售的红啤梨,三门峡产区更是在全国占有“垄断”地位。阿里巴巴集团选择把三门峡作为首个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试点示范区,把红啤梨作为“生鲜农产品”上线销售的突破口,可谓占尽“地利”。同时,三门峡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开透明的法治环境、有诺必践的诚信环境、和谐平安的发展环境、尊商安商的社会环境,为双方这次合作提供了“人和”条件。阿里巴巴集团是一个深刻改变中国、正在影响世界的大企业,实力雄厚、人才汇集、理念先进、平台广阔。三门峡与阿里巴巴合作,为三门峡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和机遇,为我省启动“互联网+特色农业”创新发展开了一个好头。希望三门峡以这次合作为契机,抢抓“互联网+特色农业”创新发展的黄金机遇,全面落实协议内容,积极开展试点试验,培育壮大红啤梨产业,为全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累经验、提供借鉴。也希望阿里巴巴集团发挥行业优势,加大支持力度,拓宽合作领域,在推动农产品线上营销、打造区域地标品牌、构建冷链物流、搭建金融支农体系以及农村电商人才培育方面,与我省开展更广泛的合作,为我们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市委书记刘南昌在致辞中介绍了三门峡市情及以“黄白黑红绿”为主的特色资源和产业状况。他指出,互联网是培育农业农村新业态新动能的新引擎,是促进优质农产品市场营销的新阵地。近年来,我市将“互联网+农业”作为推动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全市发展涉农电商超过2100家,交易额突破10亿元。阿里巴巴集团是全球电子商务的领导者,在互联网经济领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今天,三门峡市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通过实施农村电商、陕州红啤梨地域品牌塑造及标准化等项目,努力将三门峡建设成为阿里巴巴集团在“生鲜农产品”领域的全国首个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试点示范区,必将对我市特色农业转型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对于打造“五彩三门峡”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相信通过双方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化“互联网+特色农业”发展的盆景为无边风景,携手共创互联互通时代的美好未来。

方建生在致辞中指出,农村淘宝将三门峡作为阿里巴巴农村战略在“生鲜农产品”领域的首个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试点示范区域,探索“互联网+特色农业”的新型农业生产、质检、销售、流通、金融服务等一体化的农业产业模式,这对三门峡和阿里巴巴集团来讲,都是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通过前期的试点,我们非常有信心“陕州红啤梨地域品牌塑造及标准化项目”将实现“优品优价”,将助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启动仪式上,张广智、方建生、刘南昌等共同将陕州红啤梨装箱并交付物流,标志着2017年陕州红啤梨正式开始向全国发售。与会领导及嘉宾还为12位红啤梨优秀种植户、红啤梨电商扶贫带头人进行了授牌颁奖。

三门峡:“互联网+特色农业”助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三门峡市人民政府、陕州区人民政府分别与阿里巴巴(中国)软件有限公司签署了《区域互联网经济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和《三门峡市陕州区与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共建红啤梨县域品牌项目的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农村淘宝将三门峡作为阿里巴巴集团在“生鲜农产品”领域的全国首个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试点示范区,集中资源探索“互联网+特色农业”的新型农业产业模式;通过试点陕州区红啤梨地域品牌塑造及标准化项目,探索生鲜农产品上行的新路径,助力三门峡市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启动仪式后,行业专家、学者、企业家及陕州红啤梨种植奠基人分别以《农村淘宝上行战略》《农产品上行之行路难》《“互联网+红啤梨”》《与红啤梨同行》为题作主旨演讲。

陕州红啤梨自20世纪50年代引进我市种植,已有60余年历史。陕州塬区独特的气候和标准化的生产流程,赋予了红啤梨优质的营养和口感。陕州红啤梨具有个大核小、果圆面红、肉质细嫩、酸甜适口、香气诱人、营养丰富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目前,全市红啤梨种植面积2.3万亩,产量超过5000万公斤,产值突破1.5亿元,占全国总产量的80%,已成为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地区红啤梨优质生产基地、河南省红啤梨出口创汇基地。

三门峡:“互联网+特色农业”助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农村淘宝“乡红直播”走进三门峡

三门峡:“互联网+特色农业”助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牛兰英在直播中向网友介绍了陕州红啤梨的各项优势。陕州区独特的气候和标准化的生产流程赋予了陕州果品优质的营养和口感。目前,陕州区红啤梨栽植累计达到2万余亩,年产量5000万公斤,年产值1.5亿元,主要集中在张湾乡、张汴乡、西张村镇、菜园乡、原店镇和大营镇等6个乡镇。陕州红啤梨个大核小、果圆面红、肉质细嫩、酸甜适口、香气诱人、含糖量高;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苹果酸等,具有润肺凉心,消炎降火,解疮毒、酒毒的作用;含钾元素,有助调节血压,并且对心脏健康有好处。

三门峡:“互联网+特色农业”助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农村淘宝“乡红直播”不仅在陕州区张湾乡红旗村向网友介绍了陕州红啤梨,还在西张村镇人马寨村向网友展示了独特的陕州文化。“乡红直播”通过镜头让网友欣赏了陕州区秧歌表演,在人马寨村地坑院内“品尝”了三门峡特色美食,在人马寨村王家四合院观看了南沟剪纸、剪唱戏,使网友领略了陕州区文化的独特魅力。

策划:李海峰

统筹:李 鹏

制图:潘江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