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中独立团3600颗手榴弹炸鬼子,在物资奇缺的抗战年代是否合理?

a398181531

图注:用3600颗手榴弹炸死鬼子,图片来自网络

电视剧《亮剑》可是非常好看的抗战电视剧,电视剧里刻画了李云龙等一系列抗战军人的形象,电视剧中许多细节也是经得起推敲的,至少甩出今天荧幕上的抗战神剧不知道多少条街!

图注:李幼斌饰演的李云龙亮啦,图片来自网络

在电视剧中有许多战术战斗看的大家津津乐道,其中就包括了大量使用手榴弹进行战斗的片段,很多人都质疑当时的八路军不都是小米加步枪吗?怎么可能在战斗中装备使用这么多的手榴弹,这显然不合理啊。其实这个事还真是合理,当时八路军真的就装备和使用了大量的手榴弹。

图注:卵形手榴弹,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经典的德式M24木柄手榴弹,图片来自网络

发明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西线堑壕战时期的手榴弹是一种非常成功的步兵武器,具有足够的爆破和杀伤威力,同时又便于携带,非常适于在进攻战斗中使用。手榴弹基本上分为两种大类:一种是卵形手榴弹,一种是木柄手榴弹,在《亮剑》中八路军大量使用的就是木柄手榴弹,其基本结构就是弹体、木柄、内部的火药和引信等。可以看到木柄手榴弹的结构非常简单,各部分的加工门槛非常低,材料容易获得,就算是农村的小作坊都能够大量制造。手榴弹的生产对技术、原料、知识等远低于其他武器,比如子弹、炮弹、火炮等等。容易生产的手榴弹威力又足够大,因此其生产得到了足够的重视,不仅是八路军,国民党也非常重视手榴弹的生产。

图注:八路军正在浇筑手榴弹弹体,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八路军正在啊制造手榴弹,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八路军制造的手榴弹,图片来自网络

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兵工厂生产了大量的手榴弹,当然八路军的手榴弹在生产标准上达不到国民党兵工厂生产的水平,特别是弹头铸铁部分,无法产生足够用于杀伤的破片。尽管如此,八路军都装备有数量充足的手榴弹,不要说是像《亮剑》中独立团这样的主攻部队,就连民兵都装备有大量的手榴弹。能够充足供应的手榴弹对于后来解放军步兵战术也有深远的影响,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中,步兵战斗中也是非常注重手榴弹的灵活使用。

图注:八路军正在训练手榴弹的投掷,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大量携带手榴弹的八路军士兵,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上世纪70年代携带手榴弹的解放军士兵,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解放军正在投掷手榴弹,图片来自网络

最后要说明一点,尽管抗战时期物资奇缺,但是八路军还是保证了基本的军需供应,要不怎么能够与敌人持久作战呢。


古生物探索

李云龙独立团歼灭“山崎大队”的战史原型关家垴战斗发生在1940年,这个时候的八路军一二九师已经在太行山区建立了七个兵工厂,其中四个步枪制造所和三个弹药厂,所有工作从1938年即已开展,别的武器未必满足需求,手榴弹还是基本能够足量供給八路军主力部队的。



另外,李云龙因为苍云岭战斗抗命突围,下放到军区被服厂担任厂长,也许大家忘记一个细节,当他接到调任独立团团长的命令时,从军区后勤部长张万和手里,又额外勒索了20箱“边区造”手榴弹,这样的战术储备正是关键时刻动用的。

张万和是李云龙的大别山老乡,关系较铁,之前主动多拨发了10箱手榴弹给独立团,李云龙仍然不满意,骂骂咧咧挤兑张部长:“我早听说后勤部长张万和不是咱大别山人,是从山西逃荒过去的,以前不信,现在我信啦,真他娘地抠!你要不给,今天老子就不走了,你还得管饭!”



面对这个无赖的老乡,张万和是一脸的无奈,骂李云龙是个黑心商人,但是最后,这200箱手榴弹李云龙还是讨了去。

所以算下来,独立团作为“李家坡”战斗的压轴主攻部队,每个战士补足四枚手榴弹是没有问题的(注意看八路军战士的手榴弹袋),那么,当李云龙集中全团1000多号人的备弹全部交给张大彪的一营时,3600颗手榴弹是禁得住推敲的。


度度狼gg

先纠正『度度狼gg』的一个错误。李云龙找后勤部要的边区自制手榴弹,不是两百箱,而是二十箱。

李云龙领回来的这二十箱手榴弹。一箱按五十颗算,二十箱就是一千颗。

根据当时的资料记录,为了支援百团大战,保证前线作战部队有充足的弹药供给。

黄崖洞兵工厂的工人自愿加班加点的干,用惊人的毅力创造了手榴弹月产量连续数月达到20万枚的奇迹!

李云龙从后勤部领的这一千颗手榴弹,相对于黄崖洞兵工厂月产量20万颗来说,真不算什么。


这里要划重点了!

感觉很多人没有认真看电视剧啊!李云龙说的原话是:

把自己带回来的手榴弹,和一营、二营、三营的手榴弹一起,全部集中起来。

也就是说,把独立团战士本来就有的手榴弹集中,再加上李云龙领回来的二十箱,加起来一共是3600颗。

而不是李云龙从后勤部领了3600颗手榴弹。


除去李云龙领回来的手榴弹,全团上下一千多号人,凑齐剩下的2600颗手榴弹,不算什么大问题吧。

平均每个人拿两颗而已,这个数字还是很正常的。如果战斗团,人均两颗手榴弹都没有,还怎么打仗?后勤部的人可以去死了。



有人说,李云龙那么小气。怎么舍得一战仍那么多手榴弹?


仔细想想看电视剧啊,第三集。

山崎大队闯入根据地。彭总非常生气,勒令陈赓一定要打掉。试问,老总都发话了。打不下来要枪毙,是命重要啊?还是区区几千颗手榴弹重要???

再看第二集或者第四集,独立团被山本特工队偷袭,打了败仗,政委战死,团长撤职,整个团蒙受耻辱。到底是面子重要啊,还是区区几千颗手榴弹重要???

总结。当年黄崖洞的手榴弹产量很高,一个团在一场事关荣誉的战斗中消耗3600颗手榴弹很正常。



另外插一点题外话:

很多人对边区造的手榴弹没有概念,以为跟现在的制式木柄手榴弹是一样的,其实不是的。所谓边区造就是自己用模子做,弹头就是一个铁疙瘩而已

,所以才会“扔出炸两半”,不会造成“碎片伤害”。

(真实的“边区造”手榴弹制造工艺)

说到这里,需要纠正一个电视剧中的错误。实际上,黄崖洞等正规兵工厂生产的手榴弹,产品质量仍然属于制式手榴弹范畴,而不是电视剧里面李云龙所说的“边区造”。

所谓的边区造,指的是根据地的小兵工厂用土办法制造的手榴弹。而黄崖洞是正规兵工厂,虽然规模小了点,但是武器是制式标准。



这一段对话,属于作者YY了。黄崖洞兵工厂制造的手榴弹确实是制式水准,并非小根据的土造手榴弹。

当然了,中国制造的木柄式手榴弹跟同时期的西方军队比,还是有差距的。

从对比图可以看出,这个差距还是挺大的。


Mer86

不仅合理还符合当时的实际。

中国工业制造能力有限,武器生产缓慢,手榴弹脱颖而出。

抗战时,中国还是个典型的农业经济结构的国家,工业基础非常薄弱,武器装备基本靠进口和仿制,但由于原材料和制造能力所限,只能仿制简单的枪械等武器,且生产缓慢,不足以弥补战争的巨大消耗。此时,徳式木柄手榴弹因材料简单和易于加工且杀伤力较大而被中国各个兵工厂大量仿制生产用以弥补战时武器的不足和巨大的战备消耗。

手榴弹性能出色,易加工、易携带,杀伤力大。

抗战时,中国军队的装备远远落后于日军,火力不足,为了弥补火力上的差距,手榴弹这种既能大量供应又能予以日军较大杀伤的攻防兼备的辅助武器被中国军人普遍青睐。不管是汉阳造、地方军阀军械所生产还是边区造,都能高效、大量生产装备部队用以战时之需。

边区兵工厂更是大量生产、装备部队,以弥补火力上的巨大差距。

边区的兵工厂设备简陋、缺材少料,武器枪支生产缓慢,指战员们缺枪少弹,为了弥补火力上的巨大不足,边区兵工厂把材料简单、易于加工生产的手榴弹进行大量仿制生产,虽说边区造的手榴弹在稳定性能上差一些,扔出去经常炸不响,但即便如此还是被广大指战员如获至宝,因为手榴弹既弥补了八路军武器的严重不足,更是弥补了火力上的巨大差距。

中国军队要打硬仗,首要解决的就是武器缺、火力弱的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最高效的办法就是手榴弹。对于物资奇缺的八路军更是如此,所以李云龙才对后勤部长死缠硬磨那20箱宝贝——手榴弹。


幸福是简单

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独立团3600颗手榴弹炸鬼子,在物资匮乏的抗战年代是否合理?



看过《亮剑》的朋友都知道,李云龙有这样一个经典战例:李家坡之战,用土工突进的办法接近山崎大队防御阵地,将全团手榴弹集中到一营,人手十颗,雨点般的手榴弹把山崎大队炸懵了,最终将其全歼。那么问题来了,在物资匮乏的抗战年代,对于弹药奇缺的八路军来说,用3600颗手榴弹消灭区区几百人,是否合理?

“七·七”事变以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当时八路军弹药的来源,缴获占70%,根据地自产占10%,国民党部队送20%。因此,才有“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的说法。而歼灭日军不容易,但是相对歼灭伪军比较容易,所以缴获主要还是伪军的。抗战初期国民政府配发了部分弹药,但数量很少,而且八路军的枪械口径很杂乱,缴获的日式步枪数量也很有限。因此,八路军的武器弹药来源,开始第一是收集国民党溃兵遗留的武器弹药。第二是收集民间私藏的武器弹药。然后有了本钱,有了根据地,再自己制造一部分武器,主要是子弹和手榴弹、地雷等等。例如,柳沟兵工厂全称为“十八集团军军工部柳沟兵工厂”,对外称“柳沟铁厂”,代号“焦作”。它是战争年代人民军队手榴弹、地雷、炮弹和迫击炮、麻尾弹等武器装备的重要补给基地,是华北敌后军事工业的一面旗帜。

当时,手榴弹在八路军内部已经不算是紧俏货了。手榴弹其实就是个大炮仗,对手工艺的依赖性很强,只要拉弦能听个响,管它炸几片,运气好能放倒一两个就行。抗战时期用翻砂法制作手榴弹,一个砂箱可制四枚,一个人就能供应一个连的量。因为相比较子弹来说手榴弹更容易生产。1941年11月,八路军军工部在根据地给太行各县武委会主任、民兵队长讲述地雷制造和爆破知识,开展“人人会造雷,家家有地雷”的爆破运动,柳沟铁厂制造雷管供应群众。在反“扫荡”中,厂里的技师还帮助民兵创制了榆木枪和各种地雷,山沟沟里的“铁西瓜”让敌人闻风丧胆。当时,兵工厂技师石成玉原来是一个小炉匠,经过不断摸索,他在柳沟兵工厂研究出了一种适应山地作战的手榴弹——麻尾弹,这种手榴弹由白生铁铸成,没有手柄,弹尾部系有麻皮,从山冈上往山沟里投掷时,弹尾的麻皮飘在上面,弹头始终向下,落地时一触即炸,避免了空中爆炸的弱点。在多次山地战斗中都发挥了很大作用。

由此推断,《亮剑》中李云龙独立团3600颗手榴弹炸鬼子,在物资匮乏的抗战年代还是合理的。


怀疑探索者

《亮剑》中独立团在李云龙的指挥下,以土工作业方式向敌“山崎大队”防御阵地接近,在到达手榴弹的投掷距离后,用3600颗“边区造”将山崎大队炸上了天……这段剧情不仅让人看了热血沸腾,更让人为李云龙的才智、谋略感到佩服。

《亮剑》中的李云龙,原型是原一二九师三八六旅王近山团长,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如剧中李云龙一样,也是问题不断。众所周知,在抗战时期我军物资、弹药极度匮乏,一个团一下子就拿出了3600颗手榴弹,是不是太过夸张了?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李云龙率领独立团歼灭山崎大队的“原型”就是发生在1940年10月的关家垴战斗。当时我八路军已经在太行山区建立了七个兵工厂。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黄崖洞兵工厂,当时每个月可生产400余支步枪和大量子弹,以枪械生产为主。而手榴弹产量大的就是晋察冀根据地兵工厂、晋中大官亭修械所。


当时我八路军兵工厂生产的手榴弹是仿制德国M24型木柄手榴弹,这种手榴弹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很多几个人、十几人的小作坊根据土办法炼铁、造黑火药,就能造出来这种“山寨版的”M24手榴弹。当时,很多抗日游击队使用的手榴弹就是出于这些小作坊。主要产地是晋察冀边区,被称为“边区造”

根据记载:1948年,晋察冀根据地兵工厂平均每个月生产的手榴弹总数达到了10万枚,迫击炮弹2,000枚。大官亭修械所虽然是以修理军械为主,但是也兼造枪支弹药,每个月生产的手榴弹总数也超过了3万枚。再加上那些小作坊生产的手榴弹,在数量上是可以满足“一个正规团3600颗手榴弹”这样规模的。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当时李云龙的独立团归属陈庚的386旅,可以说是一二九师的“拳头”,因其经常担负“护卫总部首长的安全”任务,在武器弹药上要比一般的部队更充足。

这些革命先辈在武器装备不如人的情况下,往往用生命去换取最后的胜利。和平,是鲜血、生命换回来的。没有他们的牺牲、付出,就没有今天的和平。


儒道之主

《亮剑》电视剧中有一个李云龙接手独立团后歼灭山崎的剧情,在小说和电视剧当中这一段剧情其实是有些出入的。笔者拜读过《亮剑》的原著小说,感觉小说中的剧情更加真实,甚至将轻重机枪的使用都写进去了,而在电视剧中并没有细节表现这些方面,不过电视剧中对李云龙使用手榴弹雨进行攻击的描写其实是相当考究且真实的。

中国军队的装备不论派系和年代都一直火力不足,抗战时期就更是这样。哪怕是国民党嫡系部队中央军德械师一样在火力上不能和日本人抗衡,宋子文麾下的美械师都不能说火力超过了日本师团。而八路军,新四军,第十八路集团军各部装备之磕碜,火力之羸弱只能说是现代化部队用着游击武装的装备。

而手榴弹这种技术门槛相对低的武器,就成了当时我们领导下部队能够相对容易获得的装备,当时我们领导的下的兵工厂也就能造点工兵铲和手榴弹。复装弹这种技术要求比较高的物资还要等几年,刺刀则是要到建国之后才造出来堪用的。


当时我们部队在规模相对较大的作战中都是尽量摸到敌人身边,然后用手榴弹或者为数不多的榴弹或者炸药包之类的进行一波强度很高的攻击,然后迅速完成设定目的,在当时一个士兵能不能获得一次战斗5发子弹的配给都是问题。相比日本军队甲乙级师团的士兵经常是标配一百多发子弹还进行了很多射击训练的水平,中国军队的枪法只能说懂得理论操作。所以说我们军队最厉害的就是纪律性,能够令行禁止,能落鸟不惊。

在能获得手榴弹的情况下先囤积手榴弹然后在一次作战中尽量先隐藏自己,接近或者伏击敌人,这个是不得已的手段和方式。至于3600这个数字,在一场团级参加的战斗中用两三千手榴弹很正常。不过这是一开始,加上之后作战使用的数字应该更大。不过在当时稍微囤积点手雷然后团战去兵工厂抢劫一批手雷也不是什么大事。


军情解析

其实和很多人的想象相反,抗战中像八路军这样的部队虽然武器弹药十分缺乏,但是像手榴弹等这样的爆炸类武器,实际上是很多的,补给十分充足,有时要比子弹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子弹是当时八路军等中国军队最为缺乏的,因为这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还需要车床等等设备支持,但是这些都是中国比较缺乏的。所以八路军当时经常捡起弹壳,然后再次做成子弹,虽然精度和威力不如新品,但是好歹有子弹用了。

而手榴弹,主要是爆炸杀伤,主要需要火药等。火药的制造方式很多,而且爆炸类武器的制造难度也比较低,因此片中如此之多的手榴弹在现实中是可行的。而像地雷,制造起来也很方便,经典电影《地雷战》就很好的反映了这一幕,当时根据地虽然枪械弹药制造不好,但是爆炸类武器还是很好制造的。

此外,像新四军,当时也是这样的做法,大量编有掷弹筒等爆炸类武器,炮兵编制要比步兵多,就是因为轻武器难以生产,但是爆炸类武器很容易出补充制造,因此反而用这种反常的做法取得了不小的战绩。


一号机密

对于当年影视剧中3600颗手榴弹炸鬼子的情节,仅仅从手榴弹本身来看3600枚显然是很容易凑齐的,因为手榴弹本身就不是什么高技术装备,土法上马的解放区就有各式各样的“边区造”和“游击区造”,并且当时我解放区的专业兵工厂生产手榴弹的能力还是很强的。曾经连续多个月每月手榴弹产量超过20万枚,并且手榴弹的质量也相当不错,一改早期一炸就分成两瓣的情况。而游击区一些小型的仅有3-4个人的作坊式手榴弹加工点一天竟能生产40枚手榴弹,可见生产速度还是相当快的。

当时日军大队可谓装备精良,拥有火炮、掷弹筒之类的中远射程火力武器,对于野外战壕防御的军队来说,都不会使用一条防御战壕,往往是多个不同结构的战壕相互策应,辅之以火炮、轻重机枪、掷弹筒等中远程火力配备。影片中的战例原型是关家垴战斗,一万多八路(正规军)围了500多鬼子,就是没能打下来。


霹雳火军事

这里要说一下,刀君是尊重《亮剑》这部电视剧的,也很喜欢看。但是看看就好,不要这样顽皮的去较真啊。



我给大家列几个较真的剧情bug说说啊,不喜勿喷,可以讨论。

  • 山琦大队被困李家坡,作为一名优秀的帝国军校毕业生。我相信他构筑的阵地工事绝对不会允许敌方“土工”作业到手榴弹投掷距离的。刀君提醒大家,二战时期的阵地防御可不是一条直线的战壕就叫阵地了(剧中也说了是环形工事,但是。。。大家看图)。交叉火力点的分布和小队间的互补,还有机枪点的防御工事等等。简单说一下,山琦大队所在制高点时会采用环形阵地,山地的通路会有阵地地雷和两到三门迫击炮进行炮击保护(日本一个大队里会有一个炮兵中队或小队)机枪班会在整个阵地后方构筑工事进行压制射击,不会在战壕里与三八大盖一起射击的。这是阵地问题。


刀君想说:这是土匪的阵地,帝国军校这样的毕业生会被枪毙的。


  • 假设独立团真的掘进到手榴弹投掷距离了,又会产生一个新的问题。你是仰攻,向上扔手榴弹,距离多少可以扔?20米?30米?那么对于防守的山琦大队来说,人家不会先投掷“小香瓜”吗?傻等你来扔啊,常识问题高处扔东西远。。。。。势能转化动能大。。。你在挖土时人家曲射的迫击炮会干嘛?阵地上的大头兵会干嘛?指挥官会愣神吗?这是攻击手段问题。

刀君这样说是个娘们儿。。。



  • 李家坡不知道土地构造如何,能够“迅速掘进”(剧中原话如此)一个半米深和攻击路线的距离(一般两军阵地间隔是300米)还要在敌方阵地前展开的深沟,大家想过要挖多少土方么?掘进的时间是多少?这期间日军不会进行一次反冲锋吗?这是土工时间和安全问题。

看着整齐划一的战壕,说半米都少了。

  • 全团一起掘进,在假设挖到地方,攻击就位了。张大彪一声令下,每名战士投掷七枚手榴弹。等等,我们的战士在躲过攻击,挖了一天的土方没吃饭,还要一直背着手榴弹的这些事后,极速掷弹七枚!体力!体力!体力啊!(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不要忘了一会掷弹完毕还要拼刺刀。。。。。这是士兵体力耐力问题。



综上,刀君认为合理的方式是这样的(3600枚手榴弹想静静):李云龙作为第三批次的后备力量投入战场后,发起一个营建制的冲锋吸引敌军注意力。在战场的突破口处(将军的敏锐观察,别问为什么,因为他活下来讲了这个战斗)布置了两个连的掷弹兵跟随冲锋。一轮密集掷弹打开了阵地突破口,李云龙率领预备队立即全团猛攻,近距离格斗战(预备队轻装,奔袭速度快,不会形成空裆)。最后旅长下令全军突击,拿下山琦大队。两个连的手榴弹集中八路军还是有可能的。
战争很残酷,电视剧只是突出夸大了其中致胜的关键点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