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方法|高考周,对于作文的六个嘱咐

2018年的高考即将来临,高考作文将成为大家的热门话题。高考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形式,有其特殊的要求和严格的标准。在考前,我们再一次强调一下考试中细节,请各位考生千万不要在此丢分。

写作方法|高考周,对于作文的六个嘱咐

一、段落完整

各个段落之间要有联系或过渡;分段要匀称得当,长短相宜。总之,主体部分的段落安排要根据内容和形式的表达需要,该长则长,该短则短。无特殊需要,主体部分的段落一般不要太长。特别指出的是下面这几种段落构建就是主体部分的败笔,有人把它们总结的很形象,在这里引用来给大家以提醒:

一是全文三大段,各段平均使用笔墨,主次不分,单调乏味;

二是“蝌蚪式”,开头几页,结尾一两行,头重脚轻根底浅;

三是“松鼠式”,与前面相反,主体部分开头草率,后面拖泥带水,前紧后松,让人眼花缭乱看不清楚。总之,好文章的主体部分应层次清楚,匀称和谐。

二、重试写作规则

考场作文,不要一味在形式上翻新,出现怪异文体。现如今高考作文大多限文体,但仍应遵循写作规律。比如写议论文,一定要有明确集中正确的观点,要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行文的主要内容,围绕观点选择典型新颖而充分的论据,善于运用论证方法,避免在文中一味堆砌材料而不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论证等等;还有些同学另辟蹊径写戏剧,写诗歌,对这样的选择本无可厚非,但是任何时候只追求形式创新而忽略本质内容都无异于舍本逐末,为了芝麻丢了西瓜。还有就是,绝不能抄袭套用。一些同学将考前背下的佳作生搬硬套,往往造成张冠李戴或偏离题意的现象。当然,要是背诵一些漂亮或有哲理的语句,或是套用一些好的构架模式,这都是可以的。但是千万不能把作文当作赌博,不能把成败寄托在弄虚作假上,此关前途大事,劝君还是不要冒险的好。

写作方法|高考周,对于作文的六个嘱咐

三、内容真实

四、素材新颖

高考作文素材选择要真实、准确、典型、新颖。做到素材新活,一是搜索新奇,即从现实生活、历史典故、文学名著中去搜寻别人没有用过的材料,旁征博引,既丰富文章内容,又显示与众不同的新意。特别是引用文化含量比较高又比较现代的例子,会给阅卷老师耳目一新的感觉。二是柳枝新翻,同样一个“万能”素材,用自己的眼光审读,发现别人所未发现的意蕴,或者从违背常理的角度去巧妙运用素材,运用不同观点去分析,就会有不同的理解。要学会找到适合话题的切入点,推陈出新。

写作方法|高考周,对于作文的六个嘱咐

五、语言优美

作文要讲究语言的雕琢,力求语言优美,富有表现力。我们说一篇文章有文采,包括语言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或联想,文句有意蕴等等。

【例如】要写出议论文中的形象美,可以采用形象化说理的方法,即将抽象而深奥的道理寓于生动具体的形象之中,把不易讲清楚的问题讲得具体、生动、可感。选择那些生动具体的形象还需要广泛联想。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一种创造性的心理机制。联想能引导作者更好地进行分析和综合,促进推理更充分地展开,将论证引向深入。比如凭借时间和空间上接近的事物所形成的相近联想;由具备相似特点的事物形成的相似联想;由存在对立关系的事物形成的对比联想;由存在因果关系的事物形成的因果联想等等。

六、做到字体工整

1、字体工整的具体要求

字体工整的具体要求是书写规范,标点正确。卷面质量是考生给评卷老师的第一印象。会直接影响他们的情绪,进而影响到判分。现在实行网上评卷,高考的答题卡纸质很好,考生的文章是扫描后存入电脑的,而作文格的线很细,颜色也浅,扫描后看到的主要是字,文格就不清晰了。因此,要求考生文面必须很整洁,书写很规范,笔画很清晰,不写错字、别字和生造字。

2、怎么做到字体工整

第一、考生用的笔不能太粗也不能太细,0.5的笔尖效果就可以了;

第二、考生一定要使用考试笔, 扫描后看得清楚;

第三、整篇文章只能用一种字体,每个字都得写清晰,占格不要太满,字体不能太小,否则就看不清。还有,沿着方格底线写字,就没有那么容易扁歪。

第四、做到“三清”:卷面清浩、字迹清楚、笔画清晰。做到“三准”:用字准、标点准、格式准。做到三适:大小适中、轻重适度、颜色适宜。

如果我们的考生能够在考场上严格按以上要求去表达,应该可以确保等级分的理想分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