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独立混成旅团和独立支队是一个怎样的建制?

所谓“混成”则是代表非单一的步兵部队,“混合编成”之意,包括炮兵、工兵、辎重兵和骑兵等普通步兵旅团所不具备的特种兵部队。它最早的使用时间是九一八事变后,关东军因兵力不足请求国内援兵,日军从几个常设师团中各抽调一个旅团加强炮兵骑兵等,派往东北作战,称“独立混成旅团”。

日军独立混成旅团和独立支队是一个怎样的建制?

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后,日军根据中国战场实际情况调整定型正式的混战旅团编制,并授予了番号,最初的针对目标还就是华北地区的八路军和部分国军。

因为日军在作战中发现,对付擅长游击作战的我军敌后武装,师团规模的用兵既浪费兵力、又难以指挥灵活 :而单一的步兵联队火力配备及特种兵附属又显不足,所以催生了这一简化版的战术级大单位“独立混成旅团”,一般担负对付装备简陋的我八路军作战任务,以及占领区的守备任务,从而将日军的正规师团解放出来用于主要战略区。

《亮剑》战史原型里,追击八路军三八六旅的日军第四和第九混成旅团,就是这样的部队,直属于驻太原的日本第一军,而非哪个师团。

日军独立混成旅团和独立支队是一个怎样的建制?

独立混成旅团因为任务不同,与日军普通步兵旅团的编制也有所区别,它不再辖有联队,而一般编成5个左右的步兵大队 ,以及配属的旅团炮兵队(2到3个炮兵中队)、旅团工兵队和旅团通讯队等,总兵力5000人以上。从九一八事变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共组建了23个独立混成旅团,日本投降时这一数字达到104个。

日军在正面抗日战场进行大规模进攻时,偶尔也配属部分“独立混成旅团”,主要担负日军野战主力部队攻取地区的占领军任务,比如南昌附近的独立混成第20旅团。

日军独立混成旅团和独立支队是一个怎样的建制?

日军没有“独立支队”这个建制,而确实有“支队”这一级部队,它就是临时性没有番号的混成旅团,是日军在大的战役中从部分师团抽出一个旅团加强特种兵成立的,它与独混旅团的区别在于作战任务完成后需要归建原属师团 ,并且是以野战正规步兵旅团为主编成。由于没有番号,一般以指挥官的名字称谓,比如参加长沙会战的“早渊支队”,就是从驻宜昌的第13师团抽出早渊旅团为基干组成的。

所以这两种编制的指挥官正常情况下都是少将军衔,特殊情况下(缺编或战损严重)则由大佐军官担任。极特殊的是独立第二混成旅团长阿部规秀中将,应该是马上准备升职了。

日军独立混成旅团和独立支队是一个怎样的建制?

可惜挂在了黄土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