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教師和專家分析今年高考作文題 倖存者偏差——你會怎麼寫

6月7日,高考第一門語文結束,考生走出考場後普遍反映“作文題難度大,不知道怎麼寫”。我市教師和專家分析了今年的作文題目,紛紛表示,確實有一定難度,但是題目別出心裁,也很有邏輯哲理,發揮起來有餘地;重點考查了語文核心素養中的“邏輯”“辯證”“創造”的思維能力。

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學語文老師、正高級教師於輝林表示,相比較,陝西卷即全國二卷作文題的審題立意難度確實最大,材料涉及“注意力偏差”的心理學問題。他說:“就二卷材料主旨而言,涉及‘倖存者偏差’問題,犧牲者往往被忽略不計,但主旨絕不能在飛機和彈孔上做文章。材料字面意思層面是看到的問題往往不是問題的關鍵,被忽略的才是致命的問題。上升到思維層面就是:逆向思維或反向思維才是解決問題的正確方向。”於輝林說,還可以進一步引申到聯繫社會層面:改進或推動社會前進的是創新,而創新始於創新思維,即逆向思維或反向思維。而哲學或人生哲理層面就是:要高度關注那些平時被忽略的方面,往往這才是致命的問題。

於輝林舉例說,比如一個芯片就幾乎擊垮了中興就是明證。“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只有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和其他安全。”說的就是這個意思。他說,但是顯然,考生審題立意很難提升到這樣的高度,這就是這個題目最難寫的原因了。

省社科院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方海韻說,選擇記敘性的材料,就更注重文本的理解,需要考生具有理解文本的邏輯思維能力,要明確材料中心,然後圍繞中心立意寫作,所以從審題這個層面來說,難度是增加了。“這個考題實際上考驗青少年的系統思維、全面看問題的能力,比如失敗的樣本不應被忽視,未能返航的飛機更應該被關注。另外,材料還突出求真求實,透過現象看本質的科學精神,考生可以從科學素養和科學精神探究方面借題發揮,整體上今年高考作文對語言準確嚴謹性有了更高要求,今後考生要在閱讀視野和數量,思維廣度和深度,以及認知難度和時長等方面有所加強。”他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