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價”讓中國樓市亂象叢生?還是起死回生?

限價對樓市最大的改變就是,產生了價格倒掛。

之前很多人並不知道價格倒掛這個詞,甚至不知道價格倒掛這件事,在從傳統的認知裡,一手房應該是領跑“二手房”的,一手房比二手房價格高,也是天經地義。

然而,自去年下半年到今天,限價以來,新房價格低於周邊二手房價格的現象頻發,且逐漸的擴散區域,出現這種現象的城市越來越多。其原因,主要是一直以來的調控,和政府“限價”政策。新房開盤受政府“備案價”限制,低於周邊二手房市場價,這就是傳說中的“價格倒掛”。

各地政府,紛紛出臺限價政策後,相繼很多城市一二手房價格倒掛現象逐漸產生。下圖是5月份最新統計的,我國城市價格倒掛差值,排名靠前的10個城市。不難發現,這些城市裡並沒有北上廣深,一線大城市,而是像杭州、南京、成都這類熱點城市,跟新一線城市。

“限價”讓中國樓市亂象叢生?還是起死回生?

*根據「中國房價行情」平臺2018年5月份的一二手住宅均價數據整理,單位為元/㎡

此外,如果換一種方式統計,不用價差“絕對值”表示,而採用一二手房“價差率”來表示的話,我們又發現,這其中除了沒有一線大城市以外,卻多了很多三、四線城市的身影。甚至,有很多我們都分不清到底是“城市”還是“縣城”的地方,都赫然擠進,價格倒掛價差率排名前50位。

“限價”讓中國樓市亂象叢生?還是起死回生?

今天來說說,限價引發的那些樓市“反常”現象,到底有那些,藉此重新梳理一下,以此態勢發展下去,我國樓市前景如何。

首先,價格倒掛引發“搶房”熱潮,以及“房荒”現象。最先人們注意到“價格倒掛”這回事的時候,是始於南京那次的萬人搶房的長長隊伍。當人們不解,為什麼這麼多南京人拎著現金,提著全款,開著豪車,而且排了很長的隊伍去搶一套房的時候。當人們困惑於,這麼多看起來就是土豪的人,他們沒有房子住嗎,為什麼這麼著急去買一套,到底是房子真的好,還是這些有錢人真的需要一套房?

答案都不是。是這些有錢人,看到了一二手房價格倒掛,當新開盤的房子比周邊二手房價格低20%以上的時候,買到就是賺到的觀念深入人心。而且這絕對是“有錢人”的遊戲,也只有有實力的人,才能有進場機會。剛需?貸款?加槓桿?想都別想了。

然而,讓我們沒有想到的是,竟然 “有錢人”如此之多,上萬人搶幾百套房子的事件經常發生,全款買房,眼睛都不眨一下。

我們感嘆於為什麼這些人“一擲千金”,而他們偷偷竊喜“買到就是賺到”。所以逐漸的,一手房開盤即售罄,搶一手房變成了一種富人“時尚”。

再後來,鑑於限價,引發的價格倒掛,而最後演變成一場富人收割窮人的“遊戲”,永遠是按社會等級的排名,排在前面的富人進場,窮人只能跟在後面看看。這時候,政府出了“搖號”制度,表面上看把這種稀缺資源,進行打亂,重新分佈,剛需也有機會進場。可越是搖號,越顯得稀缺,就越有更多的人試圖進場,好多人喊著,搖中號,就等於抽中了200萬,而馬不停蹄的衝進一手房市場。

縱使全款,縱使沒有槓桿,依然有大批的人進入一手房市場,所以售樓部的場景永遠火爆,開盤即秒殺,兩小時內售罄,不分戶型、不分朝向、不看樓層……開發商有房都不會剩下,而且除此之外,更有成都、西安等城市一房難求,“房荒”顯現,搖號或者排隊起碼還有幾率,還有少許希望,有錢都沒有房的房荒,也讓著急入場的人們更多了一些心慌。

其次,三四線城市房價崛起。熱點及二線城市紛紛出臺限價令後,等於房價被鎖死在一個水平線。不但出現周邊二手房價格高於一手房的反常現象,同時帶動了一批三四線城市的房價崛起。

一方面,二線城市,一手房一房難求,需求被迫外溢,流入到周邊的三四線城市。另一方面,三四線管控沒有二線城市嚴格,所以房價可不被限制,可呈現持續增長態勢,以至於大有趕超區域內二線城市的勢頭。

以南寧為例,目前較為熱門的五象新區,新開盤價格1.1萬-1.5萬左右,而省內的柳州作為次級城市,價格在1.2w以上的樓盤卻不在少數,更有1.4-1.8萬不能的更高端樓盤。同時,北海也作為廣西轄區的次級城市,房價正在逐步跨越一萬的門檻,直逼柳州、南寧房價。

此外,全國範圍內還有一批三線城市正在崛起,例如,浙江的衢州、泰州、舟山這些我們平時不太常見的城市,房價都在一萬以上,而作為省會的長沙、太原、南寧等二線省會城市,房價還不如這些名不見經傳的三線城市。更有舟山這個小漁島,房價達到1.5萬-1.6萬,叫全國那些徘徊在一萬左右的二線城市情何以堪。

由此可見,限價後不但引發了城市一二手房價格倒掛,更有可能引起城市之間,三四線城市,跟二線省會城市的房價倒掛。

三、二手房業主的 “漲價通知”

因限價所致的價格倒掛,一手房供不應求,相對的二手房顯得冷淡了很多。4月份,最先出現搶房的城市——南京,也最先出現了一種怪象,那就是二手房業主“聯合漲價”通知。

“限價”讓中國樓市亂象叢生?還是起死回生?

單從字面來看,一個小區配套日趨成熟,物業管理水平逐漸提高,衛生情況有很大改善,理論上房價上漲是應該的,但是這個房價上漲卻不是根據市場反應,而潛移默化,被大家逐漸默認的,而是小區業主發佈通知,要求全體業主,集體漲價。

在南京出現二手房業主集體漲價通知後,杭州相繼也出現此類事件,整體感覺是一群自我感覺良好的二手房業主,以一種自發的,有秩序的、有目的的“組織行動”來對抗市場規則。對於二手房趨冷這件事,他們不願意看到,也不願意承認,單方面以為,只要團結起來,集體漲價,對該小區房價不鬆口,那麼此小區房價就會如想象的一樣推到一個很高的位置。

在這些二手房業主那裡,經濟學裡的“無形的大手”,以及供需關係決定價格,都是無效的,別人學了那麼多年的經濟學,不如他們幾百字的“漲價通知”。

限價,這本身可以說是一件非常具有中國特色的事情,進而由限價引發出各種“千姿百態”的樓市反應,更具特色以及更讓人倍感“奇葩”。人們會經常思考,到底限價什麼時候可以鬆開,什麼時候可以取消。我們不妨先從限價的初衷想,最近中央沒有什麼重大會議召開,就各種官方渠道放出來的話,依然是調控不放鬆,穩定房價不動搖。

當初的限價,也正是出於此目的,之前,中國的樓市彷彿已經被至於“高壓鍋”內,而且還在不斷的燃燒,至於什麼時候我們可以聽到一聲“巨響”,沒人在意也沒人追究,反正買吧,買了就漲價,人們的認知就是,房子就是“用來漲價”的,房子不漲價是不合理的。

限價,本意是先限制一手房,而二手房價格是以一手房為指導的,從而整體上讓房價趨穩,這個潛規則已經很多年了。可似乎很多事情,都不會按照正常的軌跡運轉,限價沒有迎來前途光明,卻依然是“怨聲載道”。開發商埋怨,剛需埋怨,二手房業主更埋怨,即使這樣,就目前的情形來講,限價依然是堅持不動搖,不放鬆的。

最後,要說的是,不管我們國家的任何政策,雖然看起來是那麼有“中國特色”而實際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美國跟日本的樓市悲劇,不能在中國上演,我們看到的,跟周圍發生的一些事,只不過是一些個人利益得失,比起來全國房價穩,整個樓市穩,這些個人得失都微不足道。可以用那句古話來解釋: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限價以及去槓桿,都是為了控制金融系統風險,都是為了中國樓市的長期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