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鎮崛起:解讀成都多利桃花源

如今,小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人們生活。伴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在物質充盈之後開始注重生活的品質,注意力也慢慢從城市移開,環境更加宜人、設施趨於完善的小鎮正在大家的期望中崛起。

《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在“重點發展小城鎮”一節中提出計劃到2020年,培育1000個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鎮,引領帶動全國小城鎮建設。風景優美、產業多元的特色小鎮猶如雨後春筍一般在全國破土而出。

多利桃花源

多利桃花源位於成都市郫縣紅光鎮白雲村,此處地勢平坦,土地肥沃,它是依託專業的科技農業從而衍生出的新型農業社區小鎮。

多利農莊聯合四川藍海環境發展有限公司共同規劃“多利桃花源”的景觀體系,整個項目的設計以“川西林盤”為模型,分為公共區域和庭院區域兩部分。

公共區域,結合建築分佈,按村落形式依照行進動線分為“村口”,“村尾”,“巷道”三部分;“村口”作為形象展示空間兼具“村民”活動、聚集場地;“村尾”作為道路的端頭,是端尾的景觀節點和村民休憩、交流的場地;“巷道”則為行進道路,承接各個別墅庭院的入口空間。

景觀層次方面,藍海設計次依次佈局為:家庭內庭院,院外是村落,外圍布農田。由內而外形成層次鮮明卻又相互滲透的“庭、院、園、田”的景觀結構。

迴歸田園,頤養天年,打造“大同”小鎮生活,“野逸”且“風雅”。

整體設計在傳承傳統園林景觀理念外,更是結合了田園山居的飄逸、一花一木各應其時,一窗一戶皆成牧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穿梭其中,仿若置身於遠離塵囂的現代桃花源!

“多利桃花源”有機農業種植、家庭農莊合二為一的度假小鎮模式,為特色小鎮的崛起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北緯37°商河曉院

“宅中有園,園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樹,樹上見天,天中有月,不亦快哉!”林語堂筆下東方理想人居的夢境,就安靜的流淌在北緯37°商河曉院。

於齊魯大地之上,承繼傳統江南園林之精粹,從容安排疊山、理水、花木等,以一院之中收藏山河之美,為商河築一處庭院深深、週迴曲折的隱秘院居。

商河曉院以“一重園門,二重院門,三重宅門”的造園佈局,極致還原中國傳統居住形態,從進門起即打造回家的尊崇與儀式感。藍海設計師表示:“院落三進”無疑可以強化門庭界定組團、公共與私密空間的歸屬,而以景觀核為軸心“一心一軸三區”的對稱佈局,則塑造了商河曉院整體的儀式感和延續性。

從入口的巍峨門樓再到院內的柳暗花明,進入商河曉院彷彿穿越到另一個世界。

園內水、橋、亭、臺、樓、閣、樹、花、草、木等種種景觀疏密得宜,一幅幅江南庭園美景俯仰皆是;廊架、挑簷、高牆、花窗、孔洞等傳統技法的嫻熟運用,園景整體的起伏、停頓、留白、映襯的節奏把控,於一方天地中將江南古典園林技藝展現的淋漓盡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