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大学校园,不是武汉大学,它继承了“才高八斗”的文脉

最美的大学校园,不是武汉大学,它继承了“才高八斗”的文脉

谢灵运是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出生于书香门第,他是谢玄的孙子、王羲之的外孙,小时候就是有名的神童,时称“文章之美,江左莫逮”。他身世名门又才华横溢,天然有着常人不曾有的傲气,有一次边喝酒边自夸道:“全国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分一斗。”这就是典故“八斗之才”的由来。

最美的大学校园,不是武汉大学,它继承了“才高八斗”的文脉

公元433年谢灵运因罪被发配到广州,那时候广州仍是偏僻之地,他被流放到一个叫“马岗顶”的当地,由于谢灵运世袭为安康公,他住的村子就被称为安康村,现在是中山大学的安康园。

中山大学的安康园和北京大学的未名湖、武汉大学的珞珈山,并称三大中国大学天然景观。中山大学共有四个校区,安康园地点的是南校区,也就是以前岭南大学的当地,林木映衬中数十幢红砖绿瓦的欧式小楼,近百年间住的都是是博学鸿儒,包含我们所熟知的陈寅恪、钟荣光等。长满了青苔的老房子,衬托着生气勃勃的树木,彻底被树荫掩盖的林荫路,安康园像一本绿色的书,每一页都珍藏着丰厚的文化故事。

最美的大学校园,不是武汉大学,它继承了“才高八斗”的文脉

1924年孙中山先生亲创文武两校,武校就是黄埔军校,文校就是现在说的为中山大学,其时叫国立榜首中山大学。后来又相继在武汉、杭州、南京和开封建立了国立第二至第五“中山大学”,这就是现在的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和河南大学的前身。1928年头,国民政府发布政令,其它各地中山大学均被逼改名,只保留广州这所国立榜首中山大学,直到现在。

中山大学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三所高校,是民国期间最早建立研究生院的院校。解放后,中山大学是教育部和广东省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2001年中山医科大学并入中山大学后,校园实力进一步进步,先后当选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和 “双一流”A类重点建设高校,也是改革开放后最先进行对外和对港学术交流的校园,中山大学接待了中美建交今后榜首个到中国大陆拜访的美国学术代表团,也是内地榜首个出国拜访的大学学术代表团和榜首批访港的高校教师代表团。中山大学有11个学科当选国家国际一流学科建设,其间生态学和工商管理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