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文化|天祝是土族的故乡

天祝是甘肃土族的主要分布区,也是土族的故乡。

大通河流域的朱岔、天堂、炭山岭、赛什斯原本就是土族的发祥地,经历了由吐谷浑先民融合当地民族向土族演化的全过程。据《凉州志考·德集·平番县志》记载,清乾隆年间鲁土司辖民“有土民三千二百四十五户,二万一千六百八十六人”,共分十旗,即上四旗、中二旗、下四旗。据《秦边纪略》记载,今永登、天祝一带土民分别受七十二个乡约领导。就今天的天祝而言,赛什斯镇及炭山岭镇一部原系鲁土司管辖地,文献中提及的只是整个天祝境内土族的一小部分。天祝其他地方的土族并未计算在内。

凉州文化|天祝是土族的故乡

土族村民

昂索(也写作囊索)是明代起在土族地区实行的一种官职名称。史书记载,四世达赖在位时,曾答应在互助地区建寺,后长时间不见下文,互助地区推荐十三位头人进藏向达赖请示,达赖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并分别封这十三人为昂索、杨司、官尔、尼日哇、尕尔哇、博勒混等名号,人们习惯上统称为“十三昂索”。“十三昂索”中有十一位土族,两位藏族。他们管辖的百姓和土地虽多寡不同,但他们的地位是平等的。“十三昂索”统治的地域不仅仅是限于今天的互助县境内,而是涉及以互助为中心的这一大片地方。因此天祝县的松山镇有一自然村叫囊索,打柴沟镇有尕哇寺等地名,说明“十三昂索”曾管辖过这些地方或他们的后代移居这些地方。《秦边纪略》载:“卓子山在庄浪之交,冰沟堡之北,山顶之平如几席然。自麓之山腰,蜿蜒十里许,多茂草,冰沟土人咸植牧焉。”这说的是当时天祝县赛什斯境内的景况(“卓子山”今写作“桌子山”,位于赛什斯镇先明峡上端)。赛什斯镇的拉干(在桌子山附近)、光金台、上台子、山大等村子都是土族集中居住的地方。

据著名藏族学者乔高才让回忆,他小时候经常看到他的家乡天祝县东坪乡和永登县牛站坡一带有一部分藏族和汉族,在每年三月初的一天集中在一个僻静的山弯里煨桑烧纸,翻穿皮袄、头戴毡帽跳一种类似于安召的舞蹈,跳完后在野外吃肉喝酒。进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不见这种仪式了。他分析,这些人的祖辈原是土族,后因种种原因融入藏族或汉族。但为不忘祖先,他们定期举行追忆仪式。从而说明天祝县的东坪乡及相邻地区在古代就是土族聚居的地方(现在也有几十户土族居住)。

天祝的居民有史书可查的人口大变动有两次。一次是清雍正初年,由于蒙古族贵族罗布藏丹津起兵反清,部分甘肃佛教寺院和上层人士卷入,在年羹尧率兵平息的过程中战火殃及无辜百姓,寺院毁于战火,人民遭到滥杀。天祝地区的天堂、赛什斯、石门寺等乡镇的各族百姓受害尤烈,除被杀的外,大量外逃,使天祝人口,特别是藏族和土族人口锐减。战事结束后,人口才得以逐步回升。另一次是同治六年,陕甘回民反清起义的战火遍及河湟流域和河西走廊,天祝地区成为重灾区,适逢那年大旱,庄稼无收,牧草枯萎,牲畜死亡。天灾人祸导致天祝地区人口锐减,总共只剩千人左右。战乱平息后,部分逃亡的返回故土,更多的是从邻近县区迁入的移民,其中大多数藏族和土族是从青海迁入的。

天祝县的19个乡镇都有土族分布,占全县总人口的6.02%,占全县少数民族的16.8%,是除藏族外,县域内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居住比较集中的有处于大通河流域的天堂镇、赛什斯镇、炭山岭镇和与大通河流域仅一山之隔的石门镇。这些乡镇的土族人口占了全县1.2万多人的一半以上。

在解放前的漫长岁月里,土族这个弱小的民族除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饱受大汉族主义的压迫和同化外,还要受到当地统治民族上层的压迫、歧视和同化。天祝是由三十六族(措哇)十四寺院统治的地方,“三十六族十四寺院”甚至成为天祝地区的代名词。1936年前没有“天祝”这个地名,称谓这一地区时便称之为“三十六族十四寺院”或者“番区”。境内居民除僧侣外有两类,一类是措哇成员,主要是藏族,其次是加入措哇的汉族和其他民族。另一类是“牛户”,主要是不愿加入措哇的原住户和新近迁入没获准加入措哇的其他民族。加入措哇的首要条件是要改变自己的民族成分,成为藏族。有的措哇还要求加入者把姓也要改为措哇头人的姓。其次是要有一定的生产资料。不加入措哇的,不能购置田地、山林,不管你多有钱财和牛羊,都只能租种措哇头人的或者寺院的土地。即使是垦种荒地,三年后要也交租。这样一来许多土族为了生存纷纷改变民族民分,成为措哇的一份子。这也是导致天祝土族人口减少的一个原因。因此,到1949年天祝解放时全区土族只有3005人。1952年自治区建立基层政权进行统计时有3231人,另有永登县的土族635人于1956年连同赛什斯八族(措哇)八寺划归天祝藏族自治县。这个时候的天祝县的土族只有清乾隆年间的六分之一。

凉州文化|天祝是土族的故乡

土族民居

解放后,特别是天祝藏族自治县成立后,土族人民掀去了身上的层层重压,粉碎了束缚人生的重重桎梏,政治上做了主,经济上当了家,各民族平等,安居乐业,发展生产的同时也发展了人口。除自然增长外,许多因马步芳集团抓兵隐瞒了民族成分和加入措哇时被迫改变了民族成分的土族都陆续恢复了土族身份。到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时,土族人口已达6138人,比1952年增加了60%;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达到10056人,比1964年又增加了63.6%。普查显示,土族分布较多的有朱岔公社(含今炭山岭镇、天堂镇)3783人,岔口驿公社(含今石门镇、华藏寺镇)1124人,西大滩公社(今西大滩乡)766人,松山公社(今松山镇)721人,古城公社(今赛什斯镇)625人,乌鞘岭公社(含今安远镇、抓喜秀龙乡)331人,其余公社分布较少(当时全县15个公社)。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全县土族人口11837人。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全县土族人口为12633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7%。当时全县22个乡镇,根据普查数据,朱岔乡1757人,占全乡总人口的41.5%;天堂乡2251人,占总人口的31.89%;石门乡861人,占总人口的8.96%;此外分布较多的有华藏寺镇(1119人)、东大滩乡(668人)、炭山岭镇(645人)等。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县土族人口12873人,占总人口的6.02%。


分享到:


相關文章: